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婚姻研究院〉別讓婚姻變墳場

2016/07/18 06:00

圖/王孟婷

文/潘金嘉

圖/王孟婷

自古以來,婆媳問題從來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消失,它似乎就像遺傳疾病般,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究竟這難解的課題真正闡述的意義是什麼,並非每一位身為媳婦的女人,以及曾經是媳婦但升格為婆婆的女人都能夠準確地找到答案。

曾經遇過一位育有三子的媽媽來做諮商,言談中是位個性爽朗的傻大姐,花了6年的青春歲月陪伴孩子長大,從不假他人之手,這樣用心的媽媽實在很難得。不過,在丈夫和公婆眼中,她卻成了大逆不道的媳婦。

回顧這位媽媽過去的婆媳相處過程,她配合丈夫孝順公婆的規則,同時也對公婆的指教從不回嘴,離相夫教子與三從四德的標準相差不遠,這位努力維繫自己的小家庭和婆媳關係的媽媽,最後卻僅能失望地與婆家保持距離。

〈Check Point 1〉在意他人認同 少了自己

女人與生俱來具有挑戰不同角色的能力,原本從一個人生活,認識異性及相互戀愛的女孩,選擇與另一個人廝守終生,進入丈夫的家庭生活時,角色就會增加為母親、妻子、媳婦和嫂嫂的角色。

在這些角色底下,背負著多少人的期待與價值觀,要達到大家眼中的標準,勢必在角色扮演中磨合多少回,最終抓到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精髓。對女人來說,這當中最辛苦的莫過於每個人的標準和價值觀不同,符合某個人的期待,那麼另一個人的期待要怎麼辦,最後成了四不像。女人要怎麼做,才能在這些角色裡頭面面俱到,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相信也沒有人能完美地做到迎合每個人的角色。例如:當一個把丈夫照顧好的妻子,同時維持養育孩子的品質,此外,平時侍奉公婆也要盡心盡力,這些不僅時間分配有難度,同時得花許多心思了解公婆的個性、小孩教養的細節與丈夫生活相處的磨合,這對女人來說似乎分身乏術。

女人有一種挑戰自我的天性,期待成為他人眼中的「好女人」,希望得到對方的肯定與稱讚,這些竟強烈地轉化成「自己有沒有價值」的養分。

在思考他人價值觀對一個女人的影響之前,女人首先愧對的應該是自己,因為總是將分數交由別人來打,自己卻不知道該給自己幾分,或者吝嗇給自己掌聲,甚至很少在聽聽別人聲音之前,先問自己要的是什麼。

〈Check Point 2〉回到夫妻主軸 一起找到平衡點

不少女人在撐不下去時,總是會與丈夫大吵一架,怪丈夫在公婆面前不挺她,怪丈夫只會將孩子丟給她,怪丈夫沒有做好緩頰的角色。

在這些責怪底下,拋下不悅的情緒,這些都是女人心裡真正的需求,以及需要被支援的地方。真正「厲害」的人,不是硬撐一切,而是能看見自己的限制,其次是彈性找到能幫助自己的資源。

每個人都會遇到能力不足的時候,這是常態不是弱勢,誠實面對與接受自己的限制,不勉強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喘息並且從中累積能量。接著,與丈夫詳細討論自己角色分配上的困難,彼此可聊聊雙方對不同角色的看法,嘗試找到達到共識之處。

在婆媳、夫妻或妯娌關係中,丈夫可試著思考太太在不同角色中如何營造相處沒有壓力的方式,相信服從與順從自己的親人,並不是唯一的答案。丈夫可以仔細思考,從小一起生活的家人要的是什麼,在家人和太太之間所欠缺的橋樑是什麼,例如:缺乏了對太太的認識、表面上是對太太的期待但背後存有心理需求。

此外,女人在與丈夫討論的過程中,永遠不要忘記還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它更需要存在於不同角色間扮演平衡的功能,比如媳婦角色累了,回到自己的角色,找些讓自己放鬆的方式恢復電力。

女人和男人不同的地方在於,女人嘗試著從自己的家庭,跨入另一個生命歷程,那是一種重新分配角色、重新學習新角色的階段,這一路並不容易,同時也需要很大的毅力與勇氣。

男人要好好的疼惜這位願意冒險的女人,不管目前你們是否走得跌跌撞撞,她願意試著與你一起組織新的家,同時也努力成為你家人的一份子,她用她的青春和生命兌現對你的愛。因此,男人啊!女人不是闖入你家裡的敵人,而是值得信任與陪伴的夥伴。(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