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022 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內行花蓮」12月2日登場

2022/11/19 20:43

邁入第三屆的「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將於12月2日至12月4日展開。(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由花蓮縣政府指導、花蓮縣文化局主辦的「2022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今年將邁入第三屆,將於12月2日至12月4日,在日出大道及南濱公園盛大舉辦,以年度主題「內行花蓮」號召在地表演藝術團隊,透過2大舞台、27組花蓮表演藝術團隊,連續3日展開50場演出,勾勒表演者「從日常到精緻;從生活到內行」的生命歷程。

表演團體之一,傳承太魯閣族傳統樂舞工作的「根Biyax 樂舞團」。(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本屆由林昆穎擔任藝術總監,藝外創意為執行統籌,顏伯駿擔任品牌總監。活動由兩大舞台「花蓮舞台」與「日出舞台」為主軸,並透過「內行路徑」串起城市路徑的虛實探索,包圍年度主題「內行花蓮」。

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藝術總監林昆穎(右)與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林昆穎感性表示:「土地、族群、產業、文化、信仰,透過這樣的眼睛來觀看,從腳下到頭上,從地下到宇宙,花蓮的氣息是與天地相合的呼吸,來過的人都知道,生活在這裡的人更清楚。走進來,內行花蓮,成為內行人。」

「日出舞台」於南濱海邊舉行,邀請民眾在天光潮汐中棲石而坐,感受表演者以自然劇場回應大地。(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2022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梳理出土地、族群、產業生活、文化記憶與信仰五大面向。獨特環形的「花蓮舞台」有27組花蓮表演藝術團隊,以日出大道為據點,形形色色的在地表演者輪番上陣,演出形式豐富多元,涵蓋戲劇、舞蹈、音樂、民俗技藝、原民藝術、跨域等,表演團隊名單包含來自花蓮縣萬榮鄉見晴部落的孩子所組成的Knsuyang文化樂舞團、POD 地方滑手、手作故事團、台玖線樂團、冉而山劇場、朱德剛相聲社(八斗喜說演班)……等團隊。

由太魯閣族藝術家瓦旦‧督喜創立的TAI身體劇場。(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於南濱海邊舉行的「日出舞台」,融合自然舞台與聲音劇場,以光、樂器、吟唱、身體、聲響迎接日出,邀請民眾感受東台灣最早的陽光,演出由山東野表演坊、TAI身體劇場、High FLY豎笛四重奏、曼波魚爵士樂團等四組表演團體組成,藉由海的傳說故事引導,利用豎笛樂器的串連,開啟一場爵士與海浪的日出饗宴。

成立於2012年的冉而山劇場亦參與演出。劇場團長阿道·巴辣夫成劇場懷抱文化使命,透過樂舞復振,維繫原住⺠族文化的細膩內涵。(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內行路徑」則打造線上互動地圖,網站上羅列近百個景點與參與本屆節慶的表演藝術團隊的日常地點,透過景點任務,邀民眾感受虛實交錯的城市遊走體驗。

榮獲三屆廣播金鐘獎、二度登上央視春晚舞台的知名說唱藝術、戲劇表演工作者朱德剛老師舉家移居花蓮後即成立了表演團體「朱德剛相聲社」(八斗喜說演班)。(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