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父母成長班〉以孩子為師 爸媽加油

2007/10/23 06:00

圖/達姆

〈學習科技〉再進修 孩子當家教

圖/達姆

文/丘引(寄自美國)

現在孩子上了學,父母開始覺得自己以前所學的知識,似乎是不足以教導孩子了。怎麼辦呢?教育界有所謂的「教學相長」,教書的人,不只是教導學生,事實上他們也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把這個公式套到父母和孩子身上,再升華到「以孩子為師」,應是現代人最迫切的任務之一。

我的同學吉米應該有60歲以上年紀,在統計學課上,他慌張得拿著專業計算機,一步一腳印的記下教授所教的計算方式,末了,還將一張他的筆記,計算機的每個步驟運用,請教授幫他過目是否有錯。

吉米對我說:「我以前念書時,學校根本不用計算機,學生都是要用筆計算。現在美國的國中和高中生上數學課都已經用計算機,大學更是以計算機為主。這個計算機構造實在複雜,我根本搞不來。我的兩個孩子花了很多時間教我如何用計算機做統計作業,我學了,馬上又忘了,孩子再教我,我又慌亂的手忙腳亂。」

另一個朋友羅拉有三個孩子,老大剛從喬治亞理工學院畢業,老二剛入大學,老三剛上高中。羅拉也是大學生。「寫作課全得在網上作業,寫完文章得修改,然後得轉換到不同的程式上貼上去。過幾天,自己再上網看看教授給的分數,以及評語。這些動作讓我很挫折,尤其寫作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幸而我的三個孩子都當我的家教,他們不厭其煩的教我,幫忙我修改文章,還安慰我,「寫作的確難,電腦也不容易,媽媽,妳別急,慢慢來。」同時,羅拉修了大學代數,和吉米一樣,她也為計算機而挫折萬分。「我的孩子們是我的老師。」羅拉慶幸有孩子當她學習的後盾。

在修了五堂課,外加一堂網上課,我覺得壓力大到異常,甚至天天晚上都夢見這個科目還沒有讀完,那個科目的文章或報告還沒寫,還有考試到了。當我把這樣的壓力對女兒說時,她說:「媽媽,妳這學期修太多課了,妳太急,這樣對身心不利,妳需要放慢腳步。」因此,女兒建議我,「退掉一堂課,這樣妳可以更得心應手。妳不必為退掉一堂課覺得難過。」

現代的孩子的學習能力比父母強太多了,他們的自學能力也比父母行,很多事情,如電腦資訊,現在的孩子都能無師自通,相對的,父母卻是蝸牛漫步。身為父母的人,需要放下所有的身段,以及以更謙虛的態度向我們的孩子學習請教。「媽媽,妳太用功了,妳需要放輕鬆。妳不必要強,非拿A不可。」這些話曾經是我對孩子們說的話,沒想到現在孩子反過來勸我別認真讀書過度,看!我的兩個孩子已經是我的老師了。

〈改變觀念〉一張獎狀 心念一轉

文/Erin Chen

上小班的女兒當選這個月的模範生,這對一向活潑好動,但對上課一點興趣都沒有的女兒來講,的確是一大鼓勵,而對媽咪我來說,更是一件不得了的光榮事蹟,恨不得大聲廣播讓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統統都知道。

直到學校要頒獎那天,我更是坐立難安,只差沒有請假去幫寶貝女兒拍照留念。

好不容易捱到女兒回家的時候,我興奮的問女兒:「有沒有獎狀和獎品啊?」女兒高興的拿著獎品說:「我有獎品耶!獎狀?沒有獎狀啊。」

我說:「怎麼沒有獎狀呢?這可是妳生平第一張獎狀,媽咪可是要好好保存起來的呢!」女兒直說沒有、不知道。

我氣急著問:「妳確定沒有像一張紙一樣的獎狀嗎?我要去問老師怎麼會沒有呢!」女兒緩緩的說:「唉唷,有啦,在書包裏啦!就說一張紙就好了嘛,說什麼獎狀,我聽不懂啦!那一張紙有那麼重要嗎?妳幹嘛那麼生氣啊?」

女兒一句話點醒我,對啊!不過就一張紙而已嘛,幹嘛那麼認真!這只是女兒求學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老師是藉此鼓勵她更有興趣求學,而不是要家長緊張兮兮的一直在意小孩去得到模範生那個名聲。

我摸摸女兒的頭,笑著對她說:妳果然是模範生,都比媽媽聰明多了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