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人生平順的路途

2007/05/09 06:00

◎文曄

從岸上往下觀看溪流,和走下溪谷看岸壁及山峰──觀看者雖然是同一個人,但對同一個景觀的感受卻是截然不同。這是受到視覺和心理反應的影響,人因立足位置的不同,而影響其觀感。

同一件事,不同立場的人,亦會有不同的心情或感受。例如原來是負責偵辦罪犯的警察、檢察官或法官等司法人員,在偵訊嫌犯時的心情與態度,基於職責所在,認真盡責地追究其犯罪的行為及證據;但被偵訊的人,對偵訊的司法人員,本來就有下意識的懼怕心理,且擔心自己的回答會不會成為被起訴或判刑的依據,所以心裡必然畏懼不安。然而,司法人員無論警察、檢察官、法官等,有時也會成為被告而被偵訊,雖然曾經是職掌司法的人,且法律常識也比一般人豐富,但因偵訊他人與被偵訊的立足點不一樣,其心理狀態也就難免會惶恐、不自在。

醫生診療病患、交代注意事項,或給出安慰鼓勵的言詞,與醫生本身罹患病痛,接受其他醫生診治時的心情,也截然不同。有位外科醫生,開刀手術是他的專長,但他在55歲時罹患大腸癌,20年後,在他75歲時又患了肝癌。本來是他在別人身上動刀,卻成為別人在他身上動刀,難免感到不安,幻想死神可能近在眼前。在治療期間,他看了很多書,尤其是如果不幸死去後,有關天堂、地獄等宗教性描述。醫生本來在治療病患時,所思考的只是依其醫療專業知識,善用藥品和醫療儀器,全心全意想醫好患者的病痛;但是當醫者變成被醫之人,立場不同,所思考和態度也會完全不一樣。

人的壽命本來就有限,如果能活到一百多歲,可以說已是長壽喜事。但若以無邊際的宇宙來看,人可能不如一粒砂塵般微小。這位罹患兩次癌症的醫生,他患病時的人生觀與病前單純從事醫療業時的人生觀完全不一樣。在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後,竟下意識地想放棄開刀治療,準備走上終結生命之路。但後來發現,有一群癌症病患,都活得很快活,互相關懷、彼此鼓勵,且對死亡也不懼怕,認為凡事有始就有終,該走時就得離開。這一股精神上的支持,使他最後還是願意接受開刀治療。

天下事,真是「經一事,增一智」。有些人出生於不乏衣食的幸福家庭,且人生過程裡,無論學業或事業都一帆風順、無憂無礙,好比花瓶中的花朵;但一旦遇到暴風豪雨,就不如戶外野花的韌性。瓶中花總是如此衰弱、不堪一擊。因此,「心想事成」是人人所願,但卻必須也要有可能預想不到的意外發生的心理準備,才能襯出「心想事成」不是那麼容易得到。

所以,人生的旅程,無論是長或短,是幸與不幸,必須要有逆來順受的應對準備,並有歡歡喜喜的出生,無怨無悔、平平靜靜的善終,才是人生最平順的路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