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懷特島的帝國體驗

2007/06/13 06:00

◎陳重仁

韋柏先生是我在英國旅遊認識的朋友,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滿頭華髮,不過體格依舊硬挺,個性爽朗,我們的認識是很奇妙的緣分,也是旅途上一個愉悅的意外收穫。

「嗨,讓我猜一下,你是台灣人吧?你講的是中文嗎?」我一進門,站在入口處的韋柏先生就主動對我們打了招呼。

「是的,你怎麼知道的?你是猜的吧?」對於這樣的熱情招呼,我感到相當的意外,一方面保守的英國人很少主動對陌生人搭訕聊天,另一方面能夠分得清楚不同國家的亞洲人也著實不多。

「這是我的祕密,嘿嘿!」韋柏先生露出得意的笑容,很難想像這種年紀的老先生還會出現這麼俏皮的對話。

幾經拜託與奉承,韋柏先生總算收起臉上的得意,開始認真說出他的祕密。原來韋柏先生自小跟隨著父母親在亞洲住過好幾年,一般西方人士分不清楚的台灣人、中國人、越南人、日本人、韓國人,他自認有幾分信心可以猜得到,而且他還透露,很多種亞洲語言他都會講一點。

參觀女王行宮

「我告訴你,我還會講馬來西亞話,我小的時候,我爸媽跟我講英文,我反而用馬來文回答他們。」這倒是很奇異的成長經驗了,英國白人來到前亞洲殖民地,在馬來西亞上過小學,成長的玩伴都是馬來人,結果回到家裡,不但沒有珍惜以母語溝通的機會,反倒是主動與父母以馬來文溝通。

我認識韋柏先生的地方,是維多利亞女王在懷特島上的行宮,這座小島位於英國南方,距離最近的港口搭船只要20分鐘。當年因為白金漢宮內部老舊不堪,需要整建,加上泰晤士河在夏天惡臭難耐,因此當時的英國首相在這座小島上為女王打造了這座行宮,專供女王與皇室成員於夏天至此度假。

皇室的小王子與小公主,在維多利亞女王與亞伯特親王的關照下,在這座行官接受良好的教育,行宮裡大片的樹林提供小王族充分的活動空間,在行宮後側甚至還搭建了一間給小王族遊戲的小木屋,小木屋旁邊,還有一間迷你小博物館,裡頭蒐藏了小王子與小公主們較量比試的珍奇異品。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期,正好是英國國力鼎盛、帝國版圖最大的時期,日不落國的龐大版圖,大抵在維多利亞女王的手上建立。而理所當然,他的子女也陸續投入統治帝國的工作。

殖民者的蒐藏

在韋柏先生的強烈建議下,我們參觀女王行宮之後,還走訪了亞伯特親王為孩子們打造的小木屋與博物館。亞伯特親王為了拓展小王子小公主們的見聞,鼓勵他們蒐集自世界各地網羅而來的古物,並且讓孩子們較量蒐藏品,誰的蒐藏品希有珍貴,誰就得勝。

走進這座木造的小博物館,可以看到王子公主們當年拿來比賽亮相的蒐藏品,從蒐藏品的種類與來源,可以看得出來,大英帝國在國力鼎盛時期,對王室成員的教育以及當中透露的世界觀:世界無奇不有,而這一切就等待你的征服,你就可以擁有。

我看到來自中國纏腳婦人穿的小鞋,也有亞洲地區的紡紗機,有岩石礦物的標本,也有西藏傳統的服飾,擺在博物館盡頭的,還有一隻突變的9隻腳黑色大蜘蛛,牆上掛著野狼的頭部標本,走道上還立著一尊美洲老鷹,英挺地抬頭展示他剩餘的驕傲。而這些,都是當年小王子、小公主拿來比賽的蒐藏。

我想起康拉德的名著《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裡頭的一段話,講的是故事主角自小對異國的著迷:「我從小經常望著地圖看,地圖上有各種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國家的領土,我看到地圖的中央還有一塊白色,這是沒有人的地,我以後會想到這個地方去。」帝國子民對地圖的想像,從勾勒權力畫分的地圖出發,代表無人之地的白色,激發了帝國子民的異國想像,也鼓舞了征服的欲望。

這座小博物館的蒐藏當然無法跟大英博物館相提並論,大英博物館裡的珍貴蒐藏,許多是在大英帝國國力鼎盛時期自世界各地掠來的世界級蒐藏品。只不過,這座木造小博物館的所有人,在當年以幼齡之姿加入蒐藏的行列,這當中顯露的帝國國力與教育,意義更是深遠。不知道當年爭相蒐集各地珍奇異獸的小王子、小公主們,在看到遠地而來的蒐藏品,心中想的會不會跟康拉德筆下的異國想像有異曲同工之處?不知道在小王子、小公主的心中,這些蒐藏品是不是也來自地圖上白色的區域?

今昔的國力消長

回頭又遇見了韋柏先生,他熱情地問我,看到了纏腳的小鞋子沒有,「有,看到了,很奇妙的蒐藏品。」我說。

「據說,當年維多利亞女王從孩子們的蒐藏品挑出她最欣賞的一件蒐藏品,女王挑了這雙小鞋子。」韋柏先生終於透露他為什麼一直鼓勵我要去觀賞這雙纏腳小鞋,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女王,感到最有趣的一件蒐藏品。

維多利亞女王與夫婿在這個行官中度過許多歡樂的家庭時光,孩子在此成長,在此接受教育與馬術訓練,在此地度過好幾個聖誕假期,在此舉辦女兒的婚禮,在夏天這裡是女王跟親王的辦公室,是接見重要政治人物的場所,最後,也是女王壽終正寢的地方。1901年,女王在子女環繞祝福下過世,身上當時蓋著一條中國送來的絲被,4個角落繡上大大的4個中文字,女王在此地結束她長達64年的輝煌統治,日不落國在她任內成為史上最強大的帝國。

韋柏先生在馬來西亞用馬來文跟父母交談,大概已經是女王辭世40、50年之後,當時大英帝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力迅速下滑,海外的領土紛紛宣告獨立,韋柏先生的童年,比起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女少了帝國的壯盛,即使在海外的前殖民地成長,也少了幾分的威嚴。相較於女王的子女以蒐羅世界奇珍為樂,韋柏先生的童年是講馬來文、與馬來人玩伴一起長大的。

維多利亞女王的小王子與小公主受到的教育以培養殖民者為目的,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殖民主的視野與能力。相較之下,韋柏先生就沒有那麼高高在上的殖民心態了,他寧可捨棄殖民者的語言,學習前殖民地的語言,甚至在某個程度上取代了母語的使用。從小王子的蒐藏品反應出的殖民心態,到韋柏先生語言混雜的童年經驗,著實看得出殖民母國一世紀來的國力消長,也看得出殖民經驗中文化交融的痕跡。

「Terima kasih……and……Selamat tinggal.」離開時,我想盡辦法擠出幾句大學跟僑生室友學來的馬來話,這是我記憶裡僅剩的幾句馬來文,卻也著實讓韋柏先生嚇了一跳。

「哈哈,Terima kasih and Selamat tinggal!」韋柏先生露出開心的笑容,這是韋柏先生的帝國體驗,也是我的帝國體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