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文創不能脫離土地 陳郁秀出版《Creative.文創大觀》

2013/06/18 06:00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認為文創是以藝術文化和科技發明促進產業升級。(記者趙靜瑜攝)

記者趙靜瑜/專訪

從鋼琴家、教育家、政治家盧修一之妻到文建會主委,陳郁秀的角色多元,卻又饒富意義。近年則投身文創實踐,新作《Creative.文創大觀》系列大書即將出版,陳郁秀主張文化創意產業應以「國土規畫」的高度及「生活美學」的廣度來理解,才能讓廣大公民受益。

「文化創意產業」是2002年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在任期間所推出的政策,至今10多年,但發展至今,產官學眾說紛紜,「我希望能把文化創意產業政策的來龍去脈,藉由理論和實例解說清楚,讓大家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共同思考,創造未來。」

「可能沒人知道,文化創意產業是因為九二一大地震而催生。」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2000年陳郁秀上任文建會主委,開始視察台灣各角落,「走到災區,看見工藝家失去可以謀生的舞台,何種方式可以讓災民重新站起來?」陳郁秀開始研究閒置空間,整合五大園區。2002年,陳郁秀推出了「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我以土地和人民出發,並創造新時代生活風格為目標,沒想到如今已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陳郁秀說,文化創意產業須理論與實作並行,並強調上、中、下游產業鏈的規劃與建立。陳郁秀認為,「產業文化化」,台灣才能提升,但至今仍流於形式,陳郁秀強調這不該只是文化部所及層次,它須上至國家領導人都要有這樣的文化態度和思考,「如果執政者沒有這種認同,根本不會成功。」

《Creative.文創大觀》在這樣的思維下出版,陳郁秀心心念念,希望外界了解文創是以「藝術文化」與「科技發明」來促進「產業升級」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因為它幾乎無所不包,所以必須以「國土規畫」的高度及「生活美學」的廣度來詮釋它。

卸下公職,陳郁秀到處趴趴走,逢人便說台灣好,「台灣金」的顏色讓她說動了扶輪社以此為素材做背心,「台灣現代建築」讓她感動了南部建商,開始規畫擁有台灣風格的豪宅與品味,「你也知道我閒不下來,講話有人聽是最好,沒人聽我就做我自己的,總要為台灣盡一份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