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望向時代的風貌─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

2024/01/06 05:30

李悌欽1960至1980年代於台灣各地拍攝的生活場景,右圖為昔日中華商場所在的街景。

文.攝影/吳垠慧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現正舉辦「曾在的形跡──李悌欽、邱德雲攝影捐贈展」,共展出68件攝影作品。這兩位攝影師皆出生於1930年前後:李悌欽生長於台北萬華,邱德雲出身苗栗農家,雖然出生環境不同,他們都是正職的工作之餘參加攝影同好會。在攝影器材仍舊昂貴的1960年代前後,開始以鏡頭記錄生活片刻,也關注家園的時空變遷,留下大量的寫實影像,讓我們得以探見台灣昔日的城鄉景象,和今日已不復見的地景面貌。本展即日起展至2024年4月28日。

李悌欽 捕捉平凡生活的質樸原貌

李悌欽,1928年生於萬華,2017年逝世。1944年台北工業學校(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畢業,1946年進入大同公司,在此投注40多年的職場歲月。1960年,李悌欽擔任公司福利會的康樂組長,應同仁所託,創立「大同攝影同好會」,他也在購入一台Ricohflex 6x6雙眼相機之後開始拍照。李悌欽喜愛藝術,加上創會的責任感驅使,成了「假日攝影師」,而像他這樣的業餘攝影人士與民間自行成立的攝影團體,是台灣1950、60年代攝影發展熱絡的重要力量。

由於攝影同好會經常邀請鄧南光、李釣綸等攝影家擔任評審或顧問,李悌欽受到這幾位前輩的影響甚深。鄧南光崇尚自然寫實的影像風格,1954年和幾位攝影家聯合舉辦首屆「自由影展」,此後以聚會、外拍和聯展等方式切磋交流。有別於1953年在台灣復會的「中國攝影學會」主張重視情境畫意的「沙龍攝影」,「自由影展」熱衷於寫實影像的追求,李悌欽自然也朝向這樣的風格發展。

李悌欽1980年代中期奉派到日本工作,業餘時間拍攝日本街景,左為1986年的〈東京吹雪〉,右是同年拍攝的〈銀座〉。李悌欽1980年代中期奉派到日本工作,圖為1987年拍攝的「銀座 和光百貨」系列。

每逢假日,就是李悌欽的攝影日,策展人傅遠政將他的作品規畫成「生活的氣息」、「寫實的面容」、「走入現代」、「心境新象」4大子題,呈現1960至1980年代台灣民眾假日生活的生動景象,如:〈少憩〉(1964)戴著船型帽、太陽眼鏡的時髦車掌小姐,坐在小板凳上喝著挑擔的杏仁茶;〈雨後市景〉(1967)是已消失的中華商場,商場屋頂的大型霓虹燈廣告入夜後閃耀西區,對面是戰後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建新百貨公司」,共同打造西門町風華;〈合江街景〉(1968)一位撐陽傘的女士,經過賣西瓜的水果攤和修皮鞋的小販,周遭顯得寧靜。

李悌欽1964年拍攝的〈少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戶外玩球〉(1969)補漁網的大人席地而坐,孩童們在一旁玩球;〈你儂我儂〉(1977)情侶坐在階梯上相依偎,一旁有位穿著熱褲的女孩在講公共電話;〈淡水一景〉(1979)近景的汽車和遠處擱淺沙灘的漁船遙相應,母子坐在車頭處吹風,一派閒適,也道出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儘管價昂依舊,但隨著消費力提升,汽車也逐漸走進普羅家庭的生活之中。〈西門町〉(1981)捕捉一對情侶的背影,男子身穿布滿品牌logo的大紅賽車外套和喇叭褲,頂著一頭蓬鬆長捲髮,在戒嚴時期的西門町,這樣的裝扮很難不吸引旁人目光。

李悌欽1979年拍攝的〈淡水一景〉(左),和1981年的「西門町」系列(右)。

李悌欽的鏡頭語言質樸恬淡,反映在人物肖像上格外敦厚溫潤。他最著稱的〈心中偶像〉(1967)拍下鄧南光若有所思的抽菸神情;〈知己〉(1972)捕捉男人和一隻貓望著同一個方向的畫面,溫馨逗趣。

李悌欽1967年拍攝鄧南光的肖像照,作品名為〈心中偶像〉。

1980年代,李悌欽在寫實中追尋抽象或心境的表現,風格上略有不同,但整體觀之,誠如攝影家張照堂1988年於《光華雜誌》刊登的文章中寫到:「李悌欽的攝影作品,以這類假日偶拾的片斷居多,在天真、溫馨的瞥視中,他小心地維繫了真情流露的人性本能層面,同時,他那隨意而不動聲色的視角,表達了對周遭人物的興致與關切,在淡淡的不起眼的氛圍中,顯現平凡的真誠與可貴。」

邱德雲 關注勞動階層與農村變遷

邱德雲1931年生於苗栗,2014年逝世。就讀苗栗建台中學期間,同學拿著相機到處拍照,讓他首次見識到攝影的魅力,不過,當時他更專注的是運動的發展,因為擅長棒球、排球,被網羅到中油台灣油礦探勘總處的球隊,成為中油員工。

1952年,邱德雲接觸到日本攝影雜誌《フォトアート》(photo art),被雜誌宣揚的寫實攝影理念所觸動;1958年購入生平第一台單眼相機Asahi Pentax,和友人陳嚴川一起加入中油「攝影研究社」。研究社有完善的暗房設備,也會邀請台北的老師到苗栗講授技法,邱德雲自此踏上攝影學習之路。

