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作家與書店】 魔山

2012/09/10 06:00

魔山書店裡的祕密地下室,曾是一個禁書圖書館。

◎陳思宏 攝影◎Achim Plum

以經營「魔山」展開第二人生的Loch先生。

【編輯室報告】

魔山的藍色門口。

對作家而言,書店該是城市裡最有感觸的空間之一。緣此,本刊特闢【作家與書店】單元,邀請作家分享在所居城市中,最喜愛、或者最常造訪的書店。今、明兩天分別刊出陳思宏在柏林與周丹穎在巴黎的書店豔遇。未來亦將不定期刊出其他作家和書店的戀史。

我喜歡的綠沙發角落。

★★★

魔山書店全景拍攝。

迷路時,我走進魔山。

魔山書店的外觀一瞥。

那簡直是設定好的巧遇場景:炎熱的柏林夏天,我在寧靜的社區裡尋找舞者朋友S的公寓。社區裡商店稀疏,人車皆靜,手上的電子羅盤似乎被曬壞了,地圖定位失敗,我一路迷途,眼見皆陌生。蟲在行道樹上慵懶鳴叫,肥胖的胡蜂狂吻花圃裡的牡丹,一位老婦人拖著買菜籃慢慢走過。我揮汗抬頭,看到了寫著「魔山」(Der Zauberberg)的藍色小招牌。我站在街邊觀看「魔山」的櫥窗,全都是文學書籍,還有精美的童話繪本。反正迷路,就進去逛逛吧。我走進這間街角書店,老闆微笑問好,我偷偷深呼吸,視線快速移動,幾秒鐘,我就確定,我找到了我在柏林最愛的書店了。

在柏林的純文學角落

「魔山」,真的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書店。

這裡,不賣咖啡糕餅,單純賣書。我愛咖啡,但咖啡是蜜糖,招惹人聲嗡嗡,有咖啡就一定有咖啡桌,桌上有指尖與鍵盤擊掌、口語生是非、咖啡拍打口腔海岸,對我這種極易分心的人,書店、咖啡館的複合式經營,只會讓我忘了書籍的存在。「魔山」純粹賣書,打開藍色的店門,嗅覺會立即在腦內召喚閱讀,這裡有紙張的、油墨的厚重味道,沒有任何咖啡干擾。

這裡,有最簡單的裝潢,藍色窗框,白灰牆壁,黑色書架,讓讀者登高取書的木梯子,幾盞溫暖的燈。書架上方,貼滿了作家群像:吳爾芙、卡夫卡、貝克特、Thomas Bernhard、Judith Hermann,與讀者對望。靠街邊的角落,有綠色沙發、小圓桌、幾張椅子。我總是在店裡選本書,把自己埋入綠色沙發裡,安靜地閱讀,考慮著是否要把手上的書帶回家。這是我在柏林,最愛的文學角落。

店裡不放音樂,顧客稀少的暑假,聽覺只能抓取到老闆整理書的聲音。在家裡寫作,電腦隨時尖叫送來遠方的耳語,音響彈完蕭邦立即大唱Fiona Apple,我跟大部分現代人一樣,享受社群網站的干擾,甘願讓樂音暫時癱瘓思考。但在「魔山」,我可以靜靜地,專心選書,讀書,買書。

「魔山」只賣文學書以及精美繪本童書,沒有靈修成長勵志減肥致富養生成名找伴時尚健身瑜伽。彷彿那扇藍色店門就是個文學篩網,卡夫卡開門就溜進入駐,網路輕盈小說找不到門把。

店裡的角落有兩張古老的書桌,老先生Harald Loch與Natalia Liublina女士各自坐在書桌前,處理書單、接電話、幫讀者結帳。我每次在書店裡流連,總感覺這個文學書店有強烈的故事磁場。某天,我終於忍不住開口討故事。Loch先生當時正在忙,他說,改天再來,我們好好聊。

聽故事那天,剛好在台灣從事出版的W與女友來訪,我們三個台灣人變成等待童話的小孩,Loch先生坐進綠色沙發,故事啟程。

「魔山」的前身,是俄國人Andreas Wolf於1931年創立的書店,今年七十一歲的Loch先生還清楚記得,六十年前,他就在這裡買了一本古希臘文法的書。多年來,他一直保持在這裡買書的習慣。2009年,他接下經營的責任,以「魔山」為名,開啟書店的另一篇章。為何稱之「魔山」?除了與湯馬斯.曼著名的小說同名之外,最主要是因為他覺得文學書宛如魔術,令人著迷。這個轉角的書店,是他成長過程的重要文學回憶,褪下律師的身分後,他決定在書店裡展開全新的退休生涯,成為書店主人,並且寫書評,他說這是他的「第二人生」。綠色沙發前的小圓桌上,就擺著出版社寄來的未出版的小說稿,他評讀完之後,再決定是否要選購這本書在店裡販賣。

