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健康新原則 撥開坐月子迷霧

2007/01/23 06:00

〈產婦閉關月〉文/蘇意茹 圖/swawa.com

由於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過去坐月子除了找婆婆媽媽,不做第二人想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想要在家「自力救濟」的人,可以事先上網或是到圖書館找食譜,準備好菜單,然後找先生、鄰居、附近小吃店幫忙準備餐點,高級一點的可以訂外送坐月子餐。

據估計,目前外送月子餐的行業已經具有63億的潛在商機,包括醫院、坐月子中心、專業月子餐業者,曾經甚至連便利超商、藥妝店都加入這個行列。不管是要送熱(現做現送)、送冷(宅配,自己加熱),口味菜色要傳統藥膳、素食或是醫院營養餐,應有盡有,而有些業者的送餐員還能加上幫嬰兒洗澡、綁束腹帶等服務,餐點價位一般來說從一天310元到2400元左右,價差高達8倍之多。

市面上充斥著這些琳瑯滿目、具有神奇效用的坐月子餐,讓人看得真是眼花撩亂,坐月子很重要沒錯,的確是不應該省,但是到底剛生完小孩應該要怎麼吃、吃什麼,才能真正達到「補」的效果呢?首先,建議從醫學角度來審視坐月子營養的最基本需求。

<醫學角度>

補足六大類營養為要

醫學上將產婦身體和生殖器復原的這一特殊時期叫做「產褥期」,需6到8週,也就是42到56天。

一般來說,以成年婦女、中度運動量計算,產婦每日所需攝取量,非哺乳產婦一天1800卡,哺乳婦需要多500卡,也就是2300卡,並且要攝取足夠的六大類營養,即每天應攝取五穀根莖類四到六碗、奶類(豆奶)2到3杯、豆類及其豆製品4到5兩、蔬菜3到4碟、水果兩個、油脂3湯匙,每天能夠攝取2公升的水分,以免造成脫水。

<現代觀點>

麻油雞 不一定要吃啦

傳統坐月子強調一定要喝生化湯、麻油雞酒、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子這類食物,從現代觀點來看,這些都是為了排除惡露和補充蛋白質,所以如果在醫院中已經服用子宮收縮藥,並且產前產後蛋白質攝取正常,這些都不是一定必要吃的。

甚至為了健康的理由,避免膽固醇過高、肥胖和減少動物性食物中的毒素,產婦更應該避免食用。另外,有些人有體質上的問題,如對酒精或是苦茶油(經常用來做為麻油的替代物)過敏,甚至是不喜歡中藥的味道,都無礙於好好地坐月子保養身體,因為這些都不是非吃不可的食材。

至於坐月子期間不能飲用水的這個禁忌,基本上只要喝的不是生的冷水都無所謂。

如果要使用所謂的「坐月子水」,也就是米酒水,最好也要掌握到這項傳統的精髓,也就是用來做米酒水的原料米酒,必須是經過釀造,再用蒸餾的方式粹取,這樣才能保留裡面的營養成分,如烏頭酸、琥珀酸、乳酸還有乙酸、SOD等等,而這些在合成米酒裡是不存在的,就算經過蒸餾,留下來也只是一般的純水而已。目前菸酒公賣局已經有現成的「玉鶴」米酒水販賣(一瓶四十元)。

<傳統觀念>

不遵古法心不安 就照做吧

從現代觀點來看,坐月子並不需要花很多錢吃所謂「補」的食物,可是不容忽視的是,心理對於生理的影響,很多人覺得沒有吃到特定的食物,就是沒有補到,就會對未來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而這也是為什麼關於傳統坐月子的飲食的療效很難研究和判定的原因,因為關於坐月子期間喝水肚子會變大,或是因為沒有喝麻油雞酒而容易腰痠之類的主訴,很多恐怕是受到傳統觀念影響所造成。如果真的沒有吃傳統的坐月子餐在心理上不放心,那麼的確有必要遵照食用。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要滿足坐月子的基本營養需求,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倒是如果個人對於菜單的變化、菜色的種類、烹調的手藝,或是對於特殊服務和療效的宣傳有興趣的話,那些附加的價值當然就沒有真正的止境,或是所謂合理的價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