不過,在1960年代,無論是中油「攝影研究社」走的路線,抑或是台灣主流的攝影風格都是沙龍畫意派。邱德雲和陳嚴川另闢蹊徑,沉浸在寫實影像的美學氛圍之下。下班後,他經常是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在苗栗鄉間遊走,記錄土地與勞動者的身影,及他們工作時散發出勤懇、堅毅的動人力量。

1975年,邱德雲和陳嚴川等人組成「苗栗攝影學會」,以此為成員骨幹;1991年「硬頸攝影群」成立,主張以黑白攝影為表現,鄉土寫實為題材。雖然取名「硬頸」顯現客家色彩,但創會宗旨還是以寫實攝影為尚,因此,成員並不限於任何族群。由於「硬頸攝影群」固定舉辦聯展,邱德雲因而留下不少親自沖放的展覽用照片,成為這次捐贈展主要的展品內容。

邱德雲成長於世代務農的家庭,他的攝影初衷,就是為了記錄與他生命緊密相繫的農村。即使台灣經濟結構轉變、農業人口凋零,他仍堅守在地,長期耕耘系列性的攝影專題與創作,以高反差的黑白攝影,展現農人與土地緊密的情感連結。

邱德雲1990至2010年間拍攝的「再訪農村」系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策展人傅遠政將邱德雲的作品規畫成4個子題:「加里山下的家鄉」、「硬頸.勞動」、「再訪農村」與「痕跡的溫度」,收錄1960年至2010年間苗栗農家的生活影像。有「苗栗縣山」之稱的加里山,也是苗栗主要河川中港溪、後龍溪之源流,守護著客家庄子民和土地。邱德雲拍攝加里山下孩童嘻鬧玩樂的景象、山區農村淳樸的迎神盛事、傳統三合院祖孫同堂的休閒時光等,為1960年代的客家庄留下珍貴的影像。

邱德雲1960年拍攝的〈加里山下兒童樂〉。(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邱德雲拍攝的客家庄日常,左為1965年的〈迎神〉,右是1966年的〈東嶽廟前〉。

邱德雲曾以勞動者肖像為主題,舉辦過「水褲頭」攝影個展,也出版成鄉土教材。「水褲頭」指的是客家男性耕作時穿著的短褲,方便且涼爽,除此也有「窮苦」之意。邱德雲在農地、漁港和工地等勞動現場,拍攝勞工汗流浹背的身影,在「汗流脈絡」系列中,他以特寫方式拍攝農人耙地時滿布皺紋的雙手,和屈膝在農田裡的腳掌紋路,流露出敬天愛土的虔敬之情。

邱德雲1960至1970年代拍攝的〈水褲頭—心焦焦〉。(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邱德雲1960至1970年代拍攝勞動者的「汗流脈絡」系列。

1990年代,苗栗轉型為工業縣城,廢耕掏空的農田隨處可見。1991年「硬頸攝影群」成立後,邱德雲再度走訪農村,為轉型中的家鄉做了及時的見證:機械鐵牛取代老黃牛、高齡化的農村、快速道路的橋墩聳立在農田裡等。過程中,邱德雲發現昔日的農稼器物也隨著農人凋零而被遺棄。1993年起展開「風吹日炙」系列的拍攝計畫,歷時4年,記錄了上百件農家生活與工作器具:斗笠、鐵耙、煮水壺等,這次展覽精選其中幾幅展出。器具表面磨損的痕跡也象徵著人與物曾經相互依存的時光餘溫。

邱德雲1990年代展開「風吹日炙」拍攝計畫,記錄被荒廢、遺棄的農稼器物,這次展出其中攝於1992、1996年的部分作品。

「一張照片的旅程」 從底片變成攝影作品的繁複歷程

文化部自2015年推動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置,迄今已累積1萬3000多件典藏,涵蓋19世紀、前輩攝影家至當代攝影藝術範疇,其中,捐贈約佔三分之一。「曾在的形跡」是攝影文化中心首次策畫捐贈展,策展人傅遠政表示,李悌欽家屬捐贈作品集、底片等文物約899件;邱德雲則有1776件,包括808捲底片,幾乎涵蓋兩位攝影家畢生之創作。

為了讓數位世代認識底片如何變成照片、照片又如何成為一件攝影作品的過程,本展特別規畫「一張照片的旅程」教育展示區,藉由兩位攝影家的底片、印樣等捐贈文物,說明一件攝影作品成形的繁複歷程,像是:黑白暗房怎麼作業、何謂「印樣」、色調如何影響視覺感受等。

此外,攝影中心是怎麼整理典藏的文物?過去沒有電子防潮箱等設備,攝影人士將底片放進塑膠製的保護套之後,大多收進茶葉罐或餅乾鐵盒裡保存,在缺乏溫濕度控制的環境下,底片常有發霉、沾黏、髒污等情況發生。故底片必須由專業人員以修護工具進行整飭,才能進入典藏庫存放,而修復作業的流程,也都在本區逐一介紹。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策畫「一張照片的旅程」教育展示區,介紹從底片到成為一件攝影作品必經的歷程。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藉由李悌欽、邱德雲的底片等捐贈文物,說明攝影典藏品須得進行哪些整飭的程序。

☆吸菸有害健康☆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