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西裝物語〈下〉

2012/10/24 06:00

◎黃文鉅

每個人有自己的審美觀無妨,況且在台灣不管你是任何行業(只要不是業務性質者),向來都不太注重穿著打扮,別人也早已司空見慣。有可能身邊一同等紅綠燈,穿著夾腳拖、短褲、頭戴漁夫帽的大叔正是個教授。也有可能是穿著牛仔褲便裝,手提菜籃摸魚溜出來買菜的高級公務員,恰巧與你錯肩。

不過我始終覺得,相較於台灣的隨心隨性,日本則在光譜的另一極端。在日本,連開計程車的司機都穿西裝。若是在東京,尖峰時間的地鐵站裡,比比皆是西裝男和套裝女。假使不發揮柯南的精神,你完全分不清對方的職業。但白領或藍領,學生或上班族可以明確區分。另外還有一種游離的大宗是SOHO族、打工族、無業遊民、電車痴漢……他們往往穿得比較中規中矩,在人群中深藏不露。

對我而言,穿西裝,一方面是對歲月俯首稱臣,承認業已「初老」的事實,說服自己別再像《聊齋》裡畫皮變人的妖物,對青春太過癡迷。另一方面,我壓根把西裝當制服。每週教書的固定時間到了,就遵照SOP的流程,順水推舟打理好。出門前,完全不需要停頓思索,今天該如何搭配天氣、心情、衣褲之間的協調性。一派西裝襯衫、西裝褲、方頭黑皮鞋,簡簡單單套上就好。若不想穿得太過正式,索性不穿西裝外套,也不打領帶。這樣對我而言剛剛好。

穿衣服是件學問。過了某個年紀,別再拿隨性當藉口。一個人能把自己打理好,呈現在人群面前,是需要學習的學問。有階級崇拜的日本人最懂「以衣識人」的邏輯。穿著正式不見得能獲得別人的青眼相待,但若穿著不正式,鐵定很難獲得禮遇。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中國自古以來的門面哲學,居然被日本人脫胎換骨,甚至發揚光大了。

日本人的位階觀念,就如同日語一樣,音節迅疾如風,節奏硬挺,文法規律而不容置疑,更別說連日本人自己都常混淆不清的敬語有多複雜。語言,就像是衣裝,在這莽莽的天地人寰,分別以有聲或無聲的方式,被歷史保留下來,內化成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外顯為形象鮮明的旗幟。

話說回來,歷來不少文人作家,對穿著具有難以言說的雅癖。張愛玲《更衣記》傾向用桃紅配蔥綠的奇裝來炫人。三島由紀夫仿傚希臘悲劇,全身纏繞荊棘,上演《薔薇刑》。魏晉南北朝的名士們更是曠放灑脫,有的刻意衣不蔽體,裸奔度日;有的身形挺拔,卻傅粉整裝,笑比桃花,膚如凝脂,絲毫不輸當今風靡全球的韓系美型男。畢竟光靠才華不足以譁眾取寵,非得鬥帥、比美才夠酷夠屌。管你是型男潮男或宅男,面子裡子兩者兼備缺一不可。

或許下回,我該試著穿上短褲和夾腳拖去教書,徹底融入學生的「當代課堂衣著文化」。

哎,初老何必是大叔。

於是乎,惶惶然脫下借來的畫皮,我也差不多該接受,被人喚做「大叔」的殘酷現實了呀。●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