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瓦爾登湖畔

2006/12/06 06:00

〈洛杉磯傳真〉◎王丹

波士頓地處新英格蘭地區,是美國歷史的源頭,因而有很多古蹟。最為出名的可能就是郊區小鎮康科德附近的瓦爾登湖。

這是一個具有典型新英格蘭特色的平地湖泊,四周密林環繞。秋天時層林盡染,湖面為之變色,是最美的時刻。即使一年四季造訪,也可以藉由季節的更替,感受不同的恬適優雅。這裡離波士頓開車有半小時的路程,一般遊人前來會有些不便,因此避免了遊人如織的恐怖場景,可以空閑時,獨立一人驅車而來,在湖畔漫步休閒。

瓦爾登湖帶來的又不僅僅是休閒。

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瓦爾登湖之所以有名,並非因為景致,而是因為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沿湖畔走去,在叢林深處有一堆亂石,是美國著名哲學家梭羅當年在此築起木屋隱居之處。遺址前簡簡單單一塊木牌,上面有梭羅在其名著《湖濱散記》裡的一段話,大意是說:「我來到叢林,是因為我嚮往與最樸素的自然親密無間,去嘗試向自然學習,到我離開人世之際,可以體驗過去沒有體驗過的生活。」這大概是梭羅最為鮮明的精神面貌:對真實生活的追尋,徹底的個人主義,對自然的內在親近。故此,《湖濱散記》一書成了美國精神的經典之作,成為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象徵性基石。 但是,我認為梭羅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對自然的呼喚,因為這些思想早在古代東方哲學中已經以「天人合一」等形式出現過。梭羅對人類精神文明最值得推崇的貢獻,應當是他的〈和平抵抗〉一文。在這篇文章中,梭羅第一次提出「公民不服從」的理念。這一理念在梭羅手中尚屬幼稚粗糙,但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能夠引導他人思考最具有前瞻性的問題。

這瓦爾登湖畔的第一聲,到了20世紀,公民不服從的理念已經由羅爾斯(John Rawls)發展成完整的理論,即「這是一種公開的、非暴力的、對於良心上對抗法律的一種政治行為,其目的通常是為了使政府的法律或政策發生變更。」這一理念還在實踐中跨越國界,引導出印度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公民不服從」理念已經成為人類的精神遺產。

在梭羅關於公民不服從的理念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他那種理念所賴以支撐的理想主義式的社會責任感。他提出對於不義的法律,要立即去違反它,不使自己成為助紂為虐的兇手,「使你的生命成為反摩擦力,使這個機器停下來。」公民不服從,聽起來似乎是一種消極抵抗,但細究梭羅的思考線路,我們還可以發現,它也是一種挑戰極權的積極進攻的方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