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永恆的女性─北美館典藏展「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
北美館「飛地」為館內策劃的典藏展,聚焦戰後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圖為參展的台灣藝術家,以及家屬代表和館長王俊傑合影。(北美館提供)
文.攝影/吳垠慧
英國作家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在自傳色彩濃厚的長篇小說《燈塔行》當中,以獨特的意識流技法,探討在瞬息萬變的時代社會,人們面對婚姻、感知、記憶和時間消逝等課題的思維轉變,字裡行間亦充滿女性意識的覺醒與關懷。台北市立美術館策劃的典藏展「飛地:一部自傳的誕生」,就援引這本小說的3個篇章:〈窗〉、〈歲月流逝〉和〈燈塔〉為展覽的3個子題架構,呈現女性藝術家創作的多元展現。展期即日起至12月15日。
洪美玲的「尋道」系列,以幾何圖像詮釋東方文人畫的山幽意境,圖為〈尋道100〉(2003)。(北美館提供)
「創作」是為飛地
近些年,女性/性別儼然是藝術圈的關鍵字,除了相關議題的展覽策劃,還有自典藏中再挖掘與深究。北美館從近6000件典藏品當中,挑選28位國內外藝術家的112組/件作品和文獻於「飛地」展出,其中24位是台灣藝術家,4位外國藝術家,聚焦1950年代起嶄露頭角的前輩藝術家,及至近年崛起的新銳創作者,從她們的水墨、繪畫、雕塑、空間裝置和影像等創作,探見逾半世紀以來,女性藝術家如何在時代環境和私空間領域的侷限中,為自己開闢一方「飛地」,在其間或遙遊、內觀,或觀照社會現實。
「飛地」(enclave)指的是一個國家境內存在不受其主權管轄的土地,「enclave」源自拉丁文,直譯為「上鎖的空間」,北美館策展人蕭琳蓁藉此比喻藝術家獨立於外部環境空間,在混亂的現實中不受干擾,進入專注於自我的創作狀態,「創作」即女性藝術家的「飛地」。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吳爾芙另一部被奉為女性主義文學經典《自己的房間》當中提到:女性若想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樣的觀點同樣能延伸至女性藝術家的處境。
侯怡亭的「歷史刺繡人」系列(2015-2016),以刺繡覆蓋歷史照片的局部,省視殖民教育體系對女性身心的規訓狀態。
望向家與世界之「窗」
「窗」是從家中想望世界的起點,也是外界窺探屋內世界的途徑,第1展區透過「窗」觀看居家裡外的世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韓國女性主義藝術先驅尹錫男(1939-)的空間裝置〈粉紅色的房間 III〉,滿地的玻璃珠是汗水、也是淚水,巴洛克風格的沙發比喻富裕的物質生活,坐墊卻有長刺貫穿。尹錫男40歲毅然前往紐約學習藝術,此前,她是與婆家同住的全職家庭主婦,深刻理解女性的生命處境,她的創作多源於切身體驗。
台北市立美術館「飛地」展出館藏鄭瓊娟2011年的油畫〈空〉。(北美館提供)
身兼為人子女、妻子、母親等多重身分,女性藝術家想保有創作並非易事,李錦繡(1953-2003)的經驗可見一斑,她1983年前往巴黎進修,1986年學成返台,從事教學、照料家中長幼、操持家務並協助藝術家丈夫創作。在1993年畫作〈任遨遊〉中,以自己的小板凳為中心視點,勾勒出居家空間,也以此標註自身的存在;2001年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後,儘管也得知罹癌末期,在〈容合.相待.彩虹曲〉(2002)畫中還是以舒適明亮的色彩表現這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李錦繡在〈容合.相待.彩虹曲〉(2002)畫出擁有自己工作室的愉悅感。
懷孕經驗是女性藝術家專有的主題。長期研究和關切女性議題的謝鴻均(1961-),作品〈游〉(2002)描繪蛹狀的生命體漂浮於淡黃透明的羊水中,表現妊娠期間的母體經驗。「母親」之於王淑鈴(1963-),不只是親密的家人,也是思鄉的借喻,旅居倫敦20多年的她,把對過世母親和家鄉的無盡思念,投注在逾6米長的巨幅畫作〈吟唱的河流〉(2009-2011)當中,陪伴她成長的大甲溪宛如記憶長河,常駐心底。2023年,王淑鈴為台灣第1位獲頒美國國務院「使館藝術計畫」獎章的藝術家。
台北市立美術館「飛地」展場一隅,左為王淑鈴逾6米長的畫作〈吟唱的河流〉(2009-2011),右為李錦繡的畫作與文件展示。(北美館提供)北美館「飛地」為館內策劃的典藏展,聚焦戰後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圖為參展的台灣藝術家,以及家屬代表和館長王俊傑合影。(北美館提供)
「歲月流逝」下的內在省視
接著「歲月流逝」展出的作品著重內省與主觀經驗,王雅慧(1973-2023)的錄像裝置〈日光下的靜物〉(2005)可為代表,她以數位手法傳達光影和空間邊界的幽微變化,每個難以名狀的瞬間都像一幅靜物畫。
謝鴻均的畫作〈游〉(2002)表現懷孕的生命體驗。(北美館提供)
