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睽違13年 2014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在台灣

2014/11/03 06:00

馬林斯基劇院藝術暨行政總監葛濟夫,一手讓該劇院起死回生,躍升成俄羅斯國際文化代表面孔。(牛耳藝術/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音樂與行政管理天賦是否能共融?在馬林斯基劇院藝術暨行政總監葛濟夫身上就能找到答案。年僅35歲即接任馬林斯基樂團音樂總監的葛濟夫,8年後接掌馬林斯基劇院藝術暨行政總監,管轄近3千名藝術表演者,讓曾一度面臨風雨飄搖的馬林斯基劇院不只起死回生,更成為俄羅斯的文化代表面孔,「強人」稱號不脛而走。

2001年葛濟夫初訪台,「在中場休息時間,他手機完全不離身,分秒都在處理聯絡各種事項」,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說起葛濟夫,認為他不只藝術成就驚人,體力更是常人無法企及,「他每天都工作到凌晨3、4時,早上10時又準時出現處理大小事務。」

事實上,若沒有如超人一般的葛濟夫,恐怕現今俄羅斯文化地標馬林斯基劇院可能成為音樂史上的符號,「經過蘇聯解體、社會動盪、金融風暴,馬林斯基劇院前身的聖彼得堡皇家劇院(共產時期更名為基洛夫劇院)輝煌不再,面臨嚴峻經費問題」,牛效華指出當時藝術家紛紛出走,葛濟夫卻在最艱困時期接起重擔,當時葛濟夫立誓,「請給他一點時間,一定會再興並發揚劇院。」多年後,證實葛濟夫不只力挽狂瀾,憑其過人的藝術天賦與洞見,還有高超政治手腕,讓馬林斯基劇院在競爭激烈的世界樂壇站穩腳步。

「俄羅斯總監與歐美總監最大不同處,是必須有政治敏感度」,牛效華表示俄羅斯人際關係密切,「所以若與葛濟夫見面,會發現他邊盯新聞邊聯絡事項,還能撥空接受訪問」,宛若擁有「三頭六臂」的大師行政績效與募款能力更是「嚇嚇叫」。在劇院經濟最艱難時,葛濟夫親自說服當時總統葉爾欽提撥3千萬美元擴建馬林斯基劇院,「他當時向葉爾欽說俄羅斯的藝術,如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與林肯藝術中心般,也需要強而有力的文化基地」,葉爾欽立即認同,當時簽署行政命令時還因激動把紙張簽出一個洞。此外,葛濟夫還一手打造被列為全球10大慶典的白夜之星音樂祭,「在同一街上的3個劇院,演出歌劇、交響樂、芭蕾,好不熱鬧。」

睽違13年,葛濟夫終於率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再度來台演出,並一口氣演出3場,將獻給台灣樂迷正宗經典的俄系曲目。「2014馬林斯基劇院在台灣」將於11月30日在台南文化中心、12月1與2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購票可洽年代售票系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