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科藝共融的數位奇觀─高雄市立美術館「擴散耦」展覽
透過VR虛實操偶、眼控觀偶等互動設計,實現創新的操偶與觀偶體驗。
文.攝影/林昱晴
數位科技與日常結合的應用場景,勾勒出人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而創意產業與科技產業的共榮,正契合了21世紀的時代印記。當科技結合藝術思維,創意的源頭便是穿越時代介面的深度思索,高雄市立美術館「擴散耦」展覽以「科技與藝術的擴散、並行、融合」做為策展核心理念,揭示了人文與工程領域聚合共創的時代趨勢,正在改寫當代科技藝術的定義。展期至3月3日。
你是否還記得萬花筒裡相映相生的無盡空間?眼中所見的瞬間流變,在每一次的定形後都等待著下一刻的變形,在重複碎裂的對稱裡,所有的想像得以穿越微型的視窗。在童年最初的科學遊戲裡,我們已經開始體會越境的幻想漫遊。現實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未知可能性的龐大創作資料庫,當原本並不存在的創意型態,透過科技與人工智慧的連結,而得以在顛覆傳統認知的奇想下成形,我們如何回應時代的變化?
將研究成果轉譯為藝術作品
藝術(art)的字源是拉丁文「ars」,意指手作的技能;而技術(technology)的字源是希臘文「tékhnē」和「logía」的組合,代表系統性的手藝。從遠古的文字根源想像數千年前的人類,不論藉由技術或是藝術,都是透過手工技巧來打造自己所想望的世界。隨著工業革命而來的現代化軌跡,讓藝術聚焦於人類的創意,成為人文主義的象徵,而技術則偏向科學,透過各種科技發明,使人們的生活趨於便利。換句話說,藝術是各種思維、文化、想像的分享平台,科技則是人類創意想像的具體實踐。
科技關乎創新的思考邏輯。當工程科技結合藝術思維,便如同物理現象中的「擴散耦」(Diffusion Couple),當不同的元素相互結合時,就會突破臨界介面,產生元素擴散的效果,雖然彼此擴散的速度不盡然一致,最終卻可以產生互融的現象,並形成新的鏈結特性。高雄市立美術館「擴散耦」展出的作品自國科會「科技藝術跨域融合與創新計畫」的64個跨領域研究專案遴選而出,藉由藝術的語彙,將前瞻研究成果轉譯為藝術作品的呈現,邀請大眾重新審視自己對於藝術的認知,觸探科技對於感官與生活的意義,進而期許藝術與科技產業未來的共構發展。
科技是為了突破框限而生
科技與人工智慧的導入,無形中為當代的創作者帶來了「創世」的眼界,從作品的發想到最終的製作成形,全程參與了作品從無到有的生命週期。「擴散耦」策展人黃雅玲認為:「當科技與藝術人文合作,技術的發展是為了協助藝術家突破更多當下的限制。」法國藝術團體Obvious運用人工智慧演算生成的〈貝拉米肖像〉在2018年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43.2萬美元成交,成為第一件經由拍賣機制被藝術市場接受的數位藝術作品。2021年,邁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通稱Beeple)的數位藝術作品〈每日:最初的5000天〉以6,900萬美元的交易紀錄震驚藝術市場,催生了NFT藝術的興起,反映了數位科技正在書寫藝術史的事實。
黃雅玲指出:「〈貝拉米肖像〉的關鍵與趣味所在,是畫作右下角留下的那一道生成技術的數學方程式。就像國科會人文司蘇碩斌處長特別提到的,當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是否將會迎來科技失控的一天?或許在AI時代中,如何活得更像人?如何像人一樣獨特地活著?對我而言,會是更重要的問題。否則,如果只是依附著人工智慧而活,隨著科技的進展,人的感受會逐漸淡化與鈍化,當人的觀點只是人工智慧收集而來的觀點,人的思維不再有深度,到那個時候,人是否還真的存在?」
「擴散耦」策展人黃雅玲。
異地共演的創新體驗
講述傳統客家神話與故事的〈艾索羅夫ASOMROF〉,結合即時動態捕捉與5G傳輸,建構沉浸式的異地共演平台與虛實劇場,並透過AR、VR、裸視3D、文字智慧情感辨識、區塊鏈等技術,強化實體與虛擬之間、表演者與觀眾之間的連結度與參與性,也深化了藝術和科技在當代社會的影響力。
