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生紅過夏 醞釀醉人滋味─馬祖國際藝術島巡禮

2023/11/04 05:30

馬祖因其戰地任務,至今仍留下許多防空洞。

文.攝影/記者周幸叡

馬祖,曾是保衛台灣的重要前線,在烽火歲月中,留下戰地景觀,加上當地的自然與風土民情,匯聚成獨特的魅力。「第2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目前正在島上盛大開展中,為馬祖剛毅的戰地風情,增添柔美的藝術風華。展覽至11月12日,趁著秋風送爽前往馬祖,在這場藝術盛會中,重新發現馬祖之美。

第2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主題為「生紅過夏」,這是一句以閩東語講述馬祖家釀老酒的俗諺。「生紅」是指圓糯米、麴菌與井水入罈發酵成為桃紅色新釀老酒的階段;「過夏」則是敘述生紅受到呵護安然度過夏季淬煉,化為帶琥珀色、溫潤順口的馬祖老酒。「生紅過夏」承接了首屆主題「島嶼釀」的概念,如同老酒歷經時間洗禮的第2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大家的呵護中繼續發酵蛻變,成為一場生命力迸發的藝術大展。

融入在地 10年為願景的藝術計畫

由中華文化總會與連江縣政府共同主辦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是10年為願景的藝術計畫,且為台灣首個跳島藝術活動。第1屆登場時,就讓大家驚豔;今年的展覽內容更豐富多元,包含:島內視角、轉厝計畫、地下實驗室、島嶼風景、迴島嶼吧、島嶼生息、表演藝術計畫、味蕾實驗室、藝術游擊及永久作品與社區藝術等。

這些內容不只是裝點地景的藝術品,整個活動彷彿以藝術為酵母,巧妙融入島嶼的風土環境、走進當地居民的生活,為釀製醇郁的「馬祖時代記憶老酒」,緩緩地、穩健地發酵。過程中凝聚了馬祖的一切,讓人看到馬祖從戰地政務時期留下的文化資產,如何經由轉譯後再生,轉變成動人的藝術展場。

活動選在秋天舉辦,中華文化總會馬祖國際藝術島專案執行邱珮瑗表示,這是為了讓大家感受馬祖的秋日豐美氣息。雖然馬祖四季都值得探訪,但馬祖的春、冬天非常寒冷,夏天則是旅遊旺季,唯獨秋天,呈現一種輕鬆自然的迷人狀態,讓人可以好好領略箇中滋味;同時,馬祖一些傳統的節慶,例如:馬祖人成年禮「牛角做出幼」、媽祖昇天祭、燒塔節等,都在秋天舉行,此時來到馬祖,可以深刻體驗馬祖在地傳統習俗與當地生活的結合情形。

邱珮瑗強調,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藝術品的傳遞,讓在地文化被點亮及深刻化,例如,在秋高氣爽時去看看今年的藝術作品〈打開〉津沙酒瓶玻璃屋,這個長久處於斷垣殘壁的空間,終於讓人可以再次走入,感受往昔的古厝風貌。而且在此居高眺望海洋,邊讚歎馬祖壯闊的島嶼風光之餘,也能清楚看到馬祖的地形地貌,深刻體會馬祖聚落的形成與發展。

第2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官網。

官方合作夥伴主題遊程「長汎假期」網址

跳島漫遊 4鄉5島皆展場

馬祖主要由4鄉5島:北竿鄉(島)、南竿鄉(島)、莒光鄉(東莒島/西莒島)、東引鄉(島),與其他小島嶼組成。今年的馬祖國際藝術島展場,也遍及這4鄉5島,共有70件以上的作品及展演活動。其中,光是藝術作品,除了今年新作47件外,還有去年的永久性作品2件。民眾在遊訪這些藝術品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場場走讀馬祖的小旅行,從觀賞作品擴展到遊覽所在地的風光、品嘗美食,堪稱身心皆滿足的藝文饗宴。

