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鬥陣寫作俱樂部.新詩篇】 曾琮琇/給世界的迴力變化球

2024/05/24 05:30

◎曾琮琇

◎曾琮琇

新詩評選總存在某種弔詭。一方面希望它不要長得太「文學獎」,另一方面,又期待它有不同於以往新詩的樣子。往往不免要在聲音、形式、情感、思想與現實等種種布置之中反覆斟酌,取得均衡。也就是說,做為一個時代精神的映現,文學獎的詩必須扎根於傳統,也要跳脫框架:既回應當下時代的脈動,又將之捏塑變形,錘鍊鑄造,擴大它所能想像的邊界。

有幸參與幾次新詩初審,披沙揀金是初審的任務。稿件一落又一落地打開,進行翻閱、篩選、分級;終究只有少數的詩晉級第二回合。一首詩它值得,對我而言,除了一個詩人個性的展現(或逃避)之外,共感是必要的。共感之於詩,可能是一個意想之外的意象連結,可能某種獨特的敘述腔調,可能是聲音在詩中的起伏變化。詩的內容,我們未必經歷或知道,可能只是某個寡淡無奇的日常片段;但詩人把無聊搖晃成新奇。這樣的觸動,在詩的說與沒說之間,最後一行最後一個字結束之後,留下深深淺淺的餘震――我們的感官被什麼搖醒了,無以名狀。這個世界還好有這樣一首詩被作者寫出來了。

初審會議最有意思的,是本來以為泛泛的作品,意見交流中嚼出滋味。有一次與詩人吳岱穎一起初審。我們對各自心儀的,但對方沒有放到購物車的詩來回討論好久,深怕任何一首好詩被遺漏。討論結束,照例在圈選表單上填入詩的編號題目;他猶如銘刻般,一筆一畫,無比慎重。那種虔誠與專注,你知道,其實是對書寫者的致敬。如果最後得獎名單上出現我們心中所愛,其欣喜不亞於刮刮樂刮到兩千萬吧(雖然不曾中過)。

想起吳岱穎獲首獎的詩:「堆積的衣服與碗盤/每一天的晚餐時刻/我們相對而坐/兩個人,兩道陰影在背後/貼成同一張地圖」、「我讓自己忙碌//讓自己看起來透明/讓你看見我肚腹裡一隻/蝴蝶正揮著翅膀上下飛舞/為了每一個清醒的明天/所做的種種努力」(〈回函:致拉撒若夫人〉)。做為一種召喚,它重新詮釋,回應生命的種種困境。像一顆給世界的迴力變化球――在我們接住它之前,它已蓄滿能量;先我們一步,把我們接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