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Life Style時代

2006/05/01 06:00

編輯室報告:隨著社會形態演變,想望與經營一個更優質的生活風格已成為必修學分,如何建立風格而非被風格牽制,在經營理念與學者眼光中各有定論。且看陳敏薰與劉維公如何析論此地生活風格的創建。

《廣告觀點》系列對談高峰會 四之四

自由副刊、華視新聞雜誌/共同製作 節目主持◎王薇 攝影◎楊弘熙 文字整理◎羅珊珊

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VS. 陳敏薰(台北101董事長)

主持人王薇(以下簡稱「王」):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和廣告比較沒有很直接的關係,要來聊聊Life Style,也就是生活風格。像台北101,除了是世界第一高樓以及台北的地標之外,也慢慢在創造一種屬於台北的新興生活形態。所謂新興的生活形態到底是什麼樣貌,它又象徵台灣什麼樣的變化呢?首先請問一下陳敏薰董事長,您期待台北101所創造的是什麼樣的Life Style?

陳:簡而言之,從台北101的定位來看,我們自我期許為與國際同步的趨勢生活的領導者。

王:確實從台北101裡面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品,甚至非常日常的超級市場,都可以營造出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感覺,這應該就是台北101想要創造的一種不同的風格吧。而關於風格這兩個字,乍看好像很空泛,請問劉老師會怎麼來定義它?

劉:風格、指的可以是一種優質生活,當然不只是血拚、買精品或買豪宅,而是比較像是一種品味的表徵。和你擁有的物質不能畫上等號,而是一種美學主張。這種對期望中優質生活的實踐,才是現代人想要追求的目標。

王:台北101裡面有便利商店,甚至有一些品牌或商品是其他商場中也有的,但即使你走進去買一樣平價的東西,就是和去巷口的商店購買是不一樣的感覺,這中間一定有一種magic是陳董事長想要創造的吧?

陳:的確,我們希望大家來台北101不只是買東西,而是可以來此享受消費的樂趣。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不同,去後者購物可能一下子就可以買到你要的,在購物中心裡則要走比較遠,然而在行進的過程中,它營造了一個舒適的環境,讓消費者享受購物的過程。像四樓的City Square最近改造成法式花園的模樣,傍晚時分在那裡坐一下,自然光會從上面玻璃窗照進來,背景有音樂在播放,讓人感覺生活真的很美,這也是我們試著要營造的一種氣氛。

王:台北101除了營造一個新的購物style與生活品味,其實它還把台灣推上了國際舞台,比方說去年設計的跨年倒數,而參與倒數活動本身,似乎也反應了一種life style的改變?

劉:去年的這個精心策畫的count-down其實是很經典的例子,可以說明在國家或城市的競爭力上,風格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它讓所有看到煙火秀的人覺得被這個event所吸引,進而覺得下次遇到跨年也會想來親身參與。

王:陳董事長曾經提過或許在未來台北101就不再是世界第一高了,但是仍希望能延續其地標性的意義,就像帝國大廈之於紐約,你們未來希望以什麼樣的風格延續下去?

陳:先由高度讓大家看到我們,接著再讓大家看到我們的深度和廣度。沒有一棟大樓會永遠是世界第一高的,重要的是特色。我們會以軟性的內容來加深大家對它的印象,比如我們試著融入台北市民的生活,附近居民可以從台北101外觀燈光的顏色看出今天是星期幾,十點固定熄燈,讓大家知道睡覺時間差不多到了。另外從大樓由內往外看,景色隨季節氣候推移變化,晴朗時可看到海,剛下完雨的景色又不同,盆地邊緣層層的山巒,加上雲霧,就像一幅水墨畫。在結合當地特色方面,我們持續在內部舉辦各種藝文展覽,從展現台灣面貌的攝影展、布袋戲、交趾陶等等。我們希望自己不只是在經營一棟大樓,而是經營著代表台灣的象徵性地標,並帶出屬於台北都會特有的Life Style。