◆〈珠螺花開時,〉廖建忠

梅花開時,寒冬正凜冽;櫻花開時,和煦春日暖人間;而〈珠螺花開時,〉又意味著什麼呢?臨海的珠螺村,因港灣地形不利漁船避風靠岸,轉而開闢梯田式的旱田,成為馬祖少數以農為主的村落,但戰地任務改變這個村落的樣貌,原有的庶民生活與記憶,皆潛藏在岩石開鑿的坑道下。戰爭與和平、生與死、往昔與現實,如同盛開在秋日的「彼岸花」──馬祖的縣花「紅花石蒜」(別名曼珠沙華),花一開葉就凋零,花與葉從不相見。藝術家廖建忠仿生M115榴彈砲砲管轉化為枝幹,頂上綻放著花葉相伴永不凋零的彼岸花。當珠螺花開時,戰爭不再,和平到來,召喚更多人回返,珠螺村及馬祖列島回復安寧、熱鬧的景況。

〈珠螺花開時,〉廖建忠秋天盛開的紅花石蒜。

◆〈風塔〉南竿鐵板村民

這個作品在第1屆時也曾在東引的草坪展出,當時策展人蔡沛原邀請4鄉5島的小朋友收集地方土壤,用土壤來染布,呈現出4鄉5島不同的特色。今年設立在海邊,由鐵板村民共同做成。作品依照滿布石頭、沙粒及潮差大的地形,精心設計整體竹子的架構,風帆外型象徵馬祖祖先乘風帆而來。選放在此地,緣於中秋節過後1週,這裡會舉辦燒塔節活動,從作品所在沙灘望過去的那頭,即可看到紅磚堆成的燒塔,那邊是火、此邊是風;對岸是傳統,此岸是當地年輕人的新銳作品,藉此呈現新舊對比。

〈風塔〉南竿鐵板村民

◆〈打開〉禾磊建築

津沙聚落本就是觀光景點,遊客沿著海邊堤防漫步,欣賞美麗的海景,還有像發現新大陸般,在寫著「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低矮坑道口前拍紀念照、以及體驗披著戰地色彩的公廁,之後,可能就匆匆趕往下一個景點。但現在,遊客的腳步從海邊向上挪移,踏著石板路登高到小山丘上,穿過以馬祖玻璃酒瓶堆砌成的「門」,開始進入這個〈打開〉作品中。眼前的廢墟是曾經的家屋,充滿馬祖居民的生活記憶,如今和藝術交疊,透過馬祖玻璃酒瓶,映照出輝煌過往,讓人重新眺望眼前的山海景觀,轉換家的記憶成為島嶼及海洋的花園。

〈打開〉禾磊建築來津沙聚落欣賞〈打開〉。〈打開〉禾磊建築

◆〈和平小菜一碟(10XL)〉胡宮雪娜

在福澳碼頭候船室,〈和平小菜一碟(10XL)〉黃澄澄映入眼裡,有人說像是鴿子親吻手槍、有人認為是鴿子抵住手槍、還有人覺得肚子餓,因為好像巨型雞蛋糕……來自沖繩的藝術家胡宮雪娜,從「It’s a piece of cake」發想,把piece置換成peace;另一個靈感則是雞蛋糕,看到手槍、鴿子等不同形狀的雞蛋糕被裝在同一個袋子裡,那模樣彷彿是這世界的縮影,她認為,將它們吃進肚子裡,也吸收了這些矛盾,讓它們滲入細胞成為養分,日積月累,我們終將成為一個矛盾的綜合體。

〈和平小菜一碟(10XL)〉胡宮雪娜

◆〈想像〉拉斯.科普索

德國曾經歷過戰爭及東、西德分裂,來自德國的藝術家拉斯.科普索,來到馬祖後,帶著當地民眾做戰地標語的收集和踏查,發現很多標語都是軍管時代由高層下達到底層的管訓訊息,例如:枕戈待旦、爭取最後勝利等,都是「由上而下」的布達,而馬祖人自己的心聲、需求又是什麼呢?在創作本作品之前,藝術家邀請很多居民將自己的心聲寫、畫下來,就有小朋友說他想要麥當勞!最後藝術家將這些資訊轉成抽象圖案,塗鴉在碉堡上,變成獨一無二「由下而上」、由馬祖人心聲所建構的碉堡。

