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用鏡頭為古都見證─尼泊爾加德滿都

2016/04/12 06:00

穿著傳統尼泊爾服裝的一家人。

撰文˙攝影/謝純淳

杜巴廣場上販賣著琳琅滿目的民俗藝品。

去年4月尼泊爾經歷了8.1級大地震,鄰近震央的首府加德滿都首當其衝,印度教、佛教的廟宇滿目瘡痍。地震過後將滿一年,親自走一趟才發現並無想像中的嚴重毀損,反而親眼見識修復古蹟的工匠精湛的手藝。人們依舊在各大宇廟誦經祈福,處處依然香火鼎盛,相信跟我一樣喜歡拍照的人,在這少了許多觀光客的古城內,更可盡興地拍個夠。

街頭巧遇迦麗女神的慶典。

加德滿都谷地 迷人歷史古城

尼亞塔波拉寺廟。

初次到訪這宗教氣息濃厚的國度,遊客可以在首府加德滿都谷地的寺廟佛塔體驗當地特有的宗教文化。尼泊爾人對神祗的虔誠,己成為當地的人文生活特質,更因廟宇的裝飾,蘊育出精采的藝術創作,這全都表現在1482年馬拉國王駕崩後,將土地分割給3個王子繼承,因而有了加德滿都、帕坦(Patan)、巴德剛(Bhaktapur)3個小王國(今日的古都),成為今日壯觀的皇宮建築和其周圍的寺廟群。

當你想像抽離掉這些穿著襯衫、T恤、牛仔褲吵雜的觀光客後,身處古城的氛圍讓人有種走入時光隧道般的虛幻。3個古城於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雖然歷史規模不一,但是建築樣式和城市規劃極為類似,它們各有一座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圍繞著廣場周圍則是精采的12~18世紀之間所建的寺廟和宮殿。

◆加德滿都古城

舊皇宮和寺廟幾乎都集中在杜巴廣場,吸引背包客選擇落腳在此,也因而發展出塔美爾區目前到處林立的網路咖啡館、餐廳、小旅館、書店、超級市場甚至登山用品店、CD音樂店及各種民俗藝品店的熱鬧景象。古城就屬活女神廟對於觀光客來說最是好奇和感興趣。機場、書店都可見到以活女神照片為封面的介紹,這活女神就住在建於中古世紀的庫瑪莉廟裡,紅磚牆面上鑲嵌著精雕細琢的木造窗櫺,大門外一對彩色的石獅盤踞著,觀光客們得碰運氣看看活女神是否願意賞臉出來一見。Discovery曾介紹過這紅顏薄命的活女神,小小年紀4、5歲時得符合32種完美特徵,從眾多人裡經過嚴苛考驗,才能當上活女神搬進庫瑪莉神廟接受眾人膜拜,從此她的雙腿不能碰觸地面,需有專人背她,更不能跟一般的孩子一樣去上學,直到初經來潮為止才能卸任。因尼泊爾人認為娶活女神為妻將會帶來惡運,卸任後的美麗活女神通常是孤獨淒涼的。

◆帕坦古城

杜巴廣場又稱舊皇宮廣場,是個充滿尼泊爾風情的廣場,此地更是尼瓦(Newari)族聚集地。更早之前帕坦是個獨立的尼瓦王國,統一後成為加德滿都谷地最重要的建築工藝重鎮。走入古城杜巴廣場前的民宅街衢,仍舊有著尼瓦族的後人手工製作著木頭雕刻和金屬工藝,這代代相傳的手藝讓整個古城在大地震後很快地又修復還原。整個帕坦地區有著上百座的佛教寺廟,裡頭據說有4座佛塔是印度阿育王時期所興建的,因此這被視為世上最古老的佛教城,也成為佛教信徒朝聖之旅重要的一站。

