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記憶中的影子.Once upon a time in Taipei】 木下諄一/校園民歌

2017/04/12 06:00

◎木下諄一

我來到台灣的第一個觀光景點,是位在台北市郊區、外雙溪的中影文化城。

放眼望去,有好幾棟在成龍電影裡才會出現的建築物。這對於身為外國人的我來說,非常新鮮有趣。

那天剛好碰上有一組人員在拍片。一位穿著古代服裝的年輕女性,斜倚著紅柱眺望遠方,隨著現場播放的歌曲,嘴巴一開一闔。

好美的畫面。

不過,吸引我的並不是這美麗的畫面,而是播放的這首歌。

好好聽的旋律。配上中文歌詞,散發出優雅的氣氛。

這首歌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

19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在台灣捲起一股強勁的校園民歌風潮。這是我和它的第一次邂逅。

在這一刻,我迷上了。之後瘋狂地學唱校園民歌,一首又一首。

既然被稱做校園民歌,它的發祥地自然是大學校園。我何其有幸,在那個時代、在真正的大學校園中與它接觸。

當時我常到台北郊外某大學旁聽(其實是偷聽),認識了好多同學(或許應該稱為「朋友」才對)。有次我和他們一起參加活動,突然一位學生抱著吉他出場,邊彈邊唱〈戀曲1980〉。這舉動把在場將近五十位同學的情緒帶入高潮,「啦啦啦啦……」大家同聲合唱著。接著〈野百合也有春天〉、〈偶然〉、〈橄欖樹〉……這一刻把全場變成了演場會。

容許我轉一下話題。在當時,會彈吉他被視為了不起,不但被大家所崇拜,同時也是很方便的才藝。我會彈吉他,而且我把二、三十首比較有名的民歌歌譜記在腦子裡,常常被同學指名當伴奏。

我有幾位室友是別所學校的大學生,知道我會彈吉他都非常高興,常常拉我幫忙伴奏。有幾次邀我:「下次學校舉辦歌唱比賽,可不可以來幫我們伴奏?」這點小事一點也不麻煩,況且他們的學校並不遠,在台北市區內。

總之,大家都是年輕人,在一塊共享唱歌的樂趣,真是太愉快了。

某天,我去拜訪一位住在台南新營的伙伴。她說要帶我去找她的朋友。

「我的這個朋友呀,住在很鄉下的地方。」

在我看來,新營已經夠鄉下了。被鄉下人說是「鄉下」的地方,到底有多「鄉下」?到了一看,著實令我驚訝──小小的木造屋子,四周盡是田,屋子裡連電都沒有。

在黑漆漆的夜裡,我們走到屋外,聆聽青蛙大合唱。

這時忽然聽到熟悉的歌曲:「他們說世界上沒有神話……」

朋友的手提錄音機正放著李碧華和羅吉鎮兩人對唱的〈神話〉。我跟著唱了兩句,她們轉過頭來看著我,一臉訝異:「你怎麼會唱?」接著三人便合唱起來。

仰望鄉下的夜空,無數星星閃耀著。我一邊感受著身處神話般的幻想世界,一邊想著這麼偏僻的地方也會有民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