W深知台灣書店經營的現況,書店擺上的書,要是沒被讀者買走,就會遭到退書的命運。W問Loch先生,這樣一間獨立書店,是否也會退書呢?Loch先生驕傲地說:「不,這些書,都是我們的書。我們讀過之後喜歡,跟出版社訂購,才在架上陳列,我們不會退給出版社。」那句「我們的書」,撞進了我的身體。這些都是書店主人精選過的文學書籍,跟暢銷排行榜毫無瓜葛,是寶藏,是珠玉,店長親自篩選淘洗過,開店與讀者分享。

讓思想翻牆的地下密室

幾天後,我又打開那道藍色的門,Loch先生正在忙著盤點,他知道我又來討故事的糖,只說:「等一下,我帶你去地下室,拜訪祕密。」

我在書店裡的童書區選了繪本,坐下來細讀。我也發現之前居住在台灣的德國作者施益堅(Stephan Thome)的《邊境行走》(Grenzgang),看到我翻閱《邊境行走》的平裝本,Loch先生說起:「你知道作者住過台灣嗎?他之前有來我這邊朗讀這本書,我很期待他的第二本小說。」我說起幾年前在台北與施益堅短暫結識的過程,當時,我完全不知道他在寫作。文學的話題開啟,Loch先生發現我也是個文學人,放下手邊的盤點說:「走,我們去地下室。」

突然,他把古老的書桌用力往旁邊挪,把地上的一塊綠色墊子拿開,一道通往地下室的門,出現了。他掀開門,身手靈活走下木梯:「來!」

我走下木梯,眼前出現一個祕密的地下圖書館,我震驚無言。地下室有一盞昏黃燈光,蜘蛛網放肆,老舊書籍放置在書架上,散發著歲月的氣息。Loch先生開始說故事,納粹掌權期間,許多書籍都成為禁書,Wolf先生就在這個祕密的地下室裡,開始經營禁書圖書館。知道這個圖書館的人們,都必須獲得Wolf先生的信任,才能進入這個地下祕密圖書館,把被納粹禁止的書籍偷偷帶回家閱讀,廿四小時內必須歸還。那是一個柏林的祕密閱讀組織,以閱讀,翻越納粹高築的思想控制牆。希特勒曾下令燒掉禁書,一把火熊熊,企圖燒掉不受控的知識。但在這個角落書店裡,有個祕密地下室,來借書的讀者冒著危險,在閱讀裡,享受走私來的自由。

這狹窄的地下室,因為閱讀,而有了無限的自由空間。我在這空間裡,絲毫不感覺到幽閉,當年的每一次祕密借閱,就是一次自由的伸展。閱讀,果真讓人自由。

只可惜,納粹當年做過的那些蠢事,至今仍在許多國家被徹底執行。書籍被審查控制,網路被監看,社群網站上的幾句書寫,可能會惹來囹圄之災。但「魔山」裡的這間地下室,繼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疆界與時空存在。這地下室是個完美的文學隱喻,翻開書,靜下來,閱讀就是自己最私密的時刻,閱讀是無人可管的疆界,閱讀是魔術,閱讀是自由。

Loch先生說,有時候會有整班的學生來訪,一個接一個跟著他進入這個祕密閱讀基地。他會細說納粹的禁書政策,鼓勵學生們閱讀。他致力保存地下室原貌,這是這間街角書店,最寶貴的人類資產。

關上地下室的門,放回綠色墊子,把書桌推回,不知情的人,永遠不知道那裡藏著一個精采的故事。短短的地下室拜訪,我有看了一部電影的豐富感受。

我買下繪本,告別。Loch先生說,記得下次來參加店裡的朗讀活動,店裡的許多書架都是裝有輪子的,朗讀時刻,把書架推開,讀者們排排坐聽作者聲音,是書店裡持續累積的文學聲響回憶,歡迎一起來建築這共同的回憶。

我在當兵時,讀完《魔山》這本厚重小說。小說主角Hans Castorp在山上的療養院裡,遇見各式各樣的人物,與我高山雷達站服役的際遇類似,一進魔山身難退,怪奇人物紛沓來。我覺得Loch先生也像《魔山》裡的Hans Castorp,書店裡,隨時都有各種人物走進來。

離開「魔山」,我發現Loch先生是猶太人。一定,還有更多故事。

下次,再來推開藍色的門,聽故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