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遵守交規與民主深化

2013/12/18 06:00

◎王丹

上個週末,早上出門的時候,在忠孝東路上目擊一起車禍,一個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回家後看新聞是另一起車禍報導,一個花季少女當場送命。實際上,關於車禍導致死傷的社會新聞,幾乎每天都能在電視上看到。想起老朋友范雲昨天在臉書上也慨歎好幾個認識的人發生了車禍的事。不能不心驚:台灣,車禍已經是嚴重的社會問題了。

台灣最近二、三十年來,在經濟發展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礎上,社會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公車的時候自動排隊和上電動扶梯的時候自覺靠右邊站等現象的養成,反映出公德意識的普及。然而,在遵守交通規則這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卻始終有相當大的落差。去過美國,歐洲,日本等文明國家的人都知道,那裡的車輛對行人的尊重,行人過馬路的時候對紅綠燈指示的遵守,大家對基本交通規則的嚴格自覺的遵守,都已經內化為基本的行為規範。這種對比,在我這樣在國外生活很多年的人的眼裡看來,更是感受強烈:為什麼我們可以學會排隊,卻總是學不會遵守交通規則呢?

在我看來,遵守交通規則,不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規範和公共道德的問題,它實際上也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民主深化的問題。所謂民主,絕不只是政治制度的設計,它本身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行為規範中體現出來的。

在遵守交通規則這件事上,與一個社會的民主深化的關係,至少可以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民主的基本內涵就是程序民主,意思就是,大家都要遵守共同認可的一套遊戲規則;一旦公認的規則被制定出來,即使你不同意,也要執行。因此,公民是否遵守規則,是一個國家民主制度是否能夠鞏固和發展的基礎,這也就是公民素養。而交通規則,就是典型的行為上的程序,人民是否守規,反映的是這個國家的人民的民主素養的問題;第二,民主的基礎是法治,法治的涵義,就包括對法律的尊重。交通規則是非常基礎性的法規,對它是否尊重,反映出一個民族的人民是否有足夠的對法律的尊重;第三,民主的另一個涵義,在於這樣的社會,與威權社會最大的不同,就是社會的規範不是完全靠強迫和懲罰,而在很大程度上也要靠自覺來維持。交通規則就是對人民的自覺性的最好的考驗,因為交通警察人數有限,不可能指望公權力能夠監視和懲處所有違規行為。遵守交通規則,就是要在沒有人監視的情況下,還能遵守規範。

遵守交通規則,在很多人看來是小事,但是一個社會的民主深化和文明進步,就是由一件一件的小事積累起來的。當大家批評政府和公權力的濫權和無能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在建設這個社會的民主基礎──對法規的尊重,對遊戲規則的遵守和遵守法律的自覺性──上,做得如何呢?

請大家以後騎車和開車一定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也督促你的家人朋友,你周邊的人,也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好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