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台灣人在世界角落〉台灣醫師在世界盡頭

2019/12/17 05:30

身為地球上唯一國境跨越東、西、南、北半球的國家,吉里巴斯被稱為世界的盡頭。

文/世界微光 照片提供/徐永偉

「身為地球上唯一國境跨越東、西、南、北半球的國家,吉里巴斯(Kiribati)被稱為世界的盡頭,也是全球最早迎接一天之始的國家。」提起近期斷交的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馬偕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主任徐永偉開玩笑道:「對馬偕醫院而言,吉里巴斯就像是交往13年的女朋友,我則跟她交往了6年。」

這段戀情,在今年走上分手一途:「原本醫療團預定10月5日出發,當地需要看診的病患也早已預先完成掛號,沒想到,9月20日就傳來斷交的消息……」

2003年,台吉建交,在醫療、農業、建設、能源、漁業等方面進行100多項合作計畫。

〈單純樂觀的海島國〉全球失業率最高 犯罪率也最低

吉里巴斯全境由三大群島、33個環狀珊瑚島組成,不但擁有全球最大最古老的珊瑚礁、澄澈蔚藍的海洋美景、獨特的密克羅尼西亞文化與高腳茅屋,還因特殊的地理戰略位置,留下二次大戰太平洋塔拉瓦戰役的美日交戰遺跡。

這個位置,讓國際換日線在這個國家轉了一個彎,好讓同一國度的居民時間不必被分為兩天;2000年元旦前夕,還吸引了一波追逐千禧第一道曙光的人潮。

但除了這些特定時刻留下的人為足跡,吉里巴斯幾乎與世隔絕。吉國人口僅10萬多人,相當於澎湖縣人數,被聯合國列為最低度開發國家,「不過,曾有台灣外交官告訴我,雖然這裡是全球失業率最高的國家、大家幾乎都『沒有工作』,卻也是犯罪率最低的國家。」徐永偉說,他眼裡的吉國人天性樂觀、「笑點很低」,無論遇到什麼都哈哈大笑,尷尬時也以大笑來調節氣氛,整體社會最重視的也是親友之間的情感。

吉國的孩子天性單純樂觀。

〈再遠都飛過去〉締結姊妹醫院 馬偕團隊進駐

從台灣到吉國,得經由澳洲、斐濟轉機,光待在飛機上的時間就要17小時。隨著台吉建交,2006年,馬偕與吉國唯一的大型醫院「中央醫院」締結為姊妹醫院,這趟遠途也成了每年兩次行動醫療團的日常路徑。

1979年,吉國脫離英國獨立,2003年,甫選上吉國總統的湯安諾(Anote Tong)選擇與台灣建交,在醫療、農業、建設、能源、漁業等方面進行100多項合作計畫。「湯安諾的父親是華人,光是他擔任總統的12年期間,就拜訪了台灣13次,來往相當密切。而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有些原住民立委訪問吉國,發現有些語言與文化相通,更能建立共鳴情感。」

在這平均海拔僅2公尺的島國,只要浪大一點,海水就會湧入一般平民的住家,人們也開始在岸邊種植紅樹林,保護海灘。「有一天,我走在島上,突然被眼前的畫面深深震撼。」徐永偉回憶:「兩個孩子在沙灘上玩耍,而他們與海水之間放著一排預防大潮的沙包。我不禁擔憂,這些孩子的未來在哪裡?10年、20年後,他們的國家還在嗎?」

徐永偉(右二)與醫療團隊拜訪當地家庭。

長遠而言,吉國有氣候變遷的隱憂,眼前則有亟需改善的醫療環境。初來乍到的台灣醫師,常受到不小衝擊。在吉國,一位醫師平均得照顧4347位民眾,而「中央醫院」是27年前日本人協助設立,多為大通舖,男女各分兩邊,病人家屬則席地睡在病床下,醫護人員坐在地上邊討論病情,一個保溫箱有時得擠著兩個寶寶;全國最大的醫院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離島居民的醫療資源。

除了醫療團,馬偕也於2007年起轉診有需要的病患到台治療,至今超過360人。「但久了發現還是不夠,於是2014年在當地成立台灣醫衛中心,每年外派一名醫師與護理師駐點,培訓當地醫療人員,改善吉國醫療能力與公共衛生。」

馬偕醫院每年外派一名醫師與護理師駐點吉國,培訓當地醫療人員。

〈台灣人好棒〉一棒接一棒 建立第一間加護病房

多年下來,醫療團隊發現吉國人民的最大天敵是「風溼性心臟病」。由於環境衛生不佳,民眾會受由嘴進入的鏈球菌感染,造成心臟瓣膜損壞,還會重複感染,尤其兒童特別容易患病。

2016年,一名醫師牛光宇看到當地病人常面臨回天乏術的絕望,決心推動設置吉國第一間加護病房,「這裡資源不足,但他最後真的弄出一間很陽春的加護病房,護理師女友還辭職前來訓練護理師。」徐永偉的語氣,透露出一絲以這些台灣青年為傲的氣息:「剛成立的時候,許多人擔心『啟動容易維持難』,但這些長駐醫師一棒接一棒,花了很多心力陪當地醫護讀書、進修,教他們如何照顧加護病房病患,直到如今,這間加護病房仍由當地人運作,也造福了短期需要呼吸器維持生命的病患。」

台灣團隊教導當地醫護人員操作新儀器、新療法,自立自強。

在吉國的醫療突破,每一步都激勵人心,「我們都很期待未來可以實踐更多計畫,沒想到……」提到撤團那天,徐永偉滿是惋惜:「我們在台灣醫衛中心前,緩緩降下印著台吉國旗的醫衛計畫旗幟,因不願意看到中國將這面旗子拆下來。當地醫護人員看見,對我們說:『有一天,請你們要把這面旗子再次帶回吉里巴斯。』」徐永偉說,當地對台灣醫護的評價很好,「中央醫院」裡不少來自各國的醫療團,許多夥伴都特別喜歡台灣醫師,因為「好相處」、「英文溜」,有些中國醫師只能以肢體語言溝通。

台灣醫護當地評價好,不少來自各國的醫療團夥伴都特別喜歡台灣醫師,因為「好相處」、「英文溜」。

國際情勢多變,最無辜的常是被忽視的人民,但每個曾參與的台灣成員仍保持希望,期待人民之間曾建立的情誼,能成為改變未來的種子。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