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愛梨

2013/05/05 06:00

開得一片燦爛的梨花。

文.攝影◎周芬娜

我家鳥梨樹秋色醉人。

梨樹為薔薇科木本植物,屬落葉喬木,每年2月開花,花色雪白。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說過:「梨,樹高二、三丈,尖葉光滑有細齒,2月開白花如雪……梨品甚多,乳梨即雪梨,鵝梨即綿梨,消梨即香水梨也。」我從小就愛吃梨。梨在亞熱帶的台灣是一種珍稀水果,我幼時只有生病住院時才吃得到,而那些梨多半還是泡是在糖水中的罐頭梨!

新世紀梨可用來做為排骨湯燉煮的食材。

逢年過節時,某些親戚會送來一盒日本進口的「豐水梨」來我家當賀禮,褐皮白肉,個大汁豐的,媽媽總是視若至寶,小心翼翼地將那豐水梨削去薄皮,再將雪白的梨肉泡在鹽水中片刻,切成小塊餵給我們食用。我除了感念那如三春暉的慈母心外,也跟她學到了一些人生智慧:梨中含有豐富的鐵質,暴露在空氣裡易於發黑,泡過鹽水後就可以保持雪白細嫩了!

天津鴨梨是中國梨的名種。

梨樹是一種北溫帶的果樹,亞熱帶的台灣只見於高山之上。台灣中部就有座知名的梨山,以產美味的20世紀梨著稱,但產量不高,只供台灣人自用,很少出口。1972年中視電視台曾拍過一部名為《梨山癡情花》的電視連續劇,由當紅影歌星──紫茵女士主演。她雪膚花貌,清麗修長,正是土生土長的泰雅族原住民!主題曲〈梨山癡情花〉原是1962年時由著名男歌星謝雷主唱,當時又由紫茵唱紅,在台灣寶島傳誦一時。

最近看文友劉克襄的近作《男人的菜市場》,看到他也提到了鳥梨,不禁意外的驚喜,原來他也享有跟我一樣的童年回憶!鳥梨曾是我兒時最喜歡的零嘴之一。他說:很多人童年時,想必都吃過醃漬的鳥梨,或者吃過以冰糖裹覆,形成冰狀體,甚至有飽含紅色色素的糖葫蘆。唯年紀大時,多無緣再邂逅。儘管現今好些夜市有懷舊的糖葫蘆出籠,且創造出各形各色,但多以李子、草莓和番茄取代。過去插在稻草稈上,皮薄酸澀的鳥梨其實不多見了。

他說的話都是真的。台灣的鳥梨樹多半是野生於高山之上,而近年來因各種天災人禍,已逐漸接近絕跡。我很幸運地不勞而獲在美國家中擁有十幾株鳥梨樹,卻都只觀而不食,羨煞了許多台灣人。因為美國加州屬於北溫帶,跟中國北方一樣,正是五花八門的的梨果產地之一,好吃的梨實在是太多了,誰還耐煩去吃那酸澀的小鳥梨?

春風微踱香雪海

我去年搬了新家,新居就在離舊居只有半小時之遙的加州矽谷的薩拉度加小鎮(Town of Saratoga)。舊主是洋人,她似乎也對梨樹有偏愛,前院樹籬便是一長排修剪齊整的鳥梨灌木,草坪上還種著一株高大的鳥梨樹。初春時節,但見前院鳥梨花盛開,霏霏如雪,光采奪目,有如「香雪海」一般的迷人。當春風微微吹過時,滿樹雪白的梨花輕輕款擺,像片片雪花飛舞,又如點點繁星閃爍,美得令人沉醉。

