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從山的視野思考人類世─高美館「山演算展」

2024/11/09 05:30

派翠西亞.多明格斯《植物矩陣》燈光裝置、竹結構(張鈞博製作)、多媒體裝置、單頻道錄像,21分12秒,2021-2022。派翠西亞.多明格斯《植物矩陣》燈光裝置、竹結構(張鈞博製作)、多媒體裝置、單頻道錄像,21分12秒,2021-2022。

文.攝影/記者董柏廷

西元2000年「人類世」(Anthropocene)概念發軔於諾貝爾獎得主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描述18世紀末人類活動對全球的氣候及生態系統等環境造成影響,雖然尚未被正式認可為地質年代,但反而讓人們關注起人類行為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影響。

高雄市立美術館與緩步動物聯合主辦的「山演算」展覽,由台灣策展人呂岱如與智利策展人卡羅琳娜.蓋斯洛赫凱拉(Carolina Castro Jorquera)共同規畫,精選台灣、香港、泰國、新加坡、南韓、巴西、墨西哥、智利、厄瓜多9國藝術家作品,包括法蘭達.巴瑞托、塔尼亞.坎迪亞尼、派翠西亞.多明格斯、黃鼎云、余欣蘭、康雅筑、吳松吉、妮可.勒希里耶、lololol、羅智信、大米釀造姐妹俱樂部、奧斯卡.桑蒂安、徐世琪、蘇郁心、陳業亮、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王永安、黃漢沖、吳其育等19位的藝術創作,銜著人類世的核心,另闢蹊徑,邀請觀眾將人本中心縮小,自主擬物化,引領觀眾「像山一樣思考」,於展間巡遊,以個人生命經驗為基準,探勘過去史料,放眼科技未來。展期即日起至11月24日。

關鍵字:Reset、Rest、Recover

策展人之一呂岱如回憶展覽靈感源頭,她提到詹姆斯.洛夫洛克與拜仁.艾普雅德合著的《新星世》,「詹姆斯.洛夫洛克於70年代提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將地球上每一個區域視為互相連結的大有機體,之後又提出革命性的理論,將地球分為3個地質時代:光合作用時代、人類世、新星世。他將人工智慧與電子人等未來角色納入討論,思考A.I.興起會對社會文化造成怎樣的影響。」因此,展覽由此出發,試圖把時間與地理的物理維度攤開,將自然宇宙的智慧與人工智慧並置,呈現幾種理解未來生態思考與實踐的羅盤,並尋求「生態藝術」的嶄新意義。

法蘭達.巴瑞托《每針縫線》織品,2022。法蘭達.巴瑞托《每針縫線》織品,2022。

「山演算」展覽,內在核心以3個關鍵字展開討論:Reset(重新設定)、Rest(休息)、Recover(修復)。呂岱如提到,「人與自然都需要被療癒,人在環境中生存,無法推卸責任,控訴單一現象並非我的訴求。人與自然其實同在一個共生的網路之中,是彼此照顧彼此的姿態。」因此展間動線,捨棄固定的引導路線,展品之間在偌大的空間裡,彼此獨立,卻又因為沒有「黑盒子」的隔間,作品透過聲音相互滲透,觀者甚至可以從一件作品的孔縫,窺見另一件作品,產生展件與展件相互借景的趣味,呂岱如說明,如此陳設,也是將作品擺在同一個「共生系統」中,「既互相干擾,又彼此共存,產生隱形的對話。」

徐世琪《宇宙急Call》單頻道錄像裝置,12分43秒,2019。徐世琪《宇宙急Call》單頻道錄像裝置,12分43秒,2019。

線索1:透過身體介入展覽

靠近展場入口處,首先見到羅智信的作品《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其以燒過的污水污泥塗在由夾板、五金件、石膏、金屬網、紗布和物件所製成的隧道狀結構體上,以此做為一條轉換體感與想像的甬道,創造強烈的體感壓力與空間換置感。藝術家以鍊金術師的姿態,將廢棄污穢轉化為藝術品,提出物質再生和價值創造的路徑,引導觀眾探索暗黑、穢物、幽閉的精神所在。

羅智信《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污水污泥、夾板、五金件、石膏、金屬網、紗布,2024。羅智信《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污水污泥、夾板、五金件、石膏、金屬網、紗布,2024。

呂岱如說明,透過展場引導人與自然共生的思考,是策展時的極大挑戰,「如何形塑展覽,並帶給觀眾有效的感受跟路徑,是我想透過展覽呈現出來的內涵,另一方面是關於『身體政治』的操作,每個人對於自然、宇宙以及與世界的觀測角度,也是展覽想要呈現的部分。因此,觀者透過自己的身體介入展覽,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羅智信《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做成隧道狀結構,觀眾必須彎腰屈膝才能通過。羅智信《如果岩石保存被擊碎的聲音,污泥是否對通道還有記憶》做成隧道狀結構,觀眾必須彎腰屈膝才能通過。

譬如,黃鼎云以及陳業亮的穿戴式互動作品《半睡半醒,生死微微》以真菌在生物界中,做為生命與死亡之間的物質轉換者為發想起點,邀請觀眾穿戴枯木、菌絲體造型的裝置,在展場內練習「休息」,並隨著呼吸與溫度感測器指示調節身心,延伸出對死亡、睡眠、休息等代謝狀態,以此呼應「修復」議題。呂岱如指出,「讓觀眾花更多時間,關注自己身體以及周遭環境的節律,因此鼓勵大家穿著裝置自由活動,到處睡或休息,跟展場的人類或非人類互動,將睡眠的自主權拉回來。」

