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北港聚奎閣又名文昌祠,近百年前因年久傾頹等因素,逐漸消失在北港,如今有望重現?近來有業者向朝天宮承租一處500坪土地,施工開挖時文史團體發現有瓷器碎片,認為許是文昌廟舊址,通報縣府。今(2日)文觀處邀請文資委員等現勘。經查後發現瓷器多為日治中後期,僅有少數為清朝物件,為廟祠舊地可能性不高,慎重起見建議先採監工。
位在北港鎮華勝路及大同路口的一處500坪土地所屬為北港朝天宮,小北百貨向其承租將興建1樓高賣場。上禮拜挖掘地基時被文史人員發現不少瓦器碎片,初步比對日治時期留下的保籍圖地目為「文祠」,可能為聚奎閣舊址,日前通報縣府文觀處,上月26日起停工至今。
今縣府文觀處文資科長張力元邀集文資委員劉克竑、盧泰康及雲科大古蹟巡查單位、朝天宮人員現勘,針對工地內所挖出的破碎瓷片觀察。盧泰康表示,從出土的物件來看,發現多為日治中後期從日本進口的餐飲用瓷及台灣當地北投窯器,僅有少數是18、19世紀晚清的碎片;朝天宮文化祭祀組長紀仁智表示,進入朝天宮服務30餘載,此地多年來皆作為舊文物暫置地。
劉克竑表示,觀察出土文物及土地結構來看,地層磚塊多為近代磚土,經過朝天宮追溯土地緣由,判斷此地為文昌祠舊址可能性不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而現場多處地基皆已完成,如要再試掘探測意義不大,建議承租業者請文史人士成立小組監工;張力元表示,將整理、推薦公正文史人士由業者委請監工。
聚奎閣於1839年(道光19年)由清代貢生蔡慶宗創建,做為北港的社學,奉祀五文昌夫子,但後因年久失修加上地震廟體傾頹毀損,約1904年才把主祀神像遷入朝天宮文昌殿供奉,就此文昌祠消失於北港鎮近120年左右,地方對於舊址眾說紛紜,希望能找回歷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