次文化力量大

劉維公談消費趨勢與生活風格

專研文化社會學、消費社會學、當代社會理論的劉維公認為,生活風格是左右現代消費文化形貌的重要關鍵。而在各種生活風格中,他觀察到異軍突起的一股力量就是所謂的「次文化」。放眼世界,不同地區的次文化各放異彩,形塑出各自強烈的生活風格及消費文化,比如美國有嘻哈(hip-hop),日本的特色是卡哇伊風,英國的龐克和德國的techno電音也都擁有悠久的歷史,他們最後都成了次文化輸出大國,更進一步影響著其他地區的次文化發展和消費形態。而講到台灣,就不能不提到這兩年愈來愈有特色的「台客」文化。

台客風創意十足

劉維公表示所謂的「台客風」還是常常被誤解了,許多人對這個詞的理解還是像早期一樣是比較負面的,不論是穿拖鞋嚼檳榔,還是亂飆車的的「古惑仔」形象,其實都是一種有待改觀的刻板印象。

「台客風」 之所以開始受到重視,主要是有一群具有創造力的代表人物,比如伍佰、陳昇等人,透過他們的音樂和個人風格,非常清楚地把台客的價值及美學主張呈現出來。另外像是小S,雖然她並不承認她是所謂的「台妹」,但是她的個人特質諸如不吝表現性感、無厘頭式的幽默以及享樂主義等等,其實都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一代的台灣女生模仿的對象。

劉維公認為,次文化的價值觀,通常會透過一些設計師或音樂工作者被重新創造出來。就像hip-hop在美國一開始也是被貶低的,因為他們有很多用語是粗鄙的,其中甚至包含歧視種族、歧視女性,或者帶有暴力傾向的字眼,可是後來有很多設計師發現了背後的美學觀和力量,比如Tommy Hilfiger或adidas,使得hip-hop的價值主張慢慢跟設計師結合,發揮出更為驚人的影響力。所有的次文化都有背後的價值主張,比如Hello Kitty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她造形合乎所謂的「卡哇伊」;嘻哈文化的價值主張則是「酷」。現在的台客文化的價值主張也可以用一個字來代表,那就是「song!」不是很俗的「聳」,而是用台語念出來的「爽!」,強調的是一種很爽快的感覺,這樣的價值主張背後的深層結構意義,或許也可解讀為一種「努力工作之後需要發洩」的情緒。在國外,次文化往往被當作是創意的泉源,經由不同價值體系的衝撞,才能激盪出豐富的創意。他期待台灣可以出現多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要一想到次文化就只想到偏差的青少年文化,對於從事創意或設計的人才也應該更為重視,這樣才能營造一片更好的創意沃土。

注重美感,特色掛帥

常常在校園與青年學子有互動的劉維公,也認為拜大環境經濟成長所賜,新世代擁有較好的的美感養成基礎,相對的台灣的社會也愈來愈講求風格。

以現代人都相當重視的品牌文化來講,他認為在成功品牌的打造上,除了知名度,還包括了認同感。

許多世界知名的品牌背後都有其核心的美感主張,比如Sony的極簡風,或者apple在極簡之外則還傳遞了一種類似享樂主義的精神。而一旦品牌有了自己獨特的美感主張,就不會輕易被取代。

劉維公另外還強調了影像的力量,許多人會說台灣不夠美、不夠有特色,然而他認為這是因為許多美好的部分沒有被好好地呈現。以紐約為例,大家腦海中的紐約之所以美或浪漫,大多數的印象可能是來自影集《慾望城市》或電影《西雅圖夜未眠》等。反觀台灣的影視音產業尚未完全發達,在近兩年本土偶像劇產生之前,我們沒有介紹自己城市的電視劇。電影方面關於台北市的印象多半來自蔡明亮或者楊德昌的電影,他們的電影很棒,但是呈現出來多是闇黑的夜晚或是一種壓抑的氛圍,讓這個城市看起來好像是不能親近的。不過日前有一部《向左走向右走》,打破了這樣的印象,電影裡面從公園到捷運,呈現出的是一個明亮而可親的城市。

