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從海出發探索 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故宮年度大展「無界之涯」
〈最新太平洋圖〉(1589,現為台史博典藏)畫面右側為美洲,左側為東亞海域,中間是太平洋。右下方有一艘克拉克帆船,由天使領航,正是維多里亞號。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1519年,在西班牙國王贊助下,葡萄牙人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率領1支由5艘帆船組成的船隊,從塞維亞啟航,橫渡了大西洋,越過南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朝亞洲前進。歷經長久的航程與波折,麥哲倫1521年死於菲律賓,船隊最終僅剩維多里亞號(Victoria)於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荷蘭製圖師奧特柳斯(1527-1598)編製的拉丁語世界地圖集《寰宇概觀》1601年增補版,是目前所見最早以太平洋為主題的印刷地圖。其中,〈最新太平洋圖〉(1589,現為台史博典藏)畫面右側為美洲,左側為東亞海域,中間是太平洋。右下方有一艘克拉克帆船,由天使領航,正是維多里亞號。
故宮年度大展「無界之涯」,也在維多里亞號領航下,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荷蘭2大製圖師,奧特柳斯繪於1589的〈最新太平洋圖〉(左前),勾勒出對維多里亞號環球航行的想像;稍晚於他的洪第烏斯則在1623年繪製的〈亞洲新圖〉(右後),對東亞海域有更清楚的掌握。
故宮院藏70萬件文物,雖多為中國歷代皇室收藏品,但從明朝以後的文物中,不難發現「國際文化交流」的產物。因此,故宮過去曾策畫過「亞洲探險記」,聚焦17世紀西方商人與傳教士前往亞洲貿易,甚至深入皇室宮廷交流的故事;「航向天方」則以15世紀鄭和(1371-1433)下西洋,觸及印度、阿拉伯等地帶回的伊斯蘭印象。展覽以院藏相關文物為主,部分也向他國博物館借件。
今年年度大展「無界之涯」,除在時間向度上連結了上述2展中的16世紀,「從海出發」更隨著當時歐洲蓬勃的海上航線,幾乎繞了地球一圈,也勾勒出亞、歐、非、美各大陸串連成一個航線的視野與世界的輪廓。總策展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表示,16世紀葡萄牙人詩人卡蒙斯曾說「陸止於此,海始於斯」,意味著當時歐洲人們對無邊無際的大海充滿著希望,嚮往海外探險的風氣,更促使世界不同端點的人們相遇。
故宮院藏〈海圖〉,約1560年代,以山水畫式描繪海南島至鴨綠江口的海岸線、河流、島嶼等地理形貌,引首題「海不揚波」,表現16世紀官員面對「倭寇」問題的海防視野,與同時期歐洲人海圖的拓展視野截然不同。
歷來最大規模館際借件 訴說多元交會世界樣貌
此展透過16到17世紀上半葉,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3大海上探險船隊的航行路線,串連起歐、美、亞3大洲之間「大交換」時代的物件;同時透過考古出土的實物,印證被海洋四面圍繞的台灣,也在那個時代逐漸展現身影。
為此,故宮策展團隊展開歷來最大規模的館際借件,包括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國外博物館,以及國內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文化部文資局、基隆市文化局、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及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宜蘭縣文化局、奇美博物館等。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珍貴的〈坤輿萬國全圖〉,是利瑪竇於1602年編繪,圖文資訊琳瑯滿目。
國外借件高達35件,且件件精采又充滿趣味,加上國內43件,計借展總件數78件,故宮院藏品則有91件,展覽總件數169件;在故宮北院105、107陳列室,分「大海的時代」、「不期而遇」、「多元新貌」3大單元展出,訴說一個藝術、知識與文化多元交會的世界樣貌。
年號隆慶的明朝穆宗莊皇帝解除了近200年的海禁政策,是對大時代趨勢的具體回應;因此,展覽也將帝、后畫像對應展出。
主要展品包括海上航行至為重要的輿圖、羅盤,商品交易與流通的銀幣,以及大量沉船出水的貿易瓷等,不僅可以看到中國瓷器上出現葡萄牙文等西方文字、西方船隻上載著有中國字的瓷器、西方油畫裡畫著東方茶杯;還可看到故宮典藏書畫裡,當時文人贈或售予外國人的紀錄;故宮收藏的文獻,更有多處記載了東西方相遇的事蹟。
台史博典藏的16世紀後期〈4里爾銀幣〉,是西班牙在美洲鑄造。透過放大鏡可見幣上圖案,一面為十字架配四葉草紋,另一面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盾形紋章,還有代表鑄幣地點墨西哥城的符號。
