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馬偉成/輕放

2023/07/10 05:30

圖◎徐至宏

◎馬偉成 圖◎徐至宏

聽到父親低迴的鼾聲,我得以暫緩抒解。這些年,父親的病情起起落落,我們的生活也跟著起起伏伏,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如大風吹在加護病房、普通病房及家裡流轉,每次醫生說了下個停駐點,我們總能迅速整裝完成。

那晚,父親睡得很沉,沉到我們在旁哭泣依舊沒醒。當護理師將他身上的負累一一移除、關閉維生器的電源後,肺腑也毋須頑強綻放,一生與一瞬的轉換,義無反顧地如易水畔的壯士不復返。

所有裝備撤回了家裡,母親把隨侍照顧父親防護包內的藥袋、內衣褲及盥洗器具等取出,按照父親生前取用的習慣放回原處,並從衣櫃選了一套常穿的暗黑色西裝,好讓他體面地走。禮儀師為父親修容得氣色飽滿,我們俯身近看,躺臥的模樣,酣眠得安詳。不知冷氣太強還是眼睛太過刺激,我的視線朦朦朧朧地,父親的樣貌虛幻地在眼裡晃動。

我們隔著棺柩跟父親道別,千言萬語都隨著祝禱聲散去,願父親解脫所有病痛,隨佛去。

火化前,我們跟隨師父誦經,句句經文灑落成永生的告別,紙蓮花託付記憶的思念。母親靜默佇立注視父親的照片、牌位,喃喃地對他說了很多話,我們聽不清說些什麼。火化室的大廳內,所有的家屬各以不同的情緒表達不捨與哀戚,彼此的言語被稀釋又重疊。

火化場的螢幕燈號顯示輪到了,我們遠望父親的棺木被推入火化爐內,工作人員啟動按鈕,聽見「轟!」一聲,「火來了,快跑!」師父引領我們大聲呼喊。可是,父親被困在狹仄的密室,無處躲藏;火,猛烈地將他吞噬。

在撿骨室等候的空檔,回想父親生前說的話,訓示的、暴怒的、幽默的,點點滴滴的思念迴盪在凝滯的空間。此去一別,那些悼念與哀傷,在炙熱的火化爐裡,化為煙塵,零散卻持續地落在父親身上。

螢幕燈號顯示作業完成、尚需時間冷卻。等待如同面對孤獨,害怕、卻躲不過。身形高大的父親,燃盡後只剩端在鐵盤上形狀不一的骨骸。師父要我們每人拾起一塊放入骨灰罈,並說:「爸,一路好走!」我們輪流拿起褐色的竹夾小心撿拾,輕放罈內,深怕力道拿捏不對,夾斷脆化的骨質,那可是大不敬。撿拾的當下,突閃過一個念頭:這支竹夾會丟棄嗎?還是之後洗盡了家屬的難過與悲傷、繼續承載下一位家屬?

我扶著手隱隱顫抖的母親,小心領著她夾起相伴五十多年如縷的相逢。

有些骨頭嵌著大小不一的藍色斑點,「那是爺爺生前吃慢性藥造成的。」師父平靜地說。生前的父親,多年來的「旅程」是定期去醫院回診、復健;維繫生命的膠囊、藥丸,則是每趟旅行後帶回的紀念品。防護包內還有剩餘的,明天再拿去藥局回收。

父親的後事暫告一段落,回到家,沙發扶手還擱著早已沾塵的老花眼鏡,記得母親總是叮嚀父親要將眼鏡放好,以免小孩沒注意坐到就碎了。

我將眼鏡擦拭乾淨、輕放在神明桌的抽屜,等下次祭拜父親時,再帶去放入塔位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