◆巴德崗古城

這個皇宮廣場因離市區較遠,絕非觀光客步行可到達,也因此顯得較為寧靜。眾多景點中以黃金門知名度最高,建於1753年的黃金門是加德滿都金屬工藝的代表作,門前總是吸引慕名的遊客駐足拍照。進入黃金門後的皇宮內院禁止攝影,倒是皇宮後院有一座浴池,四面以蛇形石雕裝飾很是氣派。其中陶馬迪廣場上有座500年來經歷3次大地震,依舊屹立不搖的尼亞塔波拉廟,是目前加德滿都谷地僅存的兩座5層屋頂的廟宇。建於1702年的尼亞塔波拉廟總共有108根斜柱支撐著屋頂,人們走過總是不禁抬起頭欣賞那斜柱上的精細雕刻。

漫步古城 尋訪在地容顏

參觀古城的最佳方式,當然是用步行慢慢瀏覽,這露天博物館裡除了建築,「人」更是重點。清晨尚未有遊客的古城,看著蹲在路邊烹煮奶茶的小販,還有居民站在街頭啜飲冒著煙的熱騰騰奶茶。廣場四周圍小販就地擺滿鮮花、蔬果,幾乎清一色穿著紗麗的婦女忙碌著營生和採購,從鄉鎮來的小販將食物頂在頭上,或額頭掛上裝滿物品的籃子。午後古城街衢間婦女們披上顏色鮮豔的各色紗麗,優閒自在地坐在迴廊中閒話家常,男人成群的戴著傳統尼泊爾帽,呆坐在街邊石階上看著來往的人群,不同膚色民族的孩童嘻鬧追逐於巷弄間,每每都是鏡頭下美麗的倩影。

隨興一路走過,當街邊開始出現商店,攤販賣著西藏宗教物品、法器、木雕、銀飾、唐卡、佛像、法器、地毯、掛氈、銅器、彎刀、紗麗、羊毛圍巾、紅茶、咖哩粉、辛香料等等琳琅滿目的民俗藝品時,沒錯!這代表古蹟景點到了。在逛完古城看完景點後,別忘了,發揮你討價還價的功力,開始享受這難得的購物趣。

引人入勝 獨特廟宇建築

喜歡建築和拍照的遊客,想必在各皇宮和廟宇間絕對流連忘返。獨特的尼泊爾式建築風格,以紅磚砌造的基座上頭為多重式的屋頂,支撐著塔樓的斜柱,柱子上精雕著神祗形象,有些更是赤裸裸地呈現男女交歡的圖像,鑲嵌於紅磚牆的窗戶、門扉更是細膩精雕,形成屬於尼泊爾獨有的風格。印度寺廟外台階兩側站立著成對的守護神獅子、大象、猴子、公牛、老鷹的石雕,從這些雕像即可窺知寺廟內供奉的神祗,因為每種動物代表著不同神祗的坐騎。屋頂舖以金銅片及垂掛金箔或銅片的華幔,象徵著神佛降臨凡間的道路,屋簷下懸掛鈴鐺或華麗的布幔。

尼泊爾的佛寺因為臨近西藏,寺廟風格呈現出濃濃的藏傳佛教色彩。前往佛塔寺廟前,一路上可見天空飄揚著寫滿經文的五彩經幡,覆缽式的佛塔建築多半漆為白色,13層的塔錐象徵著通往涅槃,四面繪製巨大佛眼,這圍繞在寺廟的轉經輪一樣可看到印度教徒在此繞塔祈福。時至今日,加德滿都谷地的古建築,依然閃亮著馬拉王朝過去的權力與輝煌的歷史。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機至香港或新加坡,再轉機前往加德滿都。

◆簽證:可辦落地簽證。

◆時差:尼泊爾慢台灣2小時15分。

◆匯率:1美元約換106.44尼泊爾盧比,1美元約換新台幣32.4元。

◆相關資訊洽詢:尼泊爾旅遊http://www.welcomenepal.co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