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陌生孩子不乖 幹嘛要管!

2007/09/13 06:00

圖/swawa.com

繼上週只要不對,管他是誰家的孩子,都要插手管一下的看法後,本週也有很多人是持反對意見的,除了怕落得「兩面不是人」,插手插錯了,恐怕才更是怕傷到當事人。

〈幹嘛要管1〉文/涂晉誠(屏東縣)

要生就要教 輪不到外人插手

在目前似是而非的社會風氣裡,別人家的小孩還是用觀察的就好,不要去管,因為有可能得不到別人的感謝,反而遭受到辱罵,甚至於毒打一番。

在現在少子化的年代,每位小朋友都被捧得高高在上,呵護備至,連家長自己都捨不得罵,更甭說是打了。

在現代社會中,受到複雜環境的影響,許多孩子很容易產生自以為是的失序態度與行為。古人曾云,「養不教,父之過」,強調「養」和「教」的重要性。所以,小孩的管教問題,宜回歸至最源頭,家庭。家庭中的父母與長輩實不應將此一責任放棄,任由小孩隨性發展,畢竟其自制、判斷是非及思考的能力還未臻成熟,仍需要大人的提醒,長輩的耐心教導,才能符合社會上的規範需求,形成正當的價值觀。

孩童的表現只有家長才清楚,外人有時看到的只是一種表象,無法真正了解其真實的內心想法。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各人管好自己的事,不要管別人閒事,別人家的小孩,還是由其父母管教,較為適當。

〈幹嘛要管2〉文/小賴賴(彰化縣)

別人家務事 別多管閒事

面對近年「少子化」的教養問題,至親長輩尚且爭論不休,夫妻不合、婆媳不睦的情形,時有所聞,更何況是以一位「外人」的身分,去提點或訓誡別人的「心肝寶貝」?

在多數人的認知中,對小孩採行的教養態度與方式,是屬於「家務事」,外人過問就叫做「多管閒事」,更甚者,有時遭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誤解,那就真是「有理說不清」了,而且,非親非故地,突然端起師長架子般的姿態,在公共場所教訓別人的小孩,不僅有失體面,也會令人當場覺得錯愕與困窘!

因此,與其要求別人家的父母與小孩,不如反求諸己,教養好我們自家的寶貝,行有餘力,再幫忙照護身邊別人家的小朋友;若是看不順眼,走避也就罷了,何必多費唇舌,惹人不快!現代人自我意識強烈,若對別人太過熱心,弄個不好,罰錢事小,吃上官司就怎麼也划不來了!

〈幹嘛要管3〉文/陳文文(高雄市)

不想被吐槽 管好自己就好

既然說是「別人家的孩子」了,旁人實在是沒什麼立場去足以管教,無論是在公車上吵鬧或是小霸王的行為……,當看到那些孩子的行為時,我會告訴自己也順道正面教導自己的孩子,那樣的行為是不對的,是不乖的孩子、不聽話的小朋友才會出現的行為,我們一定不要成為那樣不乖的小朋友。

在現今的社會裡,有時候自己的熱心常常很容易會被對方的一句話而澆熄了,也許站在為了孩子好的立場,看到孩子有不對的行為時,會出言制止,但如果這時對方家長的一句:「我自己的孩子,我自己會教。」想必一定會當場楞住吧!

現代人生的少,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心肝寶貝,自己都捨不得罵了,怎麼可能任由對方來管教呢?因為這樣的模式,造成了現代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吵鬧,身為旁人實在是難以出手管教,我想旁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嚴格的警惕自己教導孩子的方式,不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小霸王及沒有教養的孩子。

〈幹嘛要管4〉文/王珧瑜(台南市)

不能只憑表面 就妄下斷言

和朋友帶著她小一的兒子上餐廳,一路上,那孩子邊走邊甩著水壺,並打到了路人;進了餐廳,孩子東摸西摸,包括不能進入的櫃枱內部、碰撞到正在用餐的客人……,大部分旁人看了都會想要好好地管教他一番。

但其實他是注意力缺失過動兒,因為看起來正常又沒有智力問題而錯失了黃金治療期,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收拾善後,最不能忍受的是旁人責難的眼光、親戚輕視的態度,我的朋友已經焦慮到只看到孩子的任何舉動都會責駡,而看不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及善良的天性,經過專業的治療後,孩子有了長足的進步,朋友心痛地驚覺到旁人不公平的責難。許多外表看起來正常的孩子,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問題。

別人家的孩子該不該管教,我的答案是--「孩子的行為不能只憑表面就妄下斷言」,因為隨便出面管教並不能使問題改善,除非是有危險的事必須立即制止,否則只會令其父母難堪、當事人喪失信心而已,就「管教別人家的孩子」這件事其實也蘊含了極度的不尊重,任何人看見了孩子的不良行為都會感到生氣,但是,不管對表現出來的行為多麼讓人生氣,仍要尊重當事人及其父母,尤其每個人在生氣的情緒下,很難好好地處理當下的情況,反而容易傷害不良行為的孩子,產生負面的效果。

〈幹嘛要管5〉文/程珍惠(桃園縣)

家長不管 你也管不了

下班時間,電聯車上擠滿疲憊的通勤族,一個小孩在座位上大吵大鬧,跳上跳下,一旁的母親對於小孩的叫嚷無動於衷。最後那小孩跳下座位時踩到我的腳,我忍著氣,語氣盡量溫和的說:「小弟弟,小聲一點,你大聲叫嚷會吵到叔叔阿姨。」小孩征怔的還沒答話,做母親的已經發飆的大吼:「妳嫌吵就不要搭這班車。」

你為什麼會覺得別人的小孩欠管?因為你認為他的行為不對,為什麼他的父母不管?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小孩沒有錯,換言之,這就是觀念的問題,如果父母的觀念本來就有偏差,他們能導正自己小孩的行為嗎?

有些父母,就是一味護著小孩,與其說是愛小孩,不如說是愛自己的面子,你管他的小孩,就是瞧他不起,他一定要扳回這個面子。現在社會經常可見的是:小孩在學校被老師打,家長到學校抗議,不問小孩是犯什麼錯而被打,只究責老師的情緒管理失調,要求老師道歉調職。煙毒犯被警方攔撿,心虛衝撞警方加速逃逸,警方開槍示警不巧正中毒犯心臟,毒犯家屬跳出來指責警方用槍不當,不問自己的毒犯兒子為何遭到攔撿卻不停車。

所以,別問別人家的小孩該不該管,而要問別人家的小孩你管得了嗎?碰了一鼻子灰不說,最後還跟小孩的父母摃起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