台灣真的不是不美,也不是沒有特色,端看你怎麼呈現。 ●


精緻文化美不勝收

陳敏薰談台北101的國際風格

兼具女強人與女人味形象的陳敏薰,本身的個人風格就相當鮮明。現正主掌台北101的她,總是行程滿檔,個人生活與工作密不可分,談起Life Style以及風格趨勢,笑著說其實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風格滲透進台北101了。她以女明星做比喻,點出台北101的美就像優雅的奧黛麗.赫本。陳敏薰認為美應該是自信且沒有壓力的;而內在和外在美都是需要用心裝扮的,內在美不外乎靠著多讀書來充實內涵、陶冶性情;至於外在美,陳敏薰認為應該是要很自然的,就像從來不做整形拉皮等人工手術的奧黛麗.赫本,給人的感覺不但很溫暖,而且是和所有人在一起的。

剛柔並濟,東西合璧陳敏薰認為女人可以花很多時間在工作上,同時也可以非常女性化,這兩者並不存在任何衝突。這樣的理念同樣也被她帶進了台北101,這棟世界第一高樓在十足東方特色的外表下,裡面卻滿滿是最先進的西方內在。陳敏薰接著提及其個人成長經驗,她在台北最古老的商圈——迪化街長大,而現在卻入主位於台北最新商圈核心的台北101,她認為這之間其實有其互聯性。陳敏薰自承接受的是西方教育,家庭教育卻很傳統;從小在古老商圈濃厚人情味耳濡目染下,讓她在要求西方效率的同時,也隨時會兼顧東方的人情味。總是在兩點間求取完美平衡的陳敏薰,堅持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充分把台灣的特色表達出來。

國際觀及生活美學當在進一步談到台北101所希望帶動起來的新Life Style與風格,陳敏薰提出了兩個重點:international以及unique。她認為不論是活潑的次文化也好,較為上流和主流的精緻文化也好,要成功樹立風格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共通點,那就是「獨特性」。比如現在的年輕人非常注重流行資訊,多會購買時尚雜誌做為穿著打扮的參考,但是結果走在街上遠遠看去大家都是一式一樣,反而模糊了個人風格。陳敏薰指出,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品牌,不管今天怎麼打點自己,重點是要知道什麼是主體,什麼是陪襯,否則會落得別人只看到你身上穿的東西,而沒有看到你這個人。同樣地,以購物中心而言,台北101的特色也已經愈來愈鮮明了,並漸漸顯出其「不可取代性」。比如進入觀景台的消費者,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外國觀光客,這是台北101與眾不同的特色,也讓陳敏薰覺得,一定要利用這個先天的優勢,把台北101當做一個能將台灣之美呈現並向外推介的橋樑。總是強調要與世界同步的她,也認為所有人應該都要有global citizen的心態,除了隨時吸收廣大地球村的最新資訊,期許自己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世界公民,而在同時也不要忘記保留自己的特色。

陳敏薰還提到自己很特別的一個習慣,那就是舉凡和外國人談事情的場合,一定會在手腕上戴一個玉鐲。不論身上的衣裝多麼西化或國際化,只要看到這個玉鐲,definition立刻出現,至少你絕不會被誤認為是日本人。而在送禮的時候,她也很注意紅色的使用,譬如日本的朱紅色和我們的紅色是有差異的,顏色用錯了,定位也會也會失準。

與她對談的劉維公教授認為,形象獨具的陳敏薰之出現,恰好代表了台灣職業女性形象的一個轉捩點。針對這點,陳敏薰仍溫柔地笑稱自己一直以來的風格倒是沒什麼改變,認為做自己最重要的她,以總是輕聲緩語的習慣為例,表示這樣的說話方式讓她自在,而且也並不認為講話大聲或疾言厲色才能傳達出力量。另外,陳敏薰還指出,在她心目中不論男女,生活就是應該要很美,而這個美感從很多小細節都可以達成。比如當繁忙工作告一段落想喝一杯咖啡,就算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也不要匆忙怠慢, 不妨用很好的咖啡豆, 煮一杯精緻的Espresso,並用精緻的瓷杯盛裝,讓這十分鐘的休息片刻也能非常精緻,而置身其中的自己,感覺也更有元氣了。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