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以唐詩「息燕歸檐靜,飛花落院閑」命名的「飛花落院」,融合了日式建築美學、庭園造景、中式款待文化,整體細膩的風格,於中台灣成為當前屬一屬二的預約困難料亭。「飛花落院」一名,正描繪了在五米高的藍花楹樹梢上,一串串藍紫色的花被風吹落到院子裡飄揚的畫面。踏入飛花落院,木門後的瀑布流水,伴隨著頌缽音樂迎客,沿著迴廊前行,眼前展開的是女主人魏幸怡與設計師張智強,耗時10年,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不妥協的篇章。
露臺的枯山水,以波紋造型比擬水景流動,極有意境的紋路,反映著梳理者當時的心境,而此處更擺放一棵「雷鳴之樹」,此雞蛋花木,曾因雷擊而倒在路邊,設計師將這個帶有雷擊痕跡的木頭置於枯山水上,恍如延續其生命的另一種展示。
在藍花楹開始綻放的此際,「飛花落院」迎來一歲生日。搭配空間的人文藝術氣息,在適逢周年的日子裡,飛花落院安排兩位表演藝術老師演出,有創作畫家歌手高閑至,以及創立台北擊鼓樂的張家齊於現場演出,藉由豐富的情感,及充滿張力的悠揚旋律,讓原本的禪意空間,享受一場來自山林裡的五感饗宴。
飛花落院主理人魏幸怡提到,飛花落院四時的景色皆異,當前正值春日,伴隨和煦的陽光、徐徐的微風吹拂,正是適合野餐的季節,於是飛花落院春季以野餐為發想,透過料理,演繹一起上山採集野菜、在山間小溪旁來一場溪邊的野餐的情境,品嘗春筍、蕨類、蓴菜的鮮脆滑口與微微苦味,讓蔬菜的表現帶出食材的淡雅,對比冬季的豐厚油脂,以烹調的純粹讓食材呈現不同的面貌。
十道料理當中,有當季的櫻鯛、初鰹還有拌上金山寺味噌,富含膠原蛋白的鮭魚前額軟骨,和來自北海道的海膽及東北角捕獲直送的大明蝦,裹上一層蝦籽及酥脆又難得一見的蝦子麵,運用烹調的變化讓蝦子呈現三種不同層次口感,日高昆布醃漬的美國 Prime 牛小排香脆且回甘,最後以春天酸甜的發酵紫蘇葛切為完美結尾。
此外,象徵春天嫩芽的小山圓抹茶甘蔗Mojito,到有如黃鑽般色澤的芭桂茶以及帶著蜜香、焙火香的貴妃烏龍 ; 還有純米大吟釀、義大利白酒和波爾多陳釀紅酒,特色佐餐茶、酒,賦予味蕾更晚整體驗,以微醺的舒心節奏,打開春日野餐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