〈想像〉拉斯.科普索〈想像〉拉斯.科普索

◆〈面向汝〉艾瑪.杜松

本作品共同策展人、馬祖詩人劉梅玉解說,這個作品出自總策展人謝宇婷之前以馬祖為主題的「如果島嶼會作夢」展,作品靈感來自馬祖當地有名的祈夢儀式,合作的法國藝術家,特別為此作一首歌。影像中,3個馬祖人漂浮在底座上,他們陸續以馬祖話對生長的馬祖環境提出質疑,例如:為什麼我們需要在晚上呆在黑暗中?戰爭會爆發嗎?大海為什麼不休息?……當一人清唱時,另外兩人再次出現;而當他們睡覺時,此次合作的法國藝術家艾瑪.杜松在法國的地中海岸歌唱,與馬祖的海互呼應,讓馬祖的歌聲在國外迴響,也希望馬祖人可以結合過去、現在,對自己的未來加以展望。

〈面向汝〉艾瑪.杜松

◆〈守護〉、〈遠方的探照燈〉林美玲

出生於東引島的林美玲,承襲著媽媽的好手藝,此次在東引島展覽兩個作品:〈守護〉、〈遠方的探照燈〉。前者位於樂華12號屋頂,以藍、白、綠色彩繽紛的羊毛包裹著石頭,石頭來自台灣各處,象徵台灣遍地開花、堅若磐石的民主自由價值;外顯的藍、綠、白、黃,是多元又競合的政治哲學光譜,無所不在的輪替拼接交融,構成台灣守護民主自由與消弭戰爭的無形城垛;後者藏身在引東禮拜堂防空洞內,以此作品警惕戰爭的殘酷。

〈守護〉林美玲〈遠方的探照燈〉林美玲

◆〈粼聚〉草原市務所

從港口穿過忠誠門,一路都是階梯陡直向上,體力不支者可能要停個幾次,回望海邊的景色舒坦身心;欣賞每家門前掛著的東引鄉門牌,這也是今年的藝術品之一,或是乾脆走進「鹹味島合作社」,品嘗一份馬祖特色下午茶餐:改良式的小繼光餅搭配油菊牛奶,再元氣飽滿向上行。逛完東引中路故事館,往前行即是東引林家公館,〈粼聚〉就在這裡,好像以前在鄉下大家拿著椅子去看野台戲般,據說材料採用玻璃纖維格柵板,具有耐候和耐酸蝕特性,並有一定的韌性及結構強度,適合臨海場域使用。

〈粼聚〉草原市務所蔡沛原作品〈東引鄉門牌〉。

◆〈鄉公所廣播…〉走路草農/藝團

若是在傍晚漁船入港後,來到東引知名的兩隻青蛙雕像旁欣賞這個〈鄉公所廣播…〉,說不定就剛好聽到「鄉公所廣播,碼頭有魚賣……」的廣播!認識東引,可以用看的,也可以用聽的,從廣播器放送開啟的東引日常,讓遊客倍覺親切。這個作品採集當地居民的故事與環境聲響,帶出另一種認識東引魚貨、海洋與風土民情的路徑,繪畫風格寫實又有童趣,相當討喜。

〈鄉公所廣播…〉走路草農/藝團

◆〈他鄉是故鄉〉李若梅/曹元夢

李若梅與女兒曹元夢共同創作,以婆婆在馬祖生活物品組成,裡頭的每樣東西都是「他鄉是故鄉」的象徵。這個作品在「中山門」的最裡面,呼應丈夫曹楷智最前端的〈母親的船〉為船頭。「中山門」是軍管時期的歷史建築,馬祖國際藝術島是「中山門」變身的第1個重要展覽,走入裡面,可以欣賞台灣藝術家、馬祖現場藝術家與馬祖芙蓉海畫會共同展出的眾多精采作品。

〈他鄉是故鄉〉李若梅/曹元夢中山門展出的周伸芳作品〈生之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