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身口意三業〉流動眼淚的河

2020/11/09 05:30

圖/陳佳蕙

文/呂政達

我時常想起玉山上的母猴和死去的小猴,幼猴被車子撞死,母猴仍抱著幼猴,餵牠吃東西,給牠洗滌,感覺幼猴的身體已經僵硬失溫,這則新聞散發著不分物種的,濃濃的母愛溫度。

在玉山園區裡,人類餵食獼猴的行為,已經改變了獼猴的覓食習慣,以為靠近人類的地方就有食物。所以,這是人類造成的傷害和罪錯,園區就呼籲上山的遊客不要再餵食動物。

獼猴的靈性有著歸納和基本的推理能力,卻無法理解人類的行為背後的恐怖。許多宗教認為眾生皆有靈,我自己寫過的作品,借用日本東北地方的傳說,傳說雁群南飛越過津輕海峽過冬,嘴裡啣著一枝樹枝在海面棲息,如果這隻雁在途中死亡,牠的那枝樹枝掉落地面,地上的人們撿回去燒洗澡水,就稱為「雁風呂」。這是人類用自己的想像在闡述動物的死亡觀。

眾生不僅有靈,佛家相信人和動物在輪迴道上隨著業報互通轉換。佛經裡就有五百隻獼猴模仿五百羅漢建塔供養的故事,這群獼猴到溪裡擔泥土建塔,學羅漢早晚禮拜繞塔,後來山洪爆發,獼猴全被淹死,卻因此功德升天為五百天人,他們圍繞獼猴屍身散花作樂。

對於玉山上那隻小猴的死去,我只能以這則佛經故事小小回報,雖然我並不知道如何安慰那隻母猴,也不知獼猴眼底的死亡,和人類的想像是否一樣。但既然能身為人身,眾生的業報,仍得由人來救贖、還報。

佛家談「地球家」,地球上的眾生都是一個家庭,讚歎累世的大慈悲,關於慈悲,我相信母猴默默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哀傷,也同樣讓人感到憐憫。

去年去世的作家林清玄寫的故事:在恆河邊,釋迦牟尼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突然停下腳步問:「你們覺得,是四大海的海水多呢?還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離去時,所流的眼淚多呢?」

「世尊,當然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所流的眼淚多了。」弟子都這樣回答。於是,釋迦牟尼帶著弟子繼續在恆河邊漫步。但靜靜的,釋迦牟尼以「無常」拭去一隻母猴的眼淚,安慰不再歸去的孤雁。

從古到現今,恆河邊的死亡就如那滔滔滾動的河水,那汙濁的收留無數灰燼的河水,就是一條流動眼淚的河。在死亡旅館裡,不久人世的身體由家人送來,等待著在火化場占一個位置。離死亡這麼近的地方,每年都有朝聖者、哲學家、觀光客來到,在死者和將死者身旁進行著千年不變的論辯和慶典。

我時常以為,釋迦牟尼還站在恆河邊漫步,說著無始無終的生生死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