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捉小偷的聯想

2006/12/06 06:00

◎文曄

幾天前鄰居族親的家中被小偷入侵,經發現後,先由鄰居族親合力追找並報警前來緝拿。後來兩名小偷,分別在附近一棟大樓的衣帽間天花板夾層內,及被入侵房屋的鄰近倉庫內逮獲。其中一名歹徒是今年4月才出獄的慣犯。這兩名小偷當晚即被警方帶回偵訊做筆錄,並送交檢察官法辦,被偷的族親及鄰居當然也很憤慨地譴責他們。這兩名年輕小偷不務正業,侵入民宅偷竊東西,真是社會的敗類,應該依法嚴懲判重刑。但其實刑法規定,竊盜罪最高刑期也只不過是五年有期徒刑。

這種社會敗類,受法律的嚴懲制裁是理所當然、不必同情。然而他們的父母親、妻子、兒女,勢必受連累地抬不起頭來。尤其父母親對自己的骨肉,做了有害社會、觸犯國法的事,而被逮捕受法律制裁,只能感到無奈。但思及在看守所或監獄裡,或許會被同籠的犯人惡霸虐待,就算心痛不忍,也無法施救,更不敢外揚求助。這種父母心的痛苦,一般社會也難能同情。連到市場買菜的妻子,面對鄰居冷眼看待,其悽冷的心情,只有當事人才能體認那種羞恥感。如果家境拮据困難,日常生活更是令人心酸。這是當夜眾多鄰居族親,眾聲喊捉喊打捕賊的剎那間,筆者心裡面所思及的另一種心境。

人生的旅途,有長有短、有喜有憂、有吉有凶。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要讓家人憂心煩惱,更不要連累家人。所謂家人指的是養育有恩的父母,相親相愛、相依為命的妻子及必須養育的子女。因此,在謀生領域中,必須時時、事事、小心翼翼守法行事,絕不可誤踏法網連累家人,使家人連累受辱。受過法律制裁的「前科者」,儘管政府或有識人士都不斷呼籲,要社會寬容接納,使其能更生重新做人。但不可否認地,仍然難免會被人以冷眼看待,甚至被排除。所以,「守法」必然是維護無形生命的唯一法寶。

其次,為了要有安康喜樂的家庭生活,除了守法以外,自己的身體健康,也必須格外注意。家中大小如有人患病,儘管是家財萬貫或權勢通天的高官,都不可能若無其事般不關心。在各大小醫院的急診處、門診部或病房,每一位病患身邊看護的家人不知有多少。尤其病危時,家屬的心情憂傷著急,以至於靠插管維護生命的長期病患,其家屬的心情更是憂傷和無奈。當家裡有人生病,無論情況如何,家庭氣氛必然是天天陰霾,絕不可能有笑聲。難怪任何場合的演講人最後的結語,都會說:祝各位身體健康、家庭平安、心想事成。吾人之所以從捉小偷談起,乃為了要使家裡安康幸福,對自身的所作所為必須守法,且要多加注意健康。


評審意見

父子

◎張曼娟

這是一篇相當縝密,極有設計感的小品文,沒有一個贅字,沒有一個畫面或情節是多餘的。寫的是父子之間以洗頭連結的深厚情感,「彷彿排拒又陷溺」,既想脫離父親的掌握,又貪戀那種被呵護的情愛。矛盾之中,大霧瀰漫,在那小小的浴室中。作者以嫻熟的手法,塑造許多可圈可點的意象,像是「管線嗚嗚發出濁聲」、「盆底一尾小龍微微搖擺著鬚角」、「露出光裸背脊上深掠的凹線,像兩座峽谷一樣堅硬的彼此對待著」……同樣的狹小空間,同樣洗頭的動作,同樣是父子,串連起過去與未來的歲月,不斷流動著,也像是恆久不變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