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新舊交融首都自由風-----德國柏林

2007/11/13 06:00

柏林大街上古意雖濃,新趣卻也在其中。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柏林報導‧攝影

要看柏林的異國風味以及城市亂象,「十字山」區是個好去處。

德國可以去的地方很多,但若要看大城風采及首都浩氣,柏林就成為唯一選擇地。這裡有政治分裂的苦楚、歷史綿延的足跡,大城市中特有的種族交融互存,更將柏林展現出異於一般德國鄉鎮的特有風情。

布蘭登堡大門饒富歷史意義,見證了柏林200多年來的風霜。

聚合生命力 文化珍寶地

譜瑞河船遊可以飽覽柏林河岸風光。

分裂的柏林已屬過去,1990年10月之後的柏林展現出一股新的生命力,從房舍建築到都市更新,東西的交流開始打破以往的悲情。

柏林的城市面積其實只有883平方公里,這之中就讓森林、公園、湖泊與河川佔據四分之一,住在裡頭的柏林人可說是被包圍在龐大城市綠地裡,首都大城不見得就非得是水泥叢林,柏林就是一個好證明。

從1237年建城至今的柏林不只是綠化大城,裡頭的文化也是珍寶遍地,超過550家劇院、露天劇場與樂團不管大小國際級,都會定期端出好東西。博物館更多達170座、畫廊300間、電影院130所,裡頭穿梭著柏林自由大學與洪寶大學2家高等學府的師生在其中,藝術中有學術氣,旅人一探就知差異。

住在德國的人都知道,小鄉鎮固守著一定傳統,美得很有規律,卻缺少一股創新自由氣息。後者在柏林卻不缺,因此更散發出首都自由風的強勁魅力。從街頭走動的人就可以看出端倪,340萬人口的談吐、衣著、甚至行走風采,就是不同於一般德國的鄉鎮小地區。

柏林可以讓人享受的就是多樣風貌,與一般制約下的德國印象毫不相同。不管是跑一趟柏林圍牆、上國會大樓呼吸政治空氣、晃進亞歷山大廣場看人潮足跡、溜進火車站飽覽剛開張的摩登玻璃方塊城、進軍博物館島觀賞典藏如山、到布蘭登堡門前沿著菩提樹蔭大道開始流浪,柏林的特色在於自己的獨特,每一轉身總有意想不到的驚訝。尤其是不同於很多大城市慣有的一致性,這裡不是每一處都被21世紀一致的商業標誌所洗禮。

訪新舊歷史 旅情回憶多

更棒的是在新舊柏林之間探索。歷史大城市在歐洲總是長保歷史,即使新大樓一直蓋,老建築又翻新,舊痕綿綿一筆筆還是持續記錄下去,你來旅遊就說給你聽,讓整個城市從過去的榮耀或慘痛,活進新的世紀。

例如上詩譜瑞河(Spree)來趟船之旅,整個沿岸的新舊建築一覽而盡。挑一間好酒館有如Staendige Vertretung進去坐坐,滿牆的柏林人物照片搭配外頭的快速列車聲,手捧一杯綠油油帶白泡沫的Berliner Weisse甜酒,點一盤插上國旗的德國香腸,那這趟柏林之旅,就絕對值回票價,永藏入記憶中。

漫遊浪漫道 菩提樹蔭大道

柏林有條名字很美的大街叫做菩提樹蔭大道(Unter den Linden)。這條1.6公里長、60公尺寬的東西向寬廣街道是由斐德列二世興建,兩旁綠蔭交集,在歐洲的名氣不下巴黎的香榭里大道。走在這條大道上尤其可體會古今並存的柏林風貌,老宮殿、新旅館、富商街交夾其中,漫走疾行各有看頭。

大道西側就是舉世文明的布蘭登堡大門,這座饒富歷史意義的大門見證柏林200多年來的風霜,修整許久終於又完整現身,全門用乳白色花崗岩所造,前後共有6根陶立式圓柱支撐著20公尺高的門面,大門共有5個出入口,城門上站立的是希臘勝利女神薇克多利亞的銅像。導遊告訴我們,建造時一度為了銅像是否裸體而起爭議,最後還是在保守政權下圍上披巾才暫時化解糾紛。

東側是宮殿廣場,廣場南向過去曾經是普魯士皇宮,在二次大戰中摧毀後改建為馬克思˙恩格斯廣場。廣場一側可找到正在修建的共和國宮,附近還看得到幾乎是柏林地標的電視塔。高365公尺的電視塔可以上去吃一頓球型旋轉餐廳大餐並鳥瞰大柏林,每有柏林大事還可看到電視塔重新包裝用新面貌出現。宮殿廣場的北面是赫赫有名的博物館島,島上有許多間博物館,走一趟收穫可不少。

