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帶孩子認識SDGs

2024/06/21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林彥佑

這幾年,全台灣掀起一波SDGs風潮,幾乎所有的機關團體、公司行號、中小學校園,都被鼓勵可以結合相關內涵,甚至若能提出與SDGs相關的計畫,還可以有諸多運作發展上的補助。全世界的所有國家,都為著SDGs而努力。

SDGs全名為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希望可以增進全體人類與社會建設的進步與福祉,所以訂定了17個指標。

曾經有人質疑,這麼浩瀚的目標,怎麼可能對國小學生引發他們的動機、產生行動、提出改變。事實上,幾年擔任SDGs融入課程的講師,深深發現,它並不是冠冕堂皇的目標,而是真實可以結合生活情境的。

在家裡,怎麼和孩子談談SDGs?我先從生活面向來引導。例如,請孩子看看第四個目標「優質教育」,我問問孩子,覺得現在在學校所受到的教育品質,滿意嗎?有沒有想提出哪些建議呢?孩子說,希望學校可以多設計有趣的課程,例如國語課可以玩玩文字、成語;數學也可以多一點生活化的教學。當然,還包括希望老師不要太嚴格、可以增加許多下課時間。我問孩子,可以怎麼提出想法讓老師或學校知道呢?孩子說可以寫在日記裡、可以跟老師說、可以寫信到教務處的信箱。這些都是方法,也就是具體行動方案;至於,是否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當然也是需要再透過學校內部、師生間的彼此溝通與評估。

這樣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粗略看見SDGs若要讓孩子產生共鳴,是需要從孩子的生活經驗開始,讓孩子先有動機,才有辦法進一步繼續引導下去。接著,需要找到問題的解方,讓當下的情境可以迎刃而解。

既然SDGs是全世界的共同議題,就不能只把眼界放在教室、台灣,而是希望可以拓展到全世界。那一天,我帶著孩子打開SDGs的相關網站,一起閱讀相關的指標,孩子說,「有些指標感覺離我好遠呀!」用KPI的成效評估觀點來看,就是孩子可以判斷哪些是近程、哪些是遠程:近程通常在地而且文字容易閱讀的;遠程則為世界觀點,甚至連文字都不易理解的。

接著,我讓孩子上網搜尋,找找全世界目前的教育現況,這時,考驗著孩子運用「關鍵詞搜尋」的能力。孩子從過往經驗,打出「非洲、教育」、「進步國家、學校」、「芬蘭、學習」等等語彙,請孩子說說自己的觀察與想法,最後打開Google map,找找看所找到的國家、洲名,在地圖上的哪裡?

在這個階段中,我們慢慢引導孩子從台灣到世界,從生活實例到指標的深度內涵,最後再整合出個人思維,找出地理位置。這麼一來,SDGs和世界有了連結,也打開了孩子的世界觀。

SDGs指標總共有17個,然而,並非每一個指標都是孩子容易理解的,可以找到與該指標相關的生活經驗,深入淺出地引孩子知道。例如兩兄妹常常打架吵架,就是指標16「和平與正義」;現在我們可以快速上網,擁有生生用平板的政策,就是指標9「創新與基礎建設」;去買飲料可享用自帶杯的5元優惠,就是指標12「責任消費與生產」,這不就是生活連結了嗎?

SDGs,確實是一項打開孩子視角的新興議題,也是跨域跨界的課題。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接觸生活,看見深度,慢慢帶著孩子認識、覺察、實踐,我相信在不遠的2030,就能有更好的地球家園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