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美國的小鎮

2013/07/03 06:00

◎王丹

每年從台灣回到美國,按慣例都要到我原來念書的美東幾個城市走走,去看看老朋友,也算是一種懷舊。今年我選擇從紐約開車到華盛頓,看看沿路的風光。一路上穿過無數的小鎮,再次領略到所謂美國社會的核心景觀。

如果說,英國到處都是酒吧和教堂的話,美國到處都是這樣的小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銀行到郵局,從超市到加油站,還有圖書館和診所,可以說是全套配置。在全美各處,這樣的小鎮星羅棋布,基本上都是整潔,安靜,人煙稀少,生活在這裡,真的會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

若干年前我住在洛杉磯寫我的博士論文,當時我住在UCLA附近。有將近四年的時間,幾乎每天我都會到學校附近的Westwood小鎮喝咖啡看報紙,很多的午餐、晚餐也是在那裡解決的,所有的電影都是在鎮上的電影院看的,四年的時間下來,小鎮上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印在了我心中。至今,每次回到洛杉磯,儘管我已經搬到一個小時車程之外的地方,但是我還是會常常回到這裡。因為只有在這裡,我比較知道要買什麼東西該去哪一家店舖,要找到停車位要走怎樣的路線更有可能。

我們這個小鎮雖然不大,但是因為依托著一個很大的學校,所以平時總是車水馬龍。說也奇怪,雖然人潮洶湧,但是消費景氣並不穩定。四年下來,從鎮上哪些商店倒閉,新開了哪些商店,我可以大致感受到美國經濟的起伏,以及消費趨勢的變化。我們的小鎮雖然小,但是曲徑通幽之處頗有一些名勝,例如幾乎成為好萊塢明星和導演專屬的墓地,例如格局不大但是質量極高的美術館,例如至今仍然是很多新片舉辦首映式的只有一個放映廳的電影院。因為靠近好萊塢,看到半條街道被封鎖,用來拍攝電影外景,也不是很令人希奇的事情。小鎮上的居民,有好萊塢明星駕著名牌車呼嘯而過,有UCLA的大學生在咖啡館裡群聚,也有不少流浪漢推著臭烘烘的購物車在街上閒逛。我們的小鎮頗小,但是映射出的景觀頗大。

我經常被問到,在美國生活這麼多年,對那裡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通常都要說,印象最深的,就是這樣的小鎮。我覺得美國的社會與社會價值,都是經由這樣的小鎮,小鎮的變遷,小鎮居民的行為等等體現出來的。托克維爾讚譽的美國的社區自治,具體的表現,也是這樣的小鎮。如果說有什麼可以算做是美國傳統的話,這樣的小鎮上的風俗,規矩,鄰里關係,或者對於公共議題的討論方式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我認為,要想真正體會什麼是美國的生活,應當在這樣的小鎮上生活一段時間。而紐約、芝加哥、華盛頓這樣的大都市,我們都知道不是美國生活的代表。事實上,真正的美國人,也已經大多遠離大都市而群居在這樣的小鎮上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