伴隨著外交、爭戰、商貿、或移民,迎來了全球化時代的開端。約略可見當時各國紛紛主動或被動地加入探索異域的行列,人們游移在原生文化與相異文明之間,藝術家與工匠們透過模仿、學習、轉譯,重新詮釋似懂非懂的異國資源;在誤解與理解之中,形塑出東西並包的新知識,創造出形形色色的精采作品。
隸屬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白獅號,1613年在大西洋與西班牙武裝商船發生衝突後沉沒海底,直到1977年被打撈上岸後,發現船內有很多瓷器。圖右為現藏於荷蘭國家博物館的白獅號出水〈青花碗〉,碗內有「壽」字紋,對照現存於故宮的明嘉靖〈青花龍鳳壽字碗〉,有前後相承的脈絡。
精選展件
◆青花歐維士1552年訂製銘瓶/明嘉靖31年/長26.3、腹徑13.5公分/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原口、足殘缺,經修復加裝了器蓋和底足。瓶頸下方的兩圈葡萄牙文題記,揭示此品為葡商若熱.歐維士於1552年向景德鎮瓷窯訂燒之器,或因工匠不懂葡萄牙文,只把訂製者的文字照描到瓶身,以致上下不分,使文字在瓶身變成倒過來寫。
青花歐維士1552年訂製銘瓶
◆雙連版可攜式日晷與羅盤/1571/德國傑洛尼米斯.萊曼/5.2×13×0.8公分/奇美博物館
這件兼有計時及定位功能的隨身儀器,是16世紀歐洲人測定所在時空的配備。一面為垂直式日晷,一面為水平式日晷,使用者可依據所在城市測量時間,中央的指南針則可提供定位。垂直式日晷上列有包括西班牙瓦倫西亞在內的歐洲重要城市。
雙連版可攜式日晷與羅盤
◆漳州窯五彩羅經帆船紋盤/1573-1620明萬曆/高7.8,口徑34.7公分/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解除海禁,開放福建漳州月港做為對外貿易口岸。滿載船艙的陶瓷器類,除景德鎮青花瓷外,也包含一些出產自地方窯口的作品,此件即為其一。盤面紋樣由釉上樊紅和孔雀藍彩繪製完成,盤中心書「天下一」3字,具有天下定於一個方向的含意,學者認為可能是海上航行的備用羅盤。外繞另外的雙圈字銘,其中內圈書北斗九星,外圈則由天干、地支和易經卦象組成。字銘之外,另有帆船、海魚、波濤、山脈和星座圖案。由於相同作例也見於日本和荷蘭等地博物館,說明16世紀中葉以後,隨著東亞與世界接軌,漳州窯瓷器不僅流通於鄰近海域,亦遠銷至歐洲。
漳州窯五彩羅經帆船紋盤
◆花鳥軸/618-906/(傳)邊鸞/58.1×57.4公分/故宮
這幅絹本設色畫中有一長尾禽鳥立於滿佈苔痕的枝梢,俯身回望盛開的杏花。舊傳為邊鸞(唐花鳥畫家)所繪,但學者認為應是晚明托作的極樂烏圖像(圖左來源:大英百科全書)。極樂鳥原產於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19世紀起常出現在中國外銷至西方的工藝美術品中。此畫反映當時中國與太平洋諸國頻繁的貿易交流。
花鳥軸
◆番社采風圖/18世紀/繪者不詳/台史博
這本圖冊為18世紀中後期(約1768-1787)根據台灣所見物產圖冊繪製的臨摹本。圖中繪有16世紀經由航海家遠渡攜來的西洋物種,到18世紀已成為台灣可見的物產。圖上分別以文字描述物種的名稱或別名、產地、來源、品種特色、功效或口感等。
畫中「番」字意為外來的物種,不過,此處「番茄」指的是番薯、地瓜,與玉蜀黍(番麥)同樣原產於中南美洲,被認為都是16世紀時由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經由海上傳播來到台灣。有趣的是,畫中的「柑子蜜」,其實就是台灣人用閩南語念成「柑仔蜜」的「番茄」,原產自南美洲,16世紀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後又被帶到亞洲的殖民地菲律賓,最後被福建人帶回中國。
番社采風圖
◆東西洋考/1617/明 張燮/清乾隆間文淵閣四庫全書寫本/31.5×20公分/故宮國寶
《東西洋考》成書於明萬曆45年(1617),是17世紀前期中國東南地區對所接觸海外諸國及貿易往來情況的總括要著。作者張燮為福建龍溪人,自署「海濱逸史」。書中所列諸國,分為西洋15國(多為今東南亞各國)、東洋7國,另有日本及紅毛番別列為〈外紀考〉。先以史略概述,文後另立「形勝名蹟」、「物產」、「交易」3項詳述。
東西洋考
◆青花翼龍形軍持/約1575-1600/高22.4、口徑5.7公分/荷蘭國家博物館
軍持是梵語音譯,即淨瓶,原是印度的日用品。在中國以景德鎮和德化窯產量最多,明清時期多外銷出口東南亞。此軍持左右肩部繪有翼龍展開的雙翅,腹部繪有波濤紋,背部露出翼龍的鱗片,這種裝飾圖像在景德鎮15世紀所生產的青花作品中開始出現,類似的翼龍形軍持可見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16世紀晚期汕頭窯《五彩翼龍形軍持》。
青花翼龍形軍持
◆安平壺/17世紀/分別高約11~16公分/故宮
因此類製品早期大量出土於台南安平,而有「安平壺」之稱,雖通稱為「壺」,但各別之胎體厚薄、胎釉特徵與尺寸大小都不盡相同,目前所知中國福建省邵武窯、高付頭窯皆有生產;安平壺出土地點經常與17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鄭氏父子在台的據點有關,當時做為盛裝貿易品的外容器輸往台灣,學者推測可能盛裝燒酒、火藥或茶葉等。
安平壺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