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玩玩電玩 也不賴

2022/09/26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張雲傑

2022年亞洲運動會的重大創舉之一,就是將「電子競技」列入正式運動比賽項目,而所謂的「電子競技」比的就是誰最會玩「電子遊戲」。

當「玩」網路電子遊戲能夠像打籃球一樣成為國際賽事,讓許多網路電子遊戲的玩家又多了個值得努力的「金牌目標」,就是成為網路電子遊戲界的「台灣之光」;但同時,也使關心玩家的親友開始擔心:孩子多了個可沉迷於網路電子遊戲的理由!

那麼網路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呢?這個答案取決於玩家每天玩遊戲的時間是否超過3小時!

〈研究報告〉打電玩 3小時為界

根據美國學者珍.麥高尼格整理近10年來的科研成果指出,若每天玩網路電子遊戲的時間少於3小時,則孩子可得到的好處有3:

1.強化決策認知:強調「快動作」的遊戲,可提升孩子的空間智能與視覺注意力,有助於訓練在高壓情境下追蹤多種資訊、做出決策與提高精準度的能力。

2.有助轉換心情:具高度挑戰性或情緒張力的遊戲,有助於讓「喜愛」這類遊戲的玩家轉換心情,降低焦慮感,控制挫折、恐懼、憤怒等情緒。

3.增加社交能力:「團戰型」遊戲可訓練出玩家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升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在現實生活中也較願意參與公眾事務。

相反的,若孩子每天玩網路電子遊戲超過3小時以上或有成癮問題的話,則依當代學者研究結果顯示,所得到的壞處亦有3:

1.認知能力受損:孩子為遊戲犧牲睡眠與自習時間,導致注意力缺失、語言記憶變差、學業成績低落與不適應現實的認知感。

2.情緒調節失衡:玩廝殺、搶奪的戰鬥遊戲,易因壓力誘發攻擊、敵意或解離行為,產生孤獨感與不幸福感,導致自傷意念增加。

3.社交功能不全:孩子因沉迷虛擬世界而失去真實人際關係、造成適應社會能力欠佳、缺乏家庭、教育、工作等社會化經驗。

〈家長看過來〉正向看待 適時引導

因此,為幫助喜愛網路電子遊戲的孩子能得到遊戲的好處並避免壞處,我們可以這麼做:

協助有目的地玩遊戲:可站在同理的角度來試著讓孩子問問自己,到底玩這遊戲是為了逃避現實?還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並幫助孩子探索自己玩遊戲的真正目的,使能有計畫性地從中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寶物」與特定能力。

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可透過與孩子分享彼此喜歡的遊戲、或是一同尋找特定類型的遊戲來切磋過關技巧的方式,來讓親子、夫妻或朋友之間的關係,因為有了樂於分享的「共同話題」,而更加親密融洽。

選擇優良適性的遊戲:避免遊戲成癮的重點在於如何慎選遊戲,例如要選擇可培養特定技能、語言或知識的優質遊戲,並避免選擇表面上是免費下載,但卻會「課金」的遊戲,也要避免會讓孩子覺得「努力那麼久,停下來就白費功夫」的遊戲,才可避免因得失心過重而沉迷其中。

鼓勵應用遊戲於生活:可鼓勵孩子將從策略遊戲中學會的技巧,實際應用於規畫自己的讀書或工作攻略、安排平假日的特殊任務或休閒活動,藉此提高孩子的遊戲能力應用層次,使其對只會讓人成癮的劣質遊戲失去興趣。(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