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讓舞蹈被聽見 馬克‧莫里斯首訪台

2014/05/14 06:00

馬克‧莫里斯是當代舞蹈大師,他的舞團是美國最大現代舞團之一。(牛耳藝術/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舞蹈界壞孩子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首度訪台,帶來《莫札特之舞》、《浪漫之舞》兩支舞碼,他打破框架的詮釋方式,讓觀眾聽見舞蹈、看到音樂。

莫里斯是當代舞蹈界少數從音樂汲取編舞靈感的編舞家,他堅持使用現場音樂,認為完美的表演須具備三個關鍵:現場、音樂、舞蹈。

80年代就在歐美藝術界赫赫有名,莫里斯舞團被譽為全美五大現代舞團,最大特色在不斷「打破」,打破同志禁忌,打破現代舞觀念,打破傳統芭蕾舞框架,將大量音樂元素加入舞蹈,讓音樂和舞蹈互動,透過現場演出激盪出動人火花。

因為「打破」,莫里斯呈現的舞台效果是特殊而少見的,他心中的舞蹈是藝術跟種族的大熔爐,應該呈現出多元、多樣、多種族的樣態。因此他一改芭蕾舞成規,在莫里斯的舞台上,觀眾能看到各種膚色、體型、年齡的舞者,明確感受多元化的當代價值。

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從10多年前看到莫里斯與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巴哈靈感》,就開始邀請莫里斯來台,直到今年終於如願,為了滿足莫里斯對現場音樂的高要求,牛耳藝術還自費並史無前例的「把音樂廳的鋼琴搬到戲劇院」。

牛效華說,莫里斯以當代的藝術態度,帶來一場全方位的、對各領域的深入對話。以欣賞藝術的角度而言,莫里斯的演出是一場藝術雙重奏;對音樂、舞蹈科班專業人士,莫里斯的演出打破了一般對音樂和舞蹈的認知框架,以全新的角度呈現舞蹈表演;以教育的角度而言,莫里斯打破成規,將視覺與聽覺藝術重新融合,能激發許多思考上的創意;對人文科學領域觀賞者而言,莫里斯舞作的創作與再創造,更是一種後現代的藝術指標,既非芭蕾,也非純然的現代舞。

馬克‧莫里斯舞團將於6月12至15日、6月19、20日分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及台南文化中心演出,場次及舞碼詳見牛耳藝術:www.mna.com.tw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