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保存版> 世界城市容顏特寫 <布拉格Prague>4-2 觀賞布拉格˙風華絕代

2007/09/25 06:00

城堡入口巨人搏鬥雕像。

企劃/旅遊版 撰文˙攝影/王若默

城堡內的聖維塔教堂也是典型哥德式建築。

(編按:布拉格是世界最優美城市之ㄧ,城市中的歷史中心獲選為世界遺產,「百塔之城」、「建築博物館」等,是世人對它的讚譽。來到這座瀰漫中世紀歷史芬芳的古城該如何觀賞?請看以下報導。)

蘿瑞塔教堂美倫美奐,堪稱巴洛克建築華麗藝術的極致。

德國文豪湯瑪斯.曼(Thomas Mann,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魂斷威尼斯》作者)說:「布拉格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如果你在布拉格也有這種「feeling」,恭喜你,你的感受是諾貝爾文學獎等級的!

查理橋哥德式橋塔上的Q版巴洛克雕像。

建築博物館漫步賞精華

舊市政府1樓天花板豔麗的馬賽克拼圖。

布拉格發展到現今「建築博物館」,多處名列世界遺產,大概從11世紀到18世紀間完成主要格局,其中最讓捷克人驕傲的,應該是14世紀波西米亞國王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捷克語Karel IV),他不僅將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移至布拉格,並大興土木,布拉格的地標聖維塔教堂、查理大橋、舊城市政廳、提恩教堂、新城區等,都出自查理四世手筆。

布拉格大眾運輸系統綿密且便利,但欣賞布拉格古建築之美,還是靠雙腳散步最適合,如果從新、舊城區交會的市民會館,進入舊城區穿過查理大橋,一路到莫爾道河西岸的小城區,緩坡沿聶魯達瓦街,再到城堡,全程約4公里,即可盡覽布拉格千年建築風華,有11到13世紀的仿羅馬式建築、13到15世紀的哥德式、16世紀的文藝復興風格、17到18世紀的巴洛克式、洛可可、新古典主義,當然,還有19、20世紀最「新鮮」的新藝術風。

自由行規劃行程建議

按布拉格行政區隔,主要觀光地區沿著莫爾道河(伏塔瓦河)分為六區,大致是世界遺產指定區域,沿莫爾道河右岸,從高堡(Vyshehard)、新城區(Nove Mesto)、舊城區(Stare Mesto)、猶太區(Josefov),穿過查理橋的小城區(Mala Strana,或小區)、城堡區(Hradcany)。

布拉格主要觀光地區不大,但各層面都很像「精華版」傑作,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品味,如果在布拉格停留時間不多,只有一、兩天時間,可以查理大橋為中心,往東到舊城廣場,往西經小城區上城堡,這是布拉格精華版的濃縮,走馬看花,晚上再挑一場藝文表演看。

如果有三到五天的時間,範圍可以再擴大一些,新城、猶太區、高堡等,並更深入,可登上幾個高塔欣賞布拉格市景,進博物館參觀,在路邊停下來喝杯咖啡,找地方欣賞夕陽,晚上安排古典音樂會、歌劇。

停留七至十天對布拉格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布拉格歷史建築裡裡外外大致看一遍,欣賞教堂內莊嚴華麗雕飾,晚上安排不同類型藝文表演節目,音樂會、多種歌劇、黑光劇、木偶劇等,布拉格人入夜後的節目很豐富。

建議觀賞重點1 黃金路線

黑色火藥塔旁淡黃色的三角結構建築,是布拉格音樂會聖地市民會館(Municipal House ;Obceni dum),正面有鮮艷的半圓形馬賽克拼圖,屬於19世紀未期興起的新藝術風格。「新藝術」的特色,在建築立面裝飾花草圖騰、女人圖像或鑄鐵柵欄,沿著納普里科普大街(Na Prikope)到瓦茨拉夫廣場(Vaclavske namesti,英文Wenceslas Square),有很多新藝術的建築。

像被炭燻過,黑油油的火藥塔,一看就知道是哥德式建築強調的垂直尖塔,尖拱型窗戶、拱門。哥德式建築最早起源於法國,約在12世紀初期成為法國中部天主教教堂主要建築形式,因宗教的力量傳入中歐。布拉格的哥德式建築,主要推手正是捷克人共同的驕傲查理四世,他在位期間修築建造了火藥塔,泰恩教堂、舊城市政廳、查理大橋、聖維塔教堂、新城市政廳等著名的建築,造就了布拉格「百塔之城」,散步這條路線,很難不被這些尖塔吸引。

