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從《Seventeen》到《Vogue》

2006/08/24 06:00

名家奏鳴曲

〈點滴纏綿〉◎平路

美容院裡捧起了八月號英文版的《Vogue》。剪下來的頭髮一綹綹落在雜誌下,阻擋我的視線,不時要撥開它,我卻仍然盯住書頁,一頁一頁向下翻頁。

因為它真是好看。

眨眨眼睛,眨掉碎髮絲,我居然想……落淚?其中一篇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A.M.Rothenthal 遺孀寫的悼亡文章。題目叫做〈Rites of passage〉。今年5月,八十四歲的Rothenthal突然過世,當時是紐約知識圈的大事。這位遺孀自己也是媒體名人,她叫做Shirley Lord,曾經做過《Vogue》與《Harper》雜誌的主編。她寫葬禮,她寫葬禮後不知道人生接著要做什麼的那種茫然,而原來夫妻倆一起做的日常小事,包括瑣細的決定:去不去赴宴、要不要轉換到期的投資、是不是去診所做檢查之類的,她說,此後,除了我自己,誰還在乎──Who cares except myself?除了髮形、皮包等流行訊息,這期《Vogue》還專訪小野洋子(Yoko Ono)。25年前,約翰連儂戲劇性地遭槍殺,小野洋子勇敢走過那段悲傷歲月。她在專訪中說,「雖然25年了,……有人在旁邊,跟我的女兒、兒子在一起,都好好的。一個人時,黃昏、暗夜、清晨,一樣還會心痛難忍。」但重點是她依然個性鮮明、活力十足,為了藝術可以剪衫露體、做最前衛的展演,今年73歲,看來她會繼續叛逆下去。

女性雜誌上讀到的這些女人,像是先行者,她們走在前面,指點後來的人怎麼過人生,怎麼樣維持不墜的創造力──簡言之,女人要怎麼辦?女人要怎麼老?我感覺到相親。

●我回想,小女孩在自己的成長經驗之中,女性雜誌一直有它不可取代的位置。至少,就普及度而言,遠勝於女性主義的書刊。

像我,我初中讀的是教會學校,清一色的白衣藍裙,頸際拴著呆板的蝴蝶結。我們這堆住校生,藉著英文雜誌遙想外面多彩的世界。至於週末,快樂生活就是躺在家裡的床上,捧著一本《Seventeen》,如果旁邊還有一瓶蘋果西打就太美妙了。

傳閱在少女之間的《Seventeen》,常是某幾位有錢同學的生日禮物,然而,我們看見雜誌的夾頁,訂閱12期,竟然只要美金幾塊錢,那一刻,在那個時代,「美國」的定義就是,隨便買就買得起好看雜誌的地方。

●女性雜誌一路陪我們長大:除了服飾化妝品的流行訊息,烹飪、蒔花、布置房間的常識,也點點滴滴進入生活。這期《Vogue》教20歲、30歲……90歲?對,對對,你並沒有看錯,90歲,這期的焦點人物之一是93歲的Babs Simpson,到這高齡仍有她獨特的挺直風姿,連她周遭的花草都別具時尚美感。而這本八月號《Vogue》的封面專題正在教從20歲到90歲,十年為間隔,每一個年齡層的女性怎麼樣品味生活。

我把雜誌上的髮屑倒在地下,笑了。

90歲?──闔起這本《Vogue》,我突然覺得滑稽,嗨,女人真耐活,還好,還好有女性雜誌可以陪我們終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