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立委質疑:文化部長龍應台用人唯私 帶來歪風

2013/10/15 06:00

(製表/記者凌美雪 資料來源:鄭麗君立委辦公室)

記者凌美雪/特稿

(製表/記者凌美雪 資料來源:鄭麗君立委辦公室)

真的是「鐵打的衙門流動的官」?在文化部長龍應台心裡,官員的流動量真的不影響政務推動?那麼,會不會影響別人的升遷管道或求職機會呢?

龍應台人事布局經常大風吹,被立委質疑「不要帶來歪風」。(資料照)

龍應台:「沒有不恰當」

立法院這個會期第一次邀文化部報告時,就有很多立委對文化部官員更換速度之快表示不以為然,以前龍應台都說政務推動可以無縫接軌,現在面臨立委質疑她「用人唯私」,龍應台說,「沒有不恰當」。但就在立院質詢之後沒幾天,讀者爆料紛然而至,爆料信中指名道姓,資訊之詳實令人詫異,而爆料的重點竟是直指龍應台,「請她去搞清楚同一個體制下存在著多麼荒謬的不公!」

根據立委鄭麗君所提供的調查資料顯示,文化部本部員工102年迄8月底止異動人次129人,比率高達38.97%,尤其一級主管的職務,不僅替換率高,甚至職務調動如同大風吹,除退休人員之外,未退休者的調動牽動的人事流動網絡像極了一張蜘蛛網。綜觀龍應台所主掌的文化部,目前人事所產生的最大問題,包括換官如流水、專業考量邏輯不清猶如大風吹、機要秘書轉職遭質疑部長私心卡位等。

連龍應台的同黨立委陳學聖都忍不住戲稱,當他拿起台下列席官員的名單一看,多數都不認識時,不禁害怕下會期又會換一張新的名單。陳學聖認為,變動太多太頻繁,「大家的心是不安定的。」鄭麗君也說,人員流動率那麼高,自然會造成人心浮動。已退休的主秘蔡湘更在臉書上感嘆:「機構如一再換部門主管,是極可怕的事,不是顯示主政者不具備擢才之能,一再任錯人……,或是……;不要輕忽滾石效應,要知『不生苔』,如何累積成效?如何深耕?」

不過,其中最令人質疑的是,龍應台究竟是否有以特權讓機要卡位的問題。鄭麗君說,一般機要人員都是要跟政務官同進退的,但龍應台把機要帶進文化部之後,卻在一年之內陸續變成聘用人員,如其中一位轉任文創發展司的聘用編審,是未經招募直接安插,「正式人員有些作1、20年,可能都坐不到那個位置,有的可能還只是副編審,但你的機要一來就變正式的編審。」

此外,另兩位機要分別考上人權館與國台博助理研究員或研究助理,然而,卻仍是待在部長辦公室繼續作機要的工作,鄭麗君認為這樣的「卡位」方式,將使原本正常的研究工作職務廢弛,「佔研究職缺,卻沒有一天做過研究。」龍應台更是無法回答「他們要佔機要的職務多久」。

據了解,還有爆料者指稱,不只部長龍應台,連已離職的政次張雲程在離開前,也疑似不當安排自己的機要秘書外派倫敦,因此,鄭麗君提醒龍應台,「文人來當政府官,不要帶來歪風」,對於龍應台是否以不當方式安插自己的機要任正式職缺,龍應台在立院保證「沒有」,但鄭麗君說「還要再觀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