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駛向台灣─南島的藝術航道─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登場
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主視覺的圖像創作者是磊勒丹.巴瓦瓦隆,整體視覺設計是羅文岑,鮮明的圖像揭示三年展做為台灣和南島連結的企圖。(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提供)
文.攝影/吳垠慧
近年,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廣受邀請參加國際雙/三年展,包括具代表性的「德國卡塞爾文件展」,亞太區域的「新加坡雙年展」、「雪梨雙年展」、「韓國光州雙年展」等,彷彿接力似地航向國際藝術展的航道上。原住民族僅佔台灣總人口數的2%,其中從事當代藝術創作者更是少數,而今開創出不同於過往的藝術脈絡與發展格局。
為支持原民當代藝術持續發展,並提供一處可供創作實驗、展演,以及和國際連結的場域,位在屏東瑪家鄉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被規畫成鏈結的基地。園區內,除了正在進行中的改造工程,由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主辦的第1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率先在此登場。
從溯源「RamiS」 回應當代生存課題
首屆三年展以「RamiS溯源」為主題。「RamiS」是古南島語的「根」之意,引申為「生命的根源」,揭示本展以回溯根本,進而探討南島語族的傳說與源起、遷徙與擴張路徑,並透過藝術尋找人類與自然共生的解答,以回應當代生活及生態環境的挑戰。
展覽由那高.卜沌、伊誕.巴瓦瓦隆擔綱策展,兩位策展人分別以「成為有靈的人」、「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為子題,一共呈現25位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類型涵蓋繪畫、版畫、攝影、雕塑、裝置等,於園區內的八角樓特展館、文物陳列館、生活型態展示館展出。參展作品當中,包括曾於卡塞爾文件展、雪梨雙年展等展出的作品。除此之外,亦可觀察到,新生代創作者在回望和梳理己身和原鄉關係之際,也從中找到與當代性別、酷兒、環境及文化傳續等議題的對應方式。
策展子題1:成為有靈的人
那高.卜沌從回溯原住民族的泛靈信仰,思考人類如何借鏡古老的智慧,找回與萬物共存的能力。對藝術家來說,創作不僅是溯源,也是指引自身「成為有靈之人」的路徑,如:王昱心追溯南島民族以小米的耕作期,做為「時間」的度量,並重現「陀螺」喚醒土地神靈的信仰思維。東冬.侯溫的創作回應著與Gaya的關係,Gaya指的是祖先千百年來累積的智慧結晶,也是人、靈、自然結合而成的一股力量。擅於木作的拉飛.邵馬(1983-2023)和伊祐.噶照,各自探索著人類如何感知樹木、海洋等各種生命形態,也由此展開對話的歷程。
東冬.侯溫的創作回應與Gaya的關係,亦即和祖先智慧結晶的對話,圖為作品〈BBRBAR-2.0〉。王昱心〈喚醒〉,回溯小米、陀螺與原住民族的關係,及其蘊含的生活哲理。拉飛.邵馬在〈循路Fawah〉計畫中打造的舟(右)和木雕創作〈夢見黑潮〉(左)。拉飛今年不幸在海中遇難,船首懸掛花圈為之紀念。
磊勒丹.巴瓦瓦隆從排灣傳統木雕汲取圖騰圖樣,搭配鮮豔的色彩畫出「人世界」系列,意指在經歷諸多磨難後、方能成「人」的生命觀。
磊勒丹.巴瓦瓦隆「人世界」系列,透過繪畫闡述在成為一個「人」之前,需歷經各種考驗與波折。
透過創作溯源,同時也指向「家」的記憶:張恩滿從母親的蝸牛料理發展出與蝸牛相關的創作,也以此受邀參加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她從探究外來物種「非洲大蝸牛」的傳播路徑,疊合帝國主義的擴張路線,並以蝸牛行經留下的黏液比喻殖民者的遺痕,而台灣原生種的構樹葉卻可清除黏液,於此產生另一層含義。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她拍攝吟唱者以排灣族的祈雨古調,道出外來蝸牛與部落料理植物之間的故事。
張恩滿〈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結合錄像、帆布刺繡等。
武玉玲則是回到莫拉克風災後被迫遷離的舊大社部落,展開大規模的家屋拓印計畫,結合物件編織封存「家」的記憶;擅於織作的林介文,也以錄像創作和回收鋼筋拼接出秀姑巒溪流域的輪廓意象,藉以勾勒原鄉的印記。
武玉玲〈煙(cevulj)─家的路徑〉結合拓印、編織等創作方式。
新生代藝術家回溯傳統,也省視性別課題。紐西蘭藝術家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的創作不只審視歐洲對太平洋殖民史的論述,也省思毛利族傳統的性別價值觀;宜德思.盧信以繪製排灣、達悟族等男性的肖像畫,回應高更著名的大溪地女性畫像,反思觀看視角造成的觀點差異;林安琪從「Temahahoi」(女人社)的口傳故事,和尋找故事中提及野生蜂蜜的過程,探問超越性別二元觀點及酷兒身體敘事的可能性。
策展子題2:我們之所以是我們
