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感覺紀事簿】年節的限定滋味

2017/05/07 06:00

@新真

我長年寄居沙漠中。雖然春節是華人的重要節日,但在我所處的環境裡,這一天只是日曆上一個平凡不起眼的日子,照樣上班上學。

即使如此,每年我都會準備一桌號稱十全十美的年夜飯。人在異鄉,沒有半成品可用,凡事都要自己來,我做年菜從臘月裡醃臘肉開始,接著做醉雞,煮紅豆蒸年糕,用料平凡無奇,可是年味終究藏不住,不停的醞釀,終於四散。年夜飯的誘惑,曾經讓女兒在某年除夕當天,眼看就要錯過校車之際,還頻頻回首追問晚上的菜單。

周圍的華人朋友稀奇我竟然大費周章準備年菜,他們說他們已經很多年不過舊曆年,連發紅包的傳統都省了。

從前,我也不在乎過不過年,哪一天是除夕都搞不清楚,直到我的孩子上小學,陸續在校園裡和同學慶祝情人節、聖派克日、萬聖節,我才開始著急:我的兒女知道春節、端午和中秋嗎?

我要將我的傳統節慶介紹給我的孩子。我計畫以食物的滋味來鎖住兒女的記憶,開始包粽子,規劃年夜飯菜單。有些年菜,深受兒女喜愛,縱使它們的做法不難,材料也簡單易取,可是平日裡孩子絕對吃不到這些食物,我存心讓這些美味只在年節才出現,刻意以一年一會的姿態來強化孩子的年節印象,讓他們見到年糕就知道要過年了,看到粽子就是端午,想吃月餅只有中秋才有。

孩子的日常裡沒有農曆,搞不清楚哪一天是春節、端午、中秋,時候到了,他們也以平常日子視之。於是,在這看似平凡無異的時刻,我要用年節限定的滋味來襯托節日,叫孩子體驗年節的百般滋味—或傳說,或傳統,或是我無法割捨的文化臍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