菩提樹蔭大道跨過可船遊的詩譜瑞河繼續往東行,河邊市場經常有讓人驚豔的手工藝品,價格雖不便宜但貨質道地,我就買了一頂紅皮手工帽,戴起來可像是調皮的小精靈。與這條大道垂直交叉的南北向大街首推佛瑞德瑞西街,上頭辦公建築多藏在教堂或古蹟間。

整條菩提樹蔭大道串聯巴瑞斯廣場、倍貝爾廣場、城堡橋、樂趣花園及博物館島等。沿途有皇宮大殿、國家歌劇院、國王圖書館、洪堡大學、德國歷史博物館、柏林大教堂等,風情迴異多趣。若在柏林時間不多,光繞這條大道前後就足夠看到飽。

詩譜瑞河旅覽水上柏林風光

在柏林旅遊還有一個不必蹬腳的選擇,那就是上詩譜瑞河遊船。河流位在柏林市中心,沿岸發展盡是柏林的人文足跡。登船處在柏林大教堂過橋公園河岸邊,有1小時或3小時船程供挑選。從登船處開始就四處可見柏林味,如岸邊龐克爺爺帶著愛犬在長凳上與乘客聊天畫面等。

船遊好處是悠哉。不用找路看地圖,還有導遊一路解說兩旁風光跟典故。晴天可坐在船頂露天的成排座位上賞風觀景,雨天也不必驚,有些供應船艙或是玻璃屋頂罩頂。往來河上船隻不少,親切的還可以互相招手過招。

詩譜瑞沿路河岸上可以看到柏林大教堂、國會大廈、柏林圍牆、刻印有德國憲法條文的透明玻璃牆、新興建好的總理府、博物館島、聯邦公家辦事機構、電視塔、綠地公園、共和國宮舊跡、及沿岸數不清的酒館、咖啡館、餐廳與旅宿。船遊的角度與岸上陸行不同,尤其在傍晚或黑夜中,更能展現出柏林獨樹一格的暗色之美。

走晃柏林異味十字山土耳其區

要看柏林的「異國風味」,飽覽一下德國首都的亂區,建議前往「十字山(Kreuzberg)」。這個地區位在柏林中區偏南,以夜生活、左傾政治、便宜房租、低收入戶、種族紛爭、刑事犯罪、販毒及大量外來移民聞名。白天若非單人行,到這走走相當安全。這裡有便宜蔬果及好吃的土耳其餐點,一走入簡直就像離開德國國境,進到了土國領域。

首先是路上人的穿著就不同,包著全身大圍巾的回教女士變多,說德文的人也減少,要的話也都是走調的外國腔。原本這裡在行政區域上是劃分成36與61兩區,直到2001年柏林行政區域改革後才合而為一。最大宗的外來群聚者是土耳其東邊人,在土耳其人之中又有大小團體與東西的分裂,加上柏林圍牆倒塌之前,這個區也被東西分隔開來,統一之後於是亂象橫生,這在許多德國小城鎮中根本完全看不到的。

德國是歐盟內最大土耳其外勞引用國,但卻一直避免在各邦中造成土耳其人的群聚。要在德國享受土耳其風情,最佳訪地就是十字山區。這裡被號稱為土耳其國境外最大的土耳其城市,在1999年就有15萬住戶落腳,其中絕大多數是土耳其人。我在這裡吃到道地的土耳其烤肉盤,沾上正宗土耳其白色酸醬,還與在爐邊辛勤揉麵團、一句德文也不會卻和藹可親的土耳其媽媽合照喔!

旅遊資訊

◆前往柏林可搭華航直飛法蘭克福再轉機柏林;若搭國泰或德航則需先到香港轉機法蘭克福,再轉柏林。

◆前往德國需辦理申根簽證,洽德國在台協會,電話:02 2501 6188,網址:http://www.taipei.diplo.de

◆交通工具可以公車為主、地鐵U-Bahn和S-Bahn交互使用。其中100號公車從動物園火車站出發,經勝利女神塔柱、國會大廈、布蘭登堡門、菩提樹蔭大道、柏林大教堂到亞歷山大廣場;200號公車的起始站同,但路線劃分開來,先到波茨坦廣場,再轉回菩提樹蔭大道。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