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教養給空間 別盯緊緊

2022/10/24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瑋君

公園旁的土地公廟,雖不大但香火鼎盛;剛好它位於市場外圍,買菜路過時,我經常會進去頂禮參拜。沒有講究的儀式規矩,純粹是生活有感,謹以雙手合十對神明表達感恩,謝謝祂守護這片土地、守護我一家平安。

後來廟方換了新的管理員,是一位中年男士,工作態度非常積極,看他不是在擦佛龕就是整理香爐,或點油燈、或排列供品,從不曾看他停下來,親切友善,更會主動和信眾閒聊;可是我打過一次招呼以後,就刻意避開那裡繞道而行。

這當然是我自己的問題,我不喜歡時時刻刻被盯著的感覺,以前連管理員是誰都不知道,反而自在。

就像逛街時如果店員跟前跟後,通常我也會急著想逃出去;緊迫盯人的銷售方式對我適得其反,我需要時間醞釀心情,需要空間召喚直覺才能下決策、成交易。

這件事讓我想到親子間固然需要親密的關係,但決非亦步亦趨事事張羅。教養兒女過程中,我一向不喜歡緊迫盯人,我相信他們會用自己的節奏完成自己的學習。基本上能正面思考、為自己負責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孩子低年級時我當志工、講故事帶晨光;隨著年級上升,我逐漸淡出校園,我明白支援和介入的差異,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成為直昇機父母,當他們選填大學志願時,更同意他們到外地住校,沒有勉強他們填住地學校,因為離家獨立是成長很重要的體驗。

據媒體報導,直昇機父母之後,現在社會出現大量的割草機父母,他們不只盤旋在孩子周遭,協助解決問題而已,更趕在孩子遇到困難前,搶先一步替他排除路障,讓他們直接通行康莊大道。

其實,不論直昇機、割草機、都不是最佳教養方式。每個人都需要空間自己探索,也需要時間累積智慧,你的能力不會變成他的能力;在時間帶上,父母的一輩子不會是孩子的一生,我們能幫多久呢?

該放手時放手,適時讓愛自由,這才是最佳父母。誰喜歡一直被盯著、誰又能一直盯著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