伊誕.巴瓦瓦隆策畫「我們之所以是我們」子題展,試圖從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共思與探討南島語族彼此的生命經驗與藝術發展,也透過溯源,省思人和彼此、環境及未來的永續關係,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祖靈的居所,是人的生命、語言、文化和神話故事的起點,也指引未來的方向。2022年登錄文化部文資局「排灣族木雕(泰武鄉)」文化資產保存者的沈萬順,在展場舊有的傳統石板屋旁,設置7座列隊的木雕人像,朝著共同的方向;雷恩將古老的能量「火」轉化為動力機械裝置的造型元素,象徵著以現代的型態傳承祖先的智慧。
沈萬順〈i tjaivililj(我們的未來式)〉的木雕人像雖然風格不一,目光卻都望著同一個方向。(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提供)
米類.瑪法琉利用麻線纏繞出從天而降的瀑布與山脈,垂散下來形成島嶼,島嶼間有線索相接;杜瓦克.都耀和陳淑燕合作,利用漂流木結合樹皮、纖維等,創作出舟船、島嶼、果實等造型之作,這兩組作品都寓意著南島語族的遷徙。
米類.瑪法琉創作大型麻繩勾織的裝置〈Dalan(路)〉,塑造出山脈、瀑布和島嶼的意象。(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提供)
「舟」便承載著族群遷移的記憶。在研究織品工藝的過程中,尤瑪.達陸也追溯部落的遷移史,她用苧麻紗線、羊毛紗等材質製成的小舟,期許族人航向未來;另一位造舟者張世凱,將馬紹爾、所羅門等太平洋島國的舟船,和蘭嶼拼板舟一起展出,象徵「以舟會海」,也突顯蘭嶼拼板舟正面臨技藝消失的危機。
尤瑪.達陸以多種材質創造的裝置作品〈海.揚〉、〈河.流〉。(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提供)
部落的口傳故事,蘊含了祖先的生活經驗與生命的智慧,也帶給新世代創作的能量。胡家瑜在木刻版畫重現大洪水傳說和布農族的生活哲理;阮原閩從賽德克族傳說的靈鳥「繡眼畫眉鳥Sisin」發想,做成絹印結合織品的複合媒材裝置。
胡家瑜從布農族的大洪水神話詮釋人與環境的關係,做成木刻版畫〈洪水過後就有島嶼〉。(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提供)
郭悅暘及陳亮以共同創作的錄像、數位攝影及草蓆編織等複合媒材裝置,探究新世代面對遷徙、復返和文化認同的矛盾與省思;高敏修的數位影像同樣呈現出年輕世代在原鄉和都市間游移的自我價值。
來自馬來西亞的朱威龍,引用傳統高腳屋造型做成高塔,立於壓克力板製成的「海」中央,機械運轉下,壓克力板發出海浪般的聲響,還有風箏立竿與高塔間有線牽引,詮釋〈想家〉的心情;來自峇里島的馬爹 ( I Made Sukariawan) 是木雕師,經常使用漂流木雕刻,這次展出富有宗教色彩的「象系列」,和具峇里島傳統風格的木門〈起點〉等作品,兩位藝術家的創作都結合家鄉與台灣在地的元素。
朱威龍結合他的出生地馬來西亞高腳屋和傳統風箏等元素,創作出動力機械裝置〈想家〉。
前瞻 原民藝術重繪台灣當代藝術的世界地圖
這幾年,台灣原民藝術家紛紛躍上國際藝術舞台:張恩滿2019年參加「新加坡雙年展」、2022年獲邀「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同年,拉黑子.達立夫受邀於「雅加達雙年展」,武玉玲前往「雪梨雙年展」,東冬.侯溫與鄭淑麗合作《遊林驚夢:巧遇Hagay》在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演出;2023年,尤瑪.達陸赴南韓「光州雙年展」參展;2024年已知宜德思.盧信接受「雪梨雙年展」邀請,除此,還有來自加拿大、紐西蘭的邀約等,他們一棒接一棒地走向國際,與之對話。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國際邀約當中,有著過去台灣當代藝術界較為陌生的藝術網絡,由原民藝術家所開啟。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認為,原民藝術家「正在重繪台灣當代藝術的世界地圖」,「中生代在世界藝術地圖的自信已經充分被建立起來,新生代接受到國際連結的訊息和成果,在更有自信的情況下,力度應該會再增加。」
台灣原民當代藝術創作的群落,依照居住地域大致分為:南部的大三地門區、東部以大港口和都蘭為核心,中北部有泛泰雅部落等。藝術家從回溯傳統文化的根源去挖掘,經歷漂流木和編織工藝的轉化創作,到當代媒材及語彙的嘗試,歷經漫長的摸索,逐漸尋找出屬於原民藝術的創作脈絡與展覽形式。
這段過程中也有重要的推手,例如:前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俊賢(1957-2019)在任期間(2004-2008)展開「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推動原民當代藝術進入殿堂。除了策辦展覽,也進行學術研究,奠定「南島台灣」做為主體的美學論述,影響深遠。
時至今日,中生代藝術家走向國際舞台,新生代的面孔也已然浮現,首屆「台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可見薪火延續,也探見不同世代創作面貌的多元顯現。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