洪美玲(1940-)40歲時放棄教職鐵飯碗,前往美國舊金山藝術學院攻讀學士和碩士,這次展出的「尋道」系列始於1983年,以幾何符號詮釋東方文人畫中的小徑、山巒等元素,另加入拼圖形狀的板塊,展露新意與童趣。
王雅慧的錄像裝置〈日光下的靜物〉(2005)以具有繪畫性的動態影像營造內觀的寧靜力量,每個畫面都像一幅靜物畫。
陳幸婉(1951-2004)、薛保瑕(1956-)、陳慧嶠(1964-)等人的創作始於1980年代,都在繪畫基礎上展開複合媒材的探索。陳幸婉在〈月亮的聲音I, II〉(1991)結合水墨、油彩、布料、木槌等材質,營造出感性的語彙;長期致力於抽象繪畫藝術的薛保瑕,在〈核心與邊緣〉(1995)結合抽象畫與真實的漁網,形成捕捉、牢籠的意象;陳慧嶠利用針線創造出理性簡約、兼具感性詩意的空間裝置,〈默照〉(1992)以上千根針與繡線固定棉絮,〈似停非停〉(1997)的玻璃盒內擠壓難以計數、象徵自由幻想的白羽毛。
陳幸婉的複合媒材〈月亮的聲音I, II〉(1991)結合水墨、油彩、布料、木槌等不同材質,營造出感性的語彙。薛保瑕2009年於一場手術後對生命有豁達的體悟,在〈起始〉(2010)畫中徒手畫出9個圓,象徵長長久久的創作期許。(北美館提供)
「燈塔」的象徵與追尋
「燈塔」具有引航、追尋等意涵,以及對環境的關懷與反思,這個展區以吳瑪悧(1957-)的影像裝置〈墓誌銘〉(1997)為開場,這件作品直指二二八事件中被缺席/遺忘的女性。薄茵萍(1943-)為了生計曾在美國的車衣廠、木框廠打工,也開過雜貨店,其創作表達強烈的社會關懷,版畫〈希聲之四〉(1989)由9幅如電影分鏡般的畫面構成,表現出群眾的怒吼;蕭麗虹(1946-2021)的空間裝置〈老梯子〉(1991)可見一團泥塑人偶爭先恐後地攀上階級的長梯,可頂端「風景」卻是空無一物,蕭麗虹身兼收藏家、竹圍工作室創辦人等身分,藉由這次展覽再喚起對其陶藝創作的認識。
侯淑姿(1962-2023)的〈青春編織曲(三)〉(1997)和侯怡亭(1979-)的「歷史刺繡人」系列(2015)關注女性勞動在社會經濟體系下錯綜複雜的關係。侯淑姿拍攝新莊紡織廠女工,為台灣打造經濟奇蹟後,因全球化競爭面臨轉業或失業的困境;侯怡亭引用日治時期女子學校的歷史照片,在局部覆蓋刺繡,探討透過刺繡、插花、琴藝等課程,亦是對女性身體進行規訓。
旅居歐洲的李芳枝,在生活刻苦下猶未放棄繪畫,2023年家屬捐贈作品及文獻給北美館,大眾得以有重新認識李芳枝的機會。
儘管不同世代的女性藝術家創作面貌殊異,或呈現內觀的沙河世界,或回應時代變遷的社會現實,同樣都是透過藝術探索生命和感性詮釋,誠如巴西藝術家蕾琴娜.希維拉(Regina Silveira, 1939-)的空間裝置〈入侵系列:冒險故事〉,數以萬計的黑腳印從展場內蔓延至外部空間,象徵女性走出「房間」持續不懈地追尋與探索。
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 作品捐贈展出
近年,北美館陸續獲得台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和文獻捐贈,館長王俊傑表示,這當中就包含戰後第1代女畫家鄭瓊娟(1931-2024)、李芳枝(1933-2020)等人,經過初步整理,部分作品首度在「飛地」露出。
出身新竹醫生世家的鄭瓊娟,1957年參展首屆「五月畫展」後,即與素昧平生的丈夫結婚,移居東京,望能繼續深造,可惜事與願違,婚姻的牽制讓她中斷創作近10年,直到結識小孩的美術老師、抽象藝術家勝田寬一,才又開啟繪畫的機會。鄭瓊娟過世前2年,就將畢生重要作品捐贈北美館,這次展出早期的寫實畫作到2000年稱為「心象畫」的抽象畫,主要探討潛意識、禪學等內在思維。
李芳枝1956年和劉國松等校友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辦「四人聯合畫展」,翌年,加上陳景容、鄭瓊娟共6人,一起在台北中山堂舉辦首屆「五月畫展」,現代藝術團體「五月畫會」也於此誕生。隨後,李芳枝考取獎學金赴巴黎深造,1962年和同為畫家的丈夫結婚生子並移居瑞士,即使生活刻苦猶未放棄繪畫,常以寫生描繪自然。這次選取不同階段的畫作展出,大眾得以領略李芳枝的藝術精華。
北美館「飛地」展出黃潤色不同階段的作品(圖中、右作品),包括50歲她陪同長子赴日求學,自己也申請進入東京設計學院學習染織,此後創作跳脫以往,充滿生命的動能。
和鄭、李兩位同時期的黃潤色(1937-2013)則是「東方畫會」一員,「東方」和「五月」並列台灣現代藝術先鋒團體,主要是李仲生(1912-1984)的畫室學生組成。黃潤色出身彰化仕紳家族,1960年於彰化拜師李仲生,在其前衛藝術觀念的引導下,在繪畫中感受到真正的自由。早期作品畫面陰鬱混沌,50歲陪同長子赴日求學,自己也申請進入東京設計學院學習染織,從此創作跳脫以往,如:〈作品Y〉(1985)畫中細胞增生,充滿生命動能和明亮色彩,映現蛻變的活力。
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軌跡,多和成長與生命經驗緊密連結,本展另邀請藝術家郭俞平融合幾位藝術家的生命故事,撰寫成自傳體小說《珍藏盒》,以文字的形式拓展女性藝術的想像空間。
蕭珮宜的畫作〈人間樂園〉(2022-2023)以擬人法表現情愛虛妄與權力鬥爭。(北美館提供)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