秋天時,這些鳥梨樹的樹葉會由碧綠、金黃,逐漸地變成橙紅、暗紅、褐紅,五彩繽紛。這時我總喜歡獨坐在前院的園椅上,遠眺著那大自然的彩繪,進入一種迷離恍惚的境界中。往往一呆坐就是一早上,不自覺地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加州矽谷的梨樹其實長得滿坑滿谷,不只我家獨有。這些梨樹還分「西洋梨」和「亞洲梨」兩大類,有會結梨果的,也有只開梨花觀賞用的。一般說來,亞洲梨果肉香脆多汁,滋味甜美,適合鮮吃;西洋梨果肉軟爛,甜度較低,比較適合做成梨子派、梨子塔、梨子果醬等甜食。美國人鮮吃西洋梨時,通常還配著乳酪食用,以免傷胃。

台灣人大多不喜歡吃西洋梨,是因為沒吃過好的西洋梨的緣故。其實有些西洋梨非常好吃,如法國的「安卓梨」(Anjou pear),美國的「皇家里維耶拉梨」(Royal Riviera Pear)等。美國的西洋梨品種很多,以「安卓梨」為最大宗。「安卓梨」原產於法國的安卓省(Anjou Province),因而得名。

我十幾年前初訪巴黎時,正時值9月初,巴黎街頭的水果攤都在賣「安卓梨」,那些梨果正好熟透,色澤金黃,滿街飄散著濃郁的梨香,令人食指大動。一嘗之下,安卓梨果肉綿軟,不論鮮吃、榨汁都香甜可口,用來做梨子塔風味尤佳,為我那一個禮拜的巴黎之行,增加不少甜蜜的回憶。

可惜「安卓梨」從法國傳到美國栽植後,不但梨肉變酸變硬,連那股迷人的梨香也消失了。我想大概是水土不服,或尚未成熟就採收的緣故吧!倒是美國有一種名貴的「皇家里維耶拉梨」(Royal Riviera Pear)非常可口,每年在感恩節前後上市,我一定會專門去買幾盒來送禮或自食。

有一年夏末,我寄贈了一箱我自己栽植的20世紀梨給住在費城的青妹品嘗,那年耶誕節她特地回贈我一箱「皇家里維耶拉梨」當耶誕禮物。我一嘗之下,驚豔不已,這是我發現這種美味洋梨的經過。據說這種梨源自歐洲,曾經是專供歐洲皇室食用的貢梨。美國人七十年前引進,特地在氣候水土與歐洲相近的南奧勒岡州(Southern Oregon)的紅河谷(Rogue Valley)有機栽植成功,成熟後才採摘上市販賣。

皇家里維耶拉梨,是一種大型的西洋梨,外形如不倒翁,每個幾乎有半磅重。外皮青綠時就甜軟可食,並帶有乳酪的口感,入口即化。果色金黃時就更綿軟蜜甜,只能用湯匙舀著慢慢吃了,那口感如生飲瓊漿玉露,說不出的甜爽快活。為了買這種珍稀的梨,我得自己上Harry & David的網站訂購,每盒七個,索價十九點五元美金,連運費每個約一百元新台幣,也不算太貴。Harry & David在美國是一家專賣名貴水果的連鎖老店,至今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人間難得此佳果

洋人則大多不喜歡吃亞洲梨,他們吃慣了綿軟的西洋梨,不適應亞洲梨的甜脆,覺得吃起來像蘋果,不像梨子,真是「莫法度」。我卻最喜歡吃亞洲梨,如20世紀梨、雪梨、天津鴨梨之類的。我在舊居加州矽谷的莫干山小鎮(Town of Morgan Hill),曾在後院自種了一株20世紀梨,完全有機栽植,居然初春時就花開滿樹,7月初結實纍纍,鵝黃的梨果有上百顆之多,令我欣喜欲狂。梨樹枝條因結果太多不勝負荷,往往被壓得彎曲下垂,另有一番楚楚可人的美態。