沿著納普里科普的石板路,望向泰恩教堂和舊城鐘樓的尖塔前進,會經過結合古希臘、羅馬建築元素,把三角形山牆、成排列柱還原的艾斯特劇院(Estate Threatre ,Stavovske divadlo),屬於新古典主義建築代表。

建議觀賞重點2巴洛克風

布拉格的巴洛克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一樣,很難讓人忽略,白色華麗圓潤的巴洛克家族,與烏黑古樸剛硬的哥德式形成強列對比,進入舊城廣場,泰恩教堂與舊城鐘樓對望的空檔,即是白色的巴洛克式聖尼可拉斯(St. Nicholas Church;捷克語Kostel Sv Mikulase)教堂,建築風格講究錯綜繁雜的曲線,表現建築物的繁複華麗,打破文藝復興式建築直線與理性概念,與大量使用可塑性強的石膏材料有關,讓藝術家可以盡情發揮雕飾的創意。

像這樣巴洛克式的教堂,沿著這條散步路線,會經過很多巴洛克家族,穿過查理大橋到西岸小城區另一個聖尼可拉斯教堂,直到山頂上更加華麗精緻的蘿瑞塔教堂(Loreta;捷克語Loretanske) ,都是巴洛克式建築的代表。

蘿瑞塔建於1626年,格局比照義大利蘿瑞塔的神聖之家,是布拉格天主教教堂最古老也最華麗,正面鐘樓上有27個鍾,整點時分會響起「瑪麗亞之歌」,教堂二樓收藏許多宗教聖物,各種鑲滿寶石的王冠、手杖、披風,鎮館之寶則是鑲了6000多顆鑽石的耶穌聖像。單單參觀蘿瑞塔教堂門票就要110克朗,裡頭還不准拍照。

建議觀賞重點3城堡

布拉格城堡內建築物都很龐大,且各具特色,聖維塔教堂(St. Vitus’s Cathedral)在第三中庭,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高聳入天的尖塔、巨大尖型拱門,特色鮮明,聖維塔教堂從14世紀開始修築,700年來仍陸續增建,從教堂頂端俯瞰伏塔瓦河蜿蜒穿過布拉格市區,應是全布拉格最棒的視野。繞過聖維塔教堂,撲拙厚重的聖喬治教堂屬於仿羅馬式建築。

建議觀賞重點4查理大橋

捷克著作家伊凡.克里瑪認為,最能代表「布拉格精神」的建築,既非高高在上的城堡,也不是昂然矗立於舊城廣場的鐘樓,而是橫跨莫爾道河的古石拱橋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捷克語Karluv most)。

查理大橋是典型的哥德式建橋工法與巴洛克雕塑藝術的完美結合,查理四世於1357年下令修築此橋,以羅馬天使橋為樣板,1400年完工,查理大橋連接布拉格舊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橋長520公尺,寬10公尺,有16 座橋墩,橋面砌上磚石,兩側石欄杆上樹立30座雕像,為天主教聖徒和保護神,造型有女神、武士、人面獸身和獸面人身像等,兩端是裝飾巴洛克浮雕的哥德式門樓。

物超所值 布拉格卡

布拉格可以看的東西太多,但幾乎每一個景點都需要買票,如果全部參觀,門票所費不貲,避免荷包大失血方法,可以買一張布拉格卡(Prague Card),這是欣賞布拉格最「物超所值」的買賣。買布拉格卡加價再買一張「交通萬用卡」,3天內坐大眾運輸工具都免費。

布拉格卡包含逾50個景點和博物館的門票,著名景點都涵蓋在內,全部門票零買得花超過2000克朗,2007年的布拉格卡有效期限4天,售價740克朗,只要去幾個地方就值回票價。舉例來說,城堡區有8個地方需要買門票,單買城堡區套票要花350克朗,若加上舊城廣場周遭,就已經回本了,另有些地方雖然不在布拉格卡免費名單中,有卡會得到些折扣。遊客在機場就可以買到布拉格卡,旅行社、大的地鐵站、遊客服務中心也買得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