〈艾索羅夫ASOMROF〉建構沉浸式的異地共演平台與虛實劇場。
〈二胡.AI.印象〉是由一群愛好二胡的資工領域老師們所開發的二胡教學應用系統,由於AI能夠大量產生各種文字與圖像的創作,因此這群老師們便思考,AI是否也能創作出具有江南印象的二胡音樂?當AI自行運算出江南曲風的二胡音樂時,也同步將音樂轉換為宛如江南風景的圖像。
〈二胡.AI.印象〉是藉助AI運算能力所開發的二胡教學應用系統。
〈未來布袋戲〉計畫的發生,源自於數位科技時代中,傳統表演藝術面對科技及相關事物的創新發展,逐漸面臨式微與消逝的危機。2019年,陽明交通大學接收西田社捐贈的布袋戲戲偶、戲服、道具、影音資料等共約2000件,於是著手布袋戲文化保存與延續的行動。受限於師徒傳承制的傳統,〈未來布袋戲〉計畫團隊因此開始思考如何將高齡操偶師的操偶手勢、動作加以保存,最終透過VR虛實操偶、人機互動共演、眼控觀偶等互動設計,實現異地共演的創新操偶與觀偶體驗。
〈未來布袋戲〉計畫始於陽明交通大學接收西田社捐贈的布袋戲文資檔案。
人機互動的科技劇場
以香港反送中運動做為發想的〈有重量的光束〉,作品的原初構想是以舞作的形式呈現,因此在美術館的展示方面,影像紀錄成了必然的選項。整體裝置的構思連結到近年社會運動常見的雷射筆,當光束透過雷射筆而產生方向性,便會形成一種無形但有效的照射。創作團隊開發「人機互動」技術,讓民眾親手操作無人機的飛行狀態與燈光變化,造就互動式科技劇場的情境。
〈有重量的光束〉造就互動式科技劇場的情境。
陶亞倫對於科技的發展與參與向來非常的緊密,這種緊密度並非代表他僅僅關注技術性的探討,反而是聚焦於尋求如何透過科技來喚醒人際關係的熱情。〈虛擬歸鄉計畫〉是他近年作品〈自由人〉的延伸,透過「VR與虛擬分身機器」打破時空限制,將個人的意識與感官,自遠端傳送到地球另一端,將理性的科技工具做為感性人類情感展現的媒介。〈虛擬歸鄉計畫〉的主角鍾仁懷醫師藉助「VR與虛擬分身機器」的協助,在美國的家裡自由移動步伐,同一時間,在台北大同國小的分身機器人跟隨鍾醫師移動的方向,一起在大同國小的教室中移動,為鍾醫師實現了歸鄉的想望與體驗。
〈虛擬歸鄉計畫〉將個人的意識與感官,自遠端傳送到地球另一端。
〈島嶼演繹〉是創作團隊在搜集馬祖的地貌、節慶、生活情境後,透過數位演算而得的資訊結構與解構的技術,發展出屬於馬祖特有的紋理圖案,讓這些紋理成為馬祖專屬的視覺化資產(IP),再藉由舞者的肢體舞動,在展場中擴充馬祖地域的延伸性、擴張藝術展演的各種可能性。
〈島嶼演繹〉透過數位演算發展出馬祖專屬的視覺化資產。〈島嶼演繹〉結合人機共舞的實境舞台。
生活肌理的重新編碼
如果有一天,地球的植物不再是我們熟悉的花草樹木,取而代之的是人造塑料、人工金屬管、合成黏液史萊姆、塑膠地層……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出現在自然界中的人造合成物?〈異自然X Nature〉展場牆面的螢幕分享著〈異生命的演繹〉、〈大地回音〉、〈非碳基植物學〉這3件作品透過機械、人造產物,模擬另類的自然環境,跳脫人類中心主義的觀看視角,引導觀眾由非自然的情境,思考何為自然。
〈異生命的演繹〉黏液氣胞營造出異自然環境下的新感官經驗。〈大地回音〉結合動力與聲響裝置模擬地震運動。〈非碳基植物學〉探索人與自然之間充滿離散與連續性的新關係。
〈擁抱〉呈現了透過觸控手環,讓聾人學生與聽人舞蹈班的學生在低度的科技技術中,將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舞蹈、律動體驗,導入聾人學生的美感學習教育當中。「擴散耦」以這件作品做為展覽的尾聲,主要是強調科技具有不同的發展層次,即使不是高科技的應用,也都具備適度貢獻的價值。一如〈擁抱〉這件作品,僅僅透過無障礙科技載具的連結,聾人孩子便能深刻感受到跳舞、律動、表演賦予他們的自信。我們常說藝術平權,這件作品傳達的就是科技如何透過情感的連動,為藝術帶來靈感,重新編碼所有生活肌理的想像與理解。隱藏於作品背後那幽微而美麗的人性,便是科藝共融創作實驗之所以如此動人的微光與亮點所在。放下既有的身體經驗,重啟數位時代的感官,這些作品得以成形,並非因為神蹟,而是因為當代強大的科技使然。
〈擁抱〉呈現了透過觸控手環,將律動體驗導入聾人學生的美感學習教育當中。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