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兩性異言堂】〈兩性職現場〉職場男女 溝通劃錯重點
圖/喬安娜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美國的職場溝通專家們發現,男女在對話時,很容易產生資訊傳遞、解讀上的誤會,常因此影響工作效率或工作情緒。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工作價值觀,許多職場衝突,除了與「世代差異」及個人的「人格特質」有關,「性別差異」也可能造成協調或合作上的困難。
互相學習尊重差異 方能拉近心距離
台灣在不同領域的性別平權和跳脫性別刻板印象議題上已前進了很多步,但綜觀目前的職場生態,還是有不少「慣性」的思維或隱規則存在。本文雖然指出目前職場上依然存在的某些性別差異,並不表示它們的存在是理所當然,如果對這些現象及過去的社會文化、家庭所形塑的性別意識有更多的覺察和反思,有助於彼此更能互相尊重與打破藩籬。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職場性別差異:
差異1/口語表達的目的不同
女性常把對話當作是一種「交流」或「確認及表達支持的方式」,重點不在語言文字表面的訊息,而是背後隱含的需求。但在大部分男性的世界裡,講話常是一種「競賽」或「工具」,也許是想比別人佔上風,或是想避免被別人支配指使,所以不管是在私人領域或是辦公室,大部分的男性,常只關注語言文字本身的訊息層次,也傾向直接使用語言來「解決問題」,所以容易覺得話不投機。
差異2/工作開始階段的行動差異
在要求對方行動及尋求建議的作法上,男女也常有所不同,對話的時機和回應方式更是大相逕庭。
不少女性傾向於在工作開始之前就詢問許多問題,讓自己更瞭解情況,大部分的男性則習慣直接捲起袖子著手進行。女性多習慣在開始工作前確認相關資訊,是不希望浪費許多時間摸索,或想避免不小心方向錯誤,所以如果有人在過程中不問問題,女性會認為對方應該是已經知道完成工作該有的相關資訊了,但真實情況有時不是如此——許多人不懂或似懂非懂又不好意思問,往往執行到後段出了問題,才發現整個交辦事項被劃錯了重點。
許多男性會認為問太多問題是工作能力弱的象徵,他們喜歡被信任的感覺,又不想多問問題(對男生女生都是一樣),不希望同事因為他詢問太多問題而認為他缺乏完成工作該有的知識,而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權力。
差異3/使用權力的方式不同
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女性傾向於「與人建立關係」,男性則被要求要「追求領導地位」,形成使用權力的慣用方式不同。女生習慣有合作性,而大部分的男性則習慣挑戰他人,也容易認為被人挑戰。所以在團隊合作時,可能會認為對方的方式沒有效率,甚至覺得惱怒,女性常認為男性說話太浮誇、愛爭辯或很挑釁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或愛面子,男性則常認為女性那麼愛討好別人,是缺乏自信的表現,也比較沒有說服力。
差異4/對有用資訊的定義不同
女性喜歡說故事也喜歡聽故事,習慣描述細節,多是為了表達關心在意及確認她們的種種假設,這是女性連結彼此、建立關係的方式;但男性通常不喜歡交代太多,因為認為那些經過的歷程不重要,只有「結果」是需要在意的,男人只想知道概略的細節,因此兩性聽對方說話時都容易感到不耐煩。
不論哪一方,如果太快被轉移話題或打岔,都可能會讓對方感到自己的想法被否定了,或覺得對方太主觀、缺乏同理心而不想再多說,因而拉大彼此的距離。
差異5/與人連結的方式不同
除此之外,女性傾向於使用與家庭或關係有關的比喻來向同事或客戶說明解釋,男性則習慣用和運動及戰爭有關的比喻來作說明,所以雙方的對話常缺乏交集。男性也常使用負面詞彙開玩笑,或用「練肖話」的方式與人連結,但對女性來說,這樣的說話方式可能有攻擊性,有些玩笑聽起來會有點像諷刺或挑釁,如果沒有多做說明,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多點體諒和彈性 多點聆聽和確認
綜合以上,我們無法期待和要求另一個獨立的個體與自己的見解與作法一致,但至少可以練習給自己多一點彈性。透過上述對性別差異有更多的理解,對於不同性別的主管或同事的言語或行事風格,或許能增進更多的體諒、尊重和容受力。
欲進行更開放的溝通、在職場環境發揮更好的團隊工作效能,不論性別,彼此都可試著學習不同的溝通表達模式、避免太快說出結論、嘗試解釋更多的思考過程及不要太害怕問問題。遇到語意較不明確的夥伴,不妨多一點耐心聆聽和試著確認對方的需求。遇到問得少說得也少或不太會說話的省話一族,如果有較不舒服的情緒反應,不妨在心中提醒自己,對方可能沒有惡意,深呼吸一下,讓自己能冷靜、明確提出疑問和要求。以上練習或許有助於使彼此的協調、互動更順暢,溝通更有建設性,大家再接再厲,不論性別,一起合作共榮。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