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PERFORMANCE》獨饗樂迷

2015/04/07 06:00

牛耳藝術專為會員發行的雜誌《PERFORMANCE》,第51期封面為跨界天王波伽利。(牛耳藝術/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走過12個年頭,牛耳藝術專屬會員的《PERFORMANCE》音樂雜誌邁入第51期,封面正是跨界天王波伽利,該刊不只是國內最長壽的純音樂雜誌,更見證近年台灣古典樂壇國際樂史,每期封面不是音樂大師就是古典樂天團,該刊只送不賣、獨饗牛耳藝術會員。

「2003年,在往紐約班機上看到車商的專屬雜誌時,『何不打造屬於品牌的純音樂刊物』想法也隨之而起」,牛耳藝術負責人牛效華談起創刊的緣由記憶猶新,「一下飛機,立刻決定籌畫刊物」,在公司全體動員下,首本以維也納愛樂為封面的《PERFORMANCE》就此誕生,為兼顧內容品質,該雜誌採季刊方式發行。

細數每一期雜誌,都記載著台灣古典樂壇的輝煌國際樂史,「許多樂迷不只從雜誌中知道許多最新的音樂資訊,更把它視為收藏品。」牛效華說創辦刊物最大的願望是讓更多人知道「台灣雖小,卻有許多世界級的樂團與古典明星特別選擇台灣為重點巡演之地。」

每期雜誌僅印製6千本,作者都是極具口碑的資深樂評,如爵士黑膠重量級樂評家傅慶良,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帶領樂迷進入高深奧妙的音樂世界。每次刊物的發行,也是牛耳藝術會員們期待的盛事之一,除了一覽當季精采節目介紹外,還能知道下一樂季即將來台演出的團體與音樂大師相關介紹。

「發行會員專屬的音樂雜誌後,和會員的距離更近了」,牛效華表示雖然現在以網路宣傳為主流,「紙本實體書的溫度是無可取代的」,他透露曾有會員因沒收到雜誌特別來電抗議,雖然製作雜誌有諸多辛苦不足為外人道,「能持續與音樂大師們共同為樂迷呈獻古典樂的榮耀時刻,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