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三代同堂樂〉別在孫子面前罵兒子

2015/06/08 06:00

圖/Rebecca

文/吳娟瑜

圖/Rebecca

不管是三代同堂,還是大家分開住,只要有機會在節慶假日相遇,家人之間多少會出現一些摩擦。

一位媳婦深受委屈,因為當她和老公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回婆家度週末,婆婆一見到孫子就數落大人:「你看,你們是怎麼養的?把一個小孩養成瘦乾巴的,你們到底有沒有餵他吃飽呀?來!來!阿嬤抱,我的乖孫啊!」

婆婆這麼一說,媳婦的臉就往下沉。看到老婆不悅,老公就回頭對著老母說:「媽,妳不要這樣說,阿芬要上班,晚上還要帶小孩,她是很辛苦,孩子健康就好。」

媳婦趕快制止老公,因為她已經看到婆婆的臉色也在變化中了,她打圓場地說:「媽,這就是為什麼要回來休息休息,吃您做的好料理啊!」

一場不愉快的紛爭,經過媳婦的轉圜也就暫時平息了。媳婦告訴我:「每次回婆家都有壓力,公婆把我們當孩子教訓,他們忘了小朋友在旁邊正在聽,也正在看啊!」

<孩子都在看>阿公,不乖!

一般公婆很習慣對子女有話直說,這是因為當子女小時候,做爸爸媽媽有教養上的職責,自然需要多所規範,而子女從小聽習慣了,有的是畢恭畢敬地遵守教誨,趕快改過;有的則是聽多了,當成耳邊風,左耳進右耳出。

關鍵點是──當家中有了第三代時,局面可是需要重新拿捏並且適時把關。

有一位公公在家一向嚴肅,他不知道這個時代重視親子溝通,有話要好好地彼此商量;他也一直不明白兒子結婚後,老婆都娶進來了,為什麼還是對他愛理不理。

那天,兒子應了酬,可能喝點酒,臉色紅通通地進門,坐在客廳看電視的老爸立刻開罵:「你喝什麼酒?身體也不會照顧好,一個月到底才賺多少錢,幹嘛那麼賣命?」

媳婦正好幫3歲的兒子洗好澡,準備把兒子帶到客廳,一聽到公公在罵自己的老公,夫妻倆的眼神在那一秒對上了,她說只見老公脫掉一隻鞋,另一隻腳準備脫又不想脫,他的臉色突然從通紅轉為慘白,兒子則從我手上溜下去,他跑到公公身邊。

「我以為兒子照慣例是想讓阿公抱,沒想到兒子竟然拿起小手去捶打公公的手臂,還一邊說──阿公不乖,阿公不乖。」媳婦驚訝於眼前的這一幕,她還沒明白兒子究竟理解了什麼?

這時,只見老公尷尬地走上地板,一邊吆喝兒子:「不可以打阿公!」一轉眼就溜進房間。

這時,公公還以為小朋友鬧著玩,一邊回應:「哇!阿公好痛啊!你為什麼要打阿公?」一邊又作勢打回去。

媳婦告訴我:「我很想告訴公公,請留點面子給我老公,好歹他已經是孩子的爸爸,他需要被尊重,否則,他要怎麼教自己的兒子。」

「妳的婆婆呢?她對公公有影響力嗎?」我好奇地問。

「婆婆對公公也是沒輒,我發現我老公和婆婆都是,只要公公在客廳,他們就各自留在房間內,我因為孩子不懂事,他會到處跑,我只好跟著打轉,也因為這樣而發現了老公家有躲貓貓現象。」

<跟上潮流>尊重原則 三代和樂

由於孫子輩一天天長大,儘管爺爺奶奶疼在心坎裡,但是如果看到自己的父母被長輩叼念或責罵,久了也會起反感。

所以,為了維持一個家族的和諧,長一輩的阿公阿嬤需要注意溝通時,在場的人有誰?如果孫子孫女在身邊,那麼請給自己的兒子、媳婦一點尊嚴的空間,切勿當場指正,或是立刻發飆。

做一個現代的長輩就是樂意跟上時代潮流,做一個有彈性有成長的人,不再古板地要求兒孫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有位婆婆說出了她的家庭和樂的祕訣,她說:「為了當一個適任的阿嬤,我跑去保母協會上課,把自己身心狀態都調整好,而且如果我要拿什麼東西給孫女吃,我都會先問兒子和媳婦;他們說OK,我才給孫女。有時候,孫女來吵著要買玩具,我也會說──爸爸媽媽說可以,阿嬤就買給妳。」

原來,這位阿嬤掌握了「尊重原則」,當她尊重了自己的兒子、媳婦,她發現孫女就會尊重自己的爸爸媽媽,「這樣一路教下來,再也沒亂吵亂鬧的小朋友了。」她說出了自己的心得。

我聽了非常欣賞她的智慧,並且對她比出大拇指,同時說:「我要為妳按個『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