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青春的甘味

2012/09/24 06:00

圖◎顏寧儀

◎宋欣穎 圖◎顏寧儀

又是一個燥熱無聊的台北午後。時間到了,肚子餓了,把各種食材都扔進鍋裡煮熟後,直接就著鍋子搭配電視低頭吃起來。

在國外生活七年後回到台灣,對濕熱天氣難以適應而開始足不出戶,生活也像是失根失去目標,沒有想法也沒有悸動。於是,挑剔的味蕾變得無所謂起來,電視變成一個會發出聲音的伴侶──用來聽的。

一邊吃著鍋子裡的午餐,一面聽著日本頻道上正在介紹的京都美食──我還是低著頭,直到一個熟悉的片假名發音傳來,我趕緊抬起頭,戴上眼鏡想看仔細。我看到平安神宮旁熟悉的咖啡店「La Voiture」,白髮皤皤的店主婆婆正在介紹她最自豪的蘋果塔。

此時此刻,婆婆手作蘋果塔的酸甜濃郁滋味,夾雜著懷念與感動,在舌尖與鼻腔流動。

告別京都生活的前幾天,正在感傷打包的當口,和一個到訪台灣友人不經意地走進這家喫茶店。點了據說是當店最受歡迎的蘋果塔,然後開心地用中文聊起天。

一直在遠處端睨著我們的老婆婆突然走過來:「兩位是台灣人嗎?」

我心想她是如何分辨台灣國語跟京片子的呢?「是的。」

婆婆臉上綻放出甜蜜的笑容:「我在台灣出生,彰化女中畢業的唷!」

有客自「故鄉」來,八十六歲的婆婆興奮地講起那個我們未能目睹的台灣光景,眼睛閃閃發亮。

1920年出生在台灣的百合婆婆,二十九歲那年回到日本結婚,然後在京都經營Gallery Café。後來遊歷過許多國家的百合婆婆,因為被巴黎的蘋果塔迷倒,決定在自己的店裡親手製作。蘋果塔的製作極為費工,一整天下來也只能製作幾個,但婆婆說,因為她對這蘋果塔有愛情,所以願意費盡心血。「舌頭是吃得到愛情的。但這愛情,要有熱情才能做進食物裡。」是的,婆婆的蘋果塔,吃起來充滿女性的青春熱情,味道強烈卻優雅美麗。

「啊,但是我還是最愛吃台灣『ㄡˇ啊』(芋仔),我少女時代最愛的甘味!但那是我做不出來的。」遊歷過許多地方,婆婆難忘的還是她度過少女時代的國度啊。

幾天後,因為突發狀況,我拋下一屋子未打包的行李趕回台北,再匆匆趕回京都善後。在桃園機場時,我想起了老婆婆的紫芋青春物語,順手帶回了一盒芋頭酥。

婆婆在自己一手打造的洋風喫茶店裡,小心翼翼地用刀子切開芋頭酥,像是品嘗蛋糕般叉起一小塊芋頭酥放進嘴巴裡:「對,就是這個味道!」婆婆充滿皺紋的嘴角,浮起少女般的笑容。

結果,婆婆交代已經接手生意的孫女包了一個焦糖蘋果圓塔和一個起司蛋糕回送給我。我告訴她,我就要離開日本了沒辦法吃這麼多。「那就分給你的朋友吧!這是京都的最好甘味唷!喔不,全世界最好吃的蘋果塔。」接下來幾天,我確實以這蘋果塔和起司蛋糕佐茶佐咖啡佐眼淚,和我的京都友人們一一道別。

儘管別離滋味苦澀,蘋果塔確實是美味無比。

離開京都後到了美國新大陸,不知不覺間,我也習慣在秋天時吃甜死人不償命的美國肉桂蘋果派,慶祝感恩節。只有非常偶爾,當我想念台灣芋頭的滋味,才會想起老婆婆的蘋果塔。但那蘋果塔的細緻甘味,卻在味蕾舌尖日益模糊。

然後,我又回到這個島嶼──秋天沒有楓紅卻隨處可以吃到芋頭,我再也沒吃過蘋果塔。京都的日子,宛如上輩子的記憶。我也成為一個平凡單調庸庸碌碌的人。

但今天,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再度看見已經九十二歲的婆婆,仍舊元氣滿滿充滿熱情地做著蘋果塔。

一瞬間,那細緻的甘味好像回到了我的舌尖,味覺記憶那樣地模糊卻讓人心情激盪,但婆婆講述青春記憶時發亮的眼神、吃芋頭酥時滿足的微笑……歷歷在目。當初我是如何不捨地和朋友吃掉最後一塊蘋果塔,又如何地發誓我要記得京都生活的美好……這一切,我怎麼都忘了呢?

「謝謝妳,婆婆!願妳長壽,繼續為所有難忘青春的人製作那美好的甘味。」許久沒說的日文,自然地在心裡響起。●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