黃鼎云、陳業亮《半睡半醒,生死微微》,穿戴式互動雕塑、數位印刷、織品、呼吸與溫度感測器、LED燈、音響,2024。黃鼎云、陳業亮《半睡半醒,生死微微》,穿戴式互動雕塑、數位印刷、織品、呼吸與溫度感測器、LED燈、音響,2024。

王永安《皮膚考:幽靈變數》從身體連結內在情緒,以雙頻道錄像裝置提出一則迫切提問:A.I.有皮膚嗎?當人類社會與電腦演算世界愈來愈緊密的現代,如何分辨感知與模糊的集體數據疆界,成為作品探討的核心。當感官經驗、情感被排除在「大數據時代」之外,成為一種「幽靈變數」,藝術家便透過神經科學的觸覺研究,透過情動觸摸實驗所得的神經造影影像,以及舞蹈影像探索,嘗試描繪各種人機介面中被數位化的身體樣態與情感。

王永安《皮膚考:幽靈變數》雙頻道錄像裝置,HD彩色(有聲),13分59秒,2024。王永安《皮膚考:幽靈變數》雙頻道錄像裝置,HD彩色(有聲),13分59秒,2024。

線索2:追尋大自然的記憶

展覽的核心宗旨貼合著「天人合一」概念,因此「自然的記憶」該等值看重。譬如,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以單頻道錄像與文件檔案,在A.I.影像生成的年代,關注媒體歷史、技術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流變,尤以數位原生角度,抒發對於自然環境的鄉愁為起點。作品以樟樹林為主體,透過影像巧妙連結殖民時代跟A.I.時代的樟腦生產史形成對比,同時碰觸權力結構、科技殖民等議題。

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單頻道錄像,12分30秒,2024。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單頻道錄像,12分30秒,2024。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相關文件檔案。吳其育《薄膜史:無主數據》相關文件檔案。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則是以詩意敘事,想像非生物的感官與情緒。藝術家蒐集位於斷層面上的石頭,通過非科學的視角,探索板塊運動的地質概念,從感官和情欲的角度來理解,並將地震視為張力與欲望的表現。並且邀請觀眾透過動作、觸摸、姿勢和聲音來描繪隱喻這些地質互動,而不僅僅是科學地展示這些現象。

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數位HD錄像、石塊,16分30秒,2024。康絲坦薩.阿朗孔特南《南美洲板塊有空氣的記憶》數位HD錄像、石塊,16分30秒,2024。

余欣蘭《揹獵物的女人》以女性生態主義的觀點,重新省思傳統獵人與生態環境相互取得平衡的關係。其以身為太魯閣族女獵人的母親為題材拍攝紀錄片,描述50幾歲後突破傳統性別禁忌,遵守祖訓GAYA禮節、用傳統方式製作陷阱,扮演自然與人類之間的平衡角色。影片細膩描繪女獵人如何關注環境,富含溫柔特質,感受到原住民傳統知識與自然環境的深層對話。

余欣蘭《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單頻道錄像,69分鐘,2023。余欣蘭《揹獵物的女人》紀錄片、單頻道錄像,69分鐘,2023。

線索3:修息以修復

活動、代謝以及休息之間的循環模式,對於人與自然都是重要的事情,透過休息,生命才得以延續。

譬如來自新加坡的藝術家黃漢沖在2021年出版科幻長篇詩集《近快,未來》,以俳句形式展開對於亞洲地緣政治的未來測想,描述後威權時代、氣候災難後的淹水亞洲群島,如何協商新的疫情與監控,其中的政治隱喻也繼續發展成為創作計畫的內容。他以一件持續進行中的歌劇創作,在音樂編曲安排上刻意糊化歌詞的表達,讓觀眾需費力聆聽高強度合聲,雙面象徵集體疲憊麻木,以及新威權誕生的可能,對民主的形式與意義提出討論。

黃漢沖《群體感應論壇:一次排練》印製織品、聲音裝置、詩集《快近、未來》,2021-持續進行中。黃漢沖《群體感應論壇:一次排練》印製織品、聲音裝置、詩集《快近、未來》,2021-持續進行中。

lololol《修行》與《修息》以聲響實驗的方式還原修復的階段,透過現地製作,在狹長封閉的樓梯間,創造一座被聲響包覆的空間。觀眾在欣賞作品時,必須在樓梯間上下移動、停頓、來回、重複同樣的動作,隨著聲響與動作的指引,進入沉思冥想,隱喻修行練習。藝術家透過數列重新解構與編排武俠的音景,豐富空間的感受性,並讓這個日常行為,在聲音的引導下被賦予更多省察意識。他更採集66種呼吸聲製成一組加密檔案,並顯示在一個裝有動力馬達的螢幕上,同時以電子數字和物理震動方式轉譯人類、靈長類動物、電腦擬音、網路MEME等呼吸頻率,擴充對於呼吸、氣體交換等想像。

小結:想要怎樣的未來?

人類世來臨,代表風、水、土壤、塵霾、雨珠,都已受到人類行為的影響,原始自然不再如初,純然的野地或已消失殆盡,警醒的人們關注環境的劇烈變化,而早慧者或以提醒、批判、說帖等立論,紛紛袒露焦慮以及刻不容緩的改變決心。人工智慧同樣汲取地球資源(譬如電力),因此,如何優化對地球資源的永續經營,是人類與人工智慧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