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榮格學者夢寐以求的拍賣
榮格信件和手稿大披露

2006/06/29 06:00

國際文壇
英 拍賣線上◎劉繩向

近來蘇富比最引學者關注的拍賣,當屬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信函與文件了。此批堪稱當今最重要的科學家信件和手稿系列,包含榮格生前的工作證件、未發表的講稿、圖畫和照片,內容異常豐富。此批收藏不僅揭露榮格生活和專業上關注的事,更囊括許多研究者至今尚未見過的素材。蘇富比倫敦拍賣中心的書籍顧問約翰.亞瑟認為,無論在深度和廣度上,這批資料都足以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的科學家,可能是目前世上有關榮格的最偉大蒐藏。亞瑟說,「已經讓榮格學者過目,目瞪口呆是唯一可用的字眼。」

世所矚目的聰明學者

對許多人來說,榮格與愛因斯坦、佛洛伊德並列上一世紀最聰明的三個人。但對另一些人來說,榮格讓他們想到的可能是喜劇影集《歡樂一家親》(Frasier),由於在男主角的弟弟尼爾.克雷恩代男主角主持廣播節目的一集中,他告訴聽眾,「我哥哥是佛洛伊德派,而我是榮格派,所以今晚別想把過錯推到老媽身上。」

這世上若沒有榮格,我們可能就不會沒事擔心自己會不會太過內向或太過外向,可能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對新世紀心靈議題如此熱中。

此系列蒐藏讓世人更清楚地看見榮格和佛洛伊德之間的關係,這場精神分析學戰役迄今仍然持續。在一份關於集體無意識概念的未發表講稿中,他譴責佛洛伊德過於迷戀「無意識的性理論」。這也正是佛/榮戰役的核心爭議。出自佛氏門下的榮格原先與佛洛伊德共同探索人類無意識的精神領域,後因榮格不同意老師所說無意識為存放壓抑情感的唯一寶庫,兩人才生嫌隙。對榮格來說,無意識的內涵遠大於此,他認為在我們意識深處存在著一名兩百萬歲的老人,我們可以透過夢與其取得聯繫。倘若我們能和他溝通,我們便可與自己合而為一。

由曼陀羅符號發展的榮格學說

和佛氏的爭執顯然讓榮格很不開心,從而引發他研究曼陀羅符號的興趣,在許多人眼裡,榮格學說全環繞著此體系發展。他回憶發現曼陀羅時的情景,「我每天早晨都會在筆記簿上畫一個小圓圖形,一個曼陀羅,那似乎可以反映我當時的內在狀況……漸漸地,我發現曼陀羅的真義:成形、轉化,永恆心智的永恆再創造……而那就是自我,完整的人格,如果一切發展健全就會是和諧的,不過它卻無法容忍自我欺騙。」

系列還包括寄給克莉絲汀娜.摩根的私人信函。後者是深受榮格喜愛、十分迷人的前病患。他在研究報告中多處引用她栩栩如生的催眠狀態和夢境回想,並且鼓勵她和美國心理學家亨利.莫瑞談戀愛,以更深層地探索自我。「沒有人會知道這些幻覺是誰的,我希望你不介意。我計畫搞清楚你那些幻象的意義……你提供的材料真是少見的好,而且幻象之精確和完整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對榮格而言,摩根是造就偉大男人的繆司女神,而對榮格學者來說,這些信件所披露的洞見則是難能可貴的金粉。

至於這麼偉大的蒐藏究竟來自何方,出售者拒絕曝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