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胡思亂想 〈三〉

2012/08/15 06:00

◎庄腳人

二次世界大戰時,身處中國戰區的日本軍民(現都已是垂垂老者),可能面臨兩種不同情況的命運。依據聯合軍總司令部的命令,中國東三省(當時屬滿洲國)的日本軍隊,必須向蘇聯軍隊投降並繳出所有武器設備,中國其他地區的日本軍隊,則是全部向中國的蔣介石委員長的軍隊投降繳械。

因此,中國戰區的日本軍民,由於軍隊投降的國家殊異,所受待遇也不相同。在中國東三省的數十萬日本軍民,向蘇聯軍隊投降後,就被送往蘇聯西伯利亞酷寒地帶,受盡殘酷虐待,致使日本軍民多數因受虐而死亡,也有被強迫從事體力無法負荷、生不如死的各種非人道重勞動,還被拘留相當長的時間,最後才被遣送返回日本,可說是受盡折磨的悽慘命運。

此外,據說日本中國戰區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與蔣介石當局協商:如果日本軍隊誠心順利地配合中國國民黨軍隊,接收日軍武器後,中國會採「以德報怨」的寬大政策,讓日本軍民安全離開,返回日本,並將岡村寧次總司令留在南京受軍事審判,不移送東京聯合軍受軍事審判。

因此,中國戰區的二百多萬日本軍民,得以安全順利地離開中國返回日本,值此之故,當年自中國戰區回歸故里、存活迄今的日本軍民,雖已是高齡耆老,但對中國的蔣介石委員長當時「以德報怨」的鴻恩,還是心存感念。有些日本老人來台觀光時,透過旅行社介紹前來訪問筆者,竟不知中國國民黨與中共交戰,敗仗逃亡來台後,實施相當嚴厲的反日教育;來訪的這些日本老人,以討好的口氣表示,如果不是終戰時,蔣委員長用寬大的胸懷採取「以德報怨」的措施,他(她)們就無法安全地返回日本,實在很感謝蔣委員長。

筆者聽了那些日本老人對蔣介石委員長的感謝與感恩,對照其在台灣所實施的反日政策及教育,卻是感到無從理解與怪異。當時台灣人出國或回國若攜帶日文雜誌、書籍、報紙等文件,在入境海關時,都會被國民黨政府全部沒收,公共場所當然也禁止說日語或唱日文歌曲。尤其在教育方面,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一貫實施反日教育。國民黨在終戰時對中國戰區的日本軍民「以德報怨」,而在國共內戰後,因敗逃亡到台灣,何以對台灣人實施反日政策及教育?其前後矛盾的動機及思維,如今仍茫然無解,難免令人胡思亂想。●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