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閱讀舒茲

2012/10/31 06:00

◎王丹

波蘭作家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1892-1942)在他的短篇小說〈鳥〉中,以一段對冬日的描寫開場:「泛黃,無聊的冬日到來了。鏽紅色的大地被一層破破爛爛的白雪桌布覆蓋。在許多屋頂上這塊桌布根本不夠大,地下那像是船一樣的,紅褐色或黑色的木瓦板屋頂都露了出來。在那下方則藏著被煙熏黑了的閣樓――它們像是炭化的大教堂,充滿了椽,檁和支架構成的肋骨,有如冬日狂風黑暗的肺部。」

我不知道別人是因為什麼喜歡舒茲的,反正我,就是因為這一段描寫。

文字的組織和推敲有時候就是具有一種魔力,它可以讓人從閱讀中得到你也許事先無法預料的收穫。

這樣的收穫,有時候是把你拉回一段美好或者有意義的回憶中,讓我們生活中經歷過的一些,不會那麼輕易地流失掉。舒茲的上述那段對於冬日的描述,就讓我一下子想起那一年我初到牛津的第一個黃昏。那是一個細雨而寒冷的時分,陌生的世界因為陌生而模糊,我站在街角的路燈下,細細打量這個我嚮往了很久的市鎮,滿眼都是那些屋頂,和面對陌生的未來的茫然與好奇。

那時的感受很快就因為摸清了周圍的環境而不再有,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地方逐漸地有了安全感。如果硬要我回憶第一次到牛津的印象,我一定張口結舌不知道從何說起。然而看到舒茲的這一段描述,我自己的舊感覺就不可遏制地汩汩流淌。這真是一種神奇的精神歷程,它讓我們因為重溫而感動,而感激,或許接下來就會有一點感傷。而這一切,都是文字經由閱讀給予的。

文學的魅力,對於能夠領略的人來說大致就是如此吧。透過大量的文字中堆積的色彩(「幾個星期後,當這些盲眼的花苞綻放開來,迎向光亮,房間裡就充滿了彩色的喧譁和閃爍不定的啾鳴」),透過對於一個個細節的過於詳細的刻畫(「我特別記得一隻兀鷹,這隻巨鳥有著赤裸的脖子,皺巴巴的臉上布滿了腫瘤。它是一個清瘦的禁欲主義者和藏傳喇嘛」),透過沒有框架和限制的想像空間的伸展(「我父親穿著綠色圍裙穿梭在架子間,就像一個走在種滿了仙人掌冷床旁邊的園丁」),以及充滿節奏感的語言的組合(「日子因為寒冷和無聊而變得乾燥,像是一塊去年的麵包。我們用鈍了的刀切一小塊下來食用,沒有什麼胃口,慵懶,昏昏欲睡」),讓讀者各取所需。

有的人是要尋找自由,這只有在文字造成的想像的宮殿裡才能得到;有的人是像我一樣,為能夠在文字中找到似乎已經遺忘的某種感覺而喜歡一篇小說;也有人,簡單地只是為了完成自己對於一些更加高尚的境界的嚮往;甚至有人,似乎想從文學中拉出一些歷史的絲絲縷縷,這些線索其實是真正的歷史書籍無法給予的。這些,我覺得都可以從舒茲的小說中找到。

也許,我還是可以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熱愛舒茲:因為,他的文字是真正的文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