20世紀梨是日本人發明的新品種,果粒不大,初生時青碧可人,成熟後變成鵝黃,甜脆多汁,皮薄肉嫩,可以連皮吃。這些有機栽植的20世紀梨,除了鮮吃外,還可以入饌呢!我最常做的菜是梨片炒雞絲、梨片杏仁排骨湯……都是清甜滋補的佳肴。這種20世紀梨果粒不大,果肉細膩,生津止渴,我每天一定要大啖幾顆,吃不完的再分贈親友,無不受到熱烈的歡迎。

宋朝的中國古籍《洛陽花木記》,曾經記載了宋代著名的中國梨品種,當時已經至少有二十七種。而目前中國梨主要有白梨、秋子梨、沙梨、西洋梨四個系統。聞名中外的「天津鴨梨」,就屬於「白梨」系統,果皮極薄,色黃綠,果肉淡白如雪,汁多脆甜,香氣濃郁,也是我的最愛。在美國加州已有人種植成功,入秋後華人超市都有供應。我也去過天津,吃過正宗的天津鴨梨。那加州鴨梨不但香氣比天津鴨梨淡了許多,甜度也有所不如,大概也是水土不同的關係吧?

「萊陽梨」通稱為「荏梨」,也是中國梨「白梨」系統的古老品種之一,盛產於山東省的萊陽縣。我有一年10月搭火車經過萊陽時,火車在月台只停駐一分鐘,我還匆匆拍了一張萊陽車站的照片,並跟小販買了一個萊陽梨來大啖一番,以償多年嚮往之情。結果發現那萊陽梨果然酥嫩多汁,甘甜味美,難怪在清朝時曾是進貢給皇帝的御梨之一。

生長於萊陽的清代文人趙蜚聲,曾寫下「千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烟」的佳句,是對萊陽梨鄉美景最好的寫照。據說每到梨花盛開季節,大批遊人蜂擁而至,一睹梨鄉的獨特風采,流連忘返,不亞於品嘗萊陽梨的美味。1912年時,日本園藝學家恩田來到中國,品嘗了萊陽梨後大為讚賞,萊陽梨才從此流傳於國外。

「煙台梨」通稱為「巴梨」,是西洋梨中最優良的品種,生產於山東的煙台,又名香蕉梨、洋梨、茄梨、老頭梨、歪脖梨等,在遼寧省又叫「秋洋梨」,肉軟汁多,入口即化,但一碰就會瘀傷,不耐運輸,只有在當地吃得到,我幾年前去煙台考察魯菜時也曾在煙台機場吃過,果然名不虛傳。此外,中國的名梨還有麻梨、滇梨、杜梨(棠梨)、褐梨、豆梨、川梨等幾個品種。新疆、甘肅、青海一帶,還有中國梨與西洋梨的雜交品種,如庫爾勒香梨、冬梨、黃梨、綠梨、紅梨、貴妃梨等,就不一一列述了。

我的新居舊主,也在後院的小山坡上種了一株梨樹,我至今都猜不出那到底是什麼梨。小山坡的土壤貧瘠,那株無名梨樹也長得瘦瘦小小的,不太起眼。去年春天開了滿樹白花,頗為賞心悅目,可惜沒結出半個梨子。今年倒是意外地結了三個,我如獲至寶,耐心地等到梨子成熟,才一天一個地拿來品嘗。

那無名梨的果皮綠中帶黃,樣子有點像天津鴨梨,果皮上卻又沒有天津鴨梨的斑點。它也有點像美國的安卓梨,又比安卓梨瘦長些。果粒雖不大,果味倒是香柔雋永,甜軟多汁,出乎我意料之外。可惜連吃過許多好梨的我,也猜不出那到底是什麼梨?因為梨的品種實在是太多了。

總之,梨是一種難得的佳果,可以鮮吃,還可以入饌,止渴生津,健康養生。不過中國人有個忌諱:那就是不可「分梨」,鮮吃梨果時一定要一個人吃完,絕不可與人分食。「分梨」的諧音就是「分離」,對人際關係大大不吉,以梨入饌則不在此限。就讓我們多吃點好梨,消油解膩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