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大補帖〉照顧家人 更要顧好自己

2017/03/28 06:00

文/貝瑞.雅各布、茱莉亞.梅爾

照護所愛的人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很容易就會讓我們身心俱疲。那些意料之外的危機、頻繁的挫折、一切都脫離掌控的無力感,以及過程中失去的一切,在在都令人疲憊不堪。

透過正念的冥想、規律的運動、良好的睡眠、參與創意的活動等等方式,可以幫助我們恢復活力。在經過安靜沉澱或發揮創意的活動以後,我們又能回到所愛的人身邊,繼續照護的任務,並更有力量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自我照護1〉每天15分鐘 練習正念的放鬆

正念的放鬆是需要練習的。

如果養成習慣,就會越來越熟練,並因而受益。你會覺得更放鬆、更理性、更能清楚覺察周遭的環境,也比較能夠處理迎面而來的各種壓力。

每天撥出15分鐘的時間,坐進舒適的椅子裡,閉上眼睛,摒除雜念,專注在呼吸上。如果關於責任、雜務、人際的互動或任何煩惱的事情浮現腦海,只要輕輕將它們推出去,重新注意自己的呼吸,試著保持專注。若又有雜念襲來,記得拋掉那些念頭,再次集中注意力。想像各種想法與雜念都飄浮在空中,隨著你一吸一吐之際,飄出腦海。只要呼吸就好了。

每天只要花15分鐘練習正念的放鬆,對你的生活就可以帶來很大的影響。身體學會如何使心跳減緩、血壓降低、思緒沉靜後,會有一種安寧、平靜的感覺。

熟練以後,你就可以在壓力源出現時,讓自己進入這種正念放鬆的狀態,進而可以冷靜地處理與面對。要擁有正念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讓自己每天在那短暫的時間裡學習保持平靜。

〈自我照護2〉良好睡眠品質 才能釋壓

睡眠能夠使人消除疲憊,重拾精力,讓身體從一整天的壓力中恢復。

睡眠可以使免疫系統運作更有效率,清除大腦中的毒素,改善記憶。這是自我照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然而,照護者往往都有難以入睡的問題。夜深人靜時,那些白天忙得無暇深思的問題,會令我們的大腦常被擔憂和恐懼的情緒填滿。應該好好休息的時候,卻反而睡不著,隔天覺得疲憊又惱怒,還得掙扎著繼續照護的工作。長期下來,我們很可能會漸漸害怕上床睡覺的時間,預期自己又將思緒翻湧、滿心焦慮。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容忽視。

如果你也有難以入睡或者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試試以下建議:

1.預約門診,接受身體檢查,向你的醫師描述睡眠問題。晚上不要飲酒。

2.睡前幾小時不要進食。

3.下午3點後不要攝取咖啡因。

4.確保臥室內夠暗、沒有光線,並維持舒適的溫度。

5.上床睡覺前至少半小時,不要使用任何電子產品。

6.白天規律運動。

7.每天晚上在相同的時間上床。

8.每天早上在相同的時間起床。

9.睡前不要看新聞。

10.夜深以後不要講電話,除非它對你有安定情緒的效果。

11.不要整夜開著電視。

12.睡前給自己一點時間放鬆下來。

13.睡前做點伸展運動。

14.睡前聽聽放鬆的音樂。

15.聆聽引導式心像法的錄音。

16.在枕頭套上滴一滴薰衣草精油。

17.練習專注呼吸,摒除雜念。

〈自我成長〉維持正面心靈

以開放的心胸去照顧另一個人時,心情會輕快起來,對於人生的意義也將有更深刻的體認。

變得更能幹、更有自信,甚至覺得彌補了自己過去行為的缺憾。我們能體認到自身的價值與情感,更會驚歎自己的變化與成長。即使當照護的任務結束以後,這段時間的經歷將永遠留在心底,永不消逝。

〈達人小檔案〉

貝瑞.雅各布博士(Barry J. Jacobs Psy. D.)

美國臨床心理師、家庭治療師、教師。自從2008年起,便開始擔任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家庭照護者的發言人,並在TED醫學頻道擔任演說者,提供照護者專業的照護糾紛建議。

茱莉亞.梅爾博士(Julia L. Mayer Psy. D.)

貝瑞.雅各布醫師的妻子、美國臨床心理師,從事家庭醫療已將近25年。

特別關注女性議題,她為女性提供照護者諮詢和個人的關係改善問題。兩人合著《面對久病家人的勇氣》(三采文化)即將在台上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