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府城再添無形文資 六都之冠

2015/08/26 06:00

藝師董炎山從工具、設計到石雕都一手包辦。(記者王捷攝)

〔記者王捷/台南報導〕傳統技藝是府城重要資產,今年台南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項目再添3項,另添增4名「藝匠」。文資處指出,目前市府登錄的傳統藝術類項達46項,工藝匠師24人,保存數量、品質是六都之冠。

台南今年新增「石雕」、「磚雕」、「玉雕」等傳統藝術,並分別登錄董炎山、王郭挺芳、黃福壽3位藝師,原「彩繪」項目則新增廖慶章為保存者。

以「石雕」入選無形文資的董炎山,從設計、雕刻到打磨工具都一手包辦。他15歲時適逢東山碧軒寺整建,向福建師傅黃志華學習寺廟石雕粗胚,再跟隨畫家董日福學習素描,作品比例精準,人物雕刻栩栩如生,自創的「層次景深石雕法」獨樹一格,更保有燒爐打鐵自製工具的技術,不論是傳統或現代工具皆擅長。為傳承技藝,目前在南關社區大學授課。

王郭挺芳以磚雕見長,磚雕多用在宅第、碑坊裝飾,到清末民初逐漸沒落,現今擁有磚雕技術者所剩無幾,王郭挺芳年幼時便拜師學木雕,30年前更隻身前往中國拜師學磚雕。

以玉雕入選的黃福壽,國中畢業後進入台北玉石加工廠,18歲時拜黃祈泰為師,他還研究歷代玉雕文化的哲學觀和美學觀,加強技藝。兼具中、西技法的廖慶章,年輕時學習傳統廟宇彩繪,師承府城畫師丁清石、府城彩繪師潘麗水,並向水墨大師蔡茂松習藝,兼具傳統彩